周嵐委員:
您提出的關於完善國家高速公路標識體系彰顯中國地域文化特色和生物多樣性的提案收悉。經商文化和旅遊部、自然資源部,答覆如下:
旅遊標誌作為高速公路交通標誌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障高速公路服務功能、提升群眾出行體驗非常重要。我部一直高度重視高速公路標識體系建設工作,結合我國國情和地域特點並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制定了《道路交通標誌和標線》(GB 5768—2009)、《公路交通標誌和標線設置規範》(JTG D82—2009)等技術規範,明確提出了旅遊標誌的分類、顏色、形狀、文字高度、常用旅遊符號,以及旅遊區標誌的資訊選取原則、設置規模等要求,重點在合理設置旅遊景區位置資訊、協調與其他交通標誌的相互關係、方便駕駛者識別使用等方面開展工作。同時,為使交通標誌更好服務群眾出行,我部于2010年組織完成了國家高速公路網命名和編號調整工作,制定了《國家高速公路網相關標誌更換工作實施技術指南》,對國家高速公路網路線命名編號以及相關的路徑指引標誌、地點指引標誌、沿線設施和旅遊區標誌進行了調整。今年,我部又根據新的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進一步完善相關技術要求,制定詳細工作方案,再次啟動了國家高速公路網命名和編號調整工作。您提出的完善國家高速公路標識體系,系統展示高速公路沿線的中國地域特色美景和文化、生物多樣性等建議,對更好發揮高速公路服務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我部將在這次國家高速公路網命名和編號調整工作和相關標準規範制定過程中充分採納。
關於“編制全國高速公路標識體系規劃,系統繪製沿線地區地域特色資源認知地圖”的建議。我部與原國家旅遊局等聯合出臺了關於促進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著力完善旅遊交通網路設施,創新旅遊交通産品,提升旅遊交通服務品質,擴大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旅遊需求新變化。自然資源部編制出版了一系列涉及交通、歷史文化、自然資源等地圖和地圖集,有力地向社會公眾普及了中華大地特色資源。目前,自然資源部正在組織編制《新世紀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大地圖集》,並組織建設網際網路地圖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通過網際網路地圖向社會公眾展示我國各類權威、可信、統一的交通、自然資源、風景名勝等資訊。下一步,我們將指導各地紮實推進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統籌考慮景觀資源、珍稀動植物資源、歷史文化資源等,科學合理地設置相關標誌。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地理資訊産業發展的意見,繼續採取有力措施促進地圖市場繁榮發展,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編制和出版涉及我國特色文化和自然資源的多層次、個性化、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地圖産品。同時,大力開展公共地圖産品編制服務工作,進一步豐富“天地圖”數據資源,加大公益性標準地圖有效供給,努力為社會公眾提供展示中華大地特色資源的各類地圖産品,並指導相關地圖編制單位在地圖編制過程中嚴格規範使用各類公路標識。
關於“完善標識設計規範,豐富標識的表達內涵,提升標識設計的美感”等建議。為提升標識設計的美感,我部研究確定了交通標誌專用字體,並針對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補充了兩類新的交通標誌字體,同時,一直強調交通標誌要堅持“版面統一、佈局清晰、簡潔美觀、利於視認”。實踐中,我們也認識到,在一些地方對相關標準執行存在偏差,存在公路標誌美感不夠、內涵不豐富、指路資訊不連續等問題,下一步,我們結合標準規範制修訂工作,認真研究和採納您的建議,更好處理文化資源、自然資源等表達的易識別性和藝術性等問題,及時調整和完善旅遊區標誌的涵蓋範圍、名稱等設計要求,不斷提升公路標識的內涵和美感。
關於“聯動推動高速公路標識體系規劃的實施,放大沿線地域特色資源對地區發展的帶動性”和“以國家高速公路線網為骨架,構建國家自然與文化重點走廊”等建議。在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我部始終將連通重要旅遊目的地作為一項基本原則,以充分發揮各地獨特自然資源優勢,帶動整個區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近年來,我部重點圍繞國內特色資源地區推進公路建設工作,著手打造自然風景線、歷史人文線、紅色文化線等,並出臺了相關的投資補助政策。下一步,我部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以旅遊公路示範工程為載體,著手打造一批特色突出的旅遊風景道示範工程,推進公路交通與旅遊融合發展。同時,我部將認真採納您的有關建議,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加強旅遊交通基礎設施統籌規劃,深入推進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加強與沿線産業和旅遊經營對接,帶動特色資源地區全面發展,加快構建便捷高效、滿足旅遊體驗的交通網路,放大沿線地域特色資源對地區發展的帶動性,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
感謝您對交通運輸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聯繫單位:交通運輸部公路局,電話:010-65292718。
交通運輸部
2018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