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7032號建議的答覆函

文號:交水建〔2018〕45號

文號

交水建〔2018〕45號

索引號

000019713O08/2018-01090

公開日期

2018年06月28日

主題詞

全國人大;建議;答覆函

機構分類

水運局

主題分類

建議提案復文公開

行業分類

港口和航運設施建設

公文類型

其他

吳群剛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加快打通嘉陵江航運通道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
一、打通嘉陵江航運通道意義重大
我部和生態環境部及重慶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嘉陵江航運通道建設,長期以來積極推進相關建設工作。嘉陵江航道是國家規劃的“兩橫一縱兩網十八線”內河高等級航道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陜西、四川、重慶等省市實現通江達海、連接長江經濟帶的重要通道。加快打通嘉陵江航運通道,不僅能夠更好地實現長江、嘉陵江干支聯動,服務沿江省市經濟社會發展,而且有利於充分發揮水運污染小、能耗低的綠色環保優勢,對服務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關於加快推動利澤航電樞紐前期工作
(一)利澤航電樞紐基本情況。
利澤航電樞紐位於重慶合川區,上距已建成的四川省桐子壕航電樞紐29公里、下距已建成的重慶市草街航電樞紐70公里,由重慶市和四川省共同開發建設。目前除利澤航電樞紐外,嘉陵江其他14座樞紐已基本建成,利澤航電樞紐已成為嘉陵江全江梯級開發目標實現的關鍵。
(二)前期工作進展情況。
重慶市于2004年啟動了利澤航電樞紐項目前期工作,2007年前期工作大部分專題已完成審批和編制。2008年,由於四川省對利澤航電樞紐正常蓄水位提出異議,項目前期工作暫停。經我部協調,2012年川渝兩省市同意樞紐正常蓄水位從212.3米調整為210.7米,2013年項目前期工作重新啟動。2014年川渝兩省市聯合批復了項目建議書,2015年兩省市聯合審查通過了項目工可報告和初步設計報告。目前,除項目環評外,工可階段需要完成的防洪、水資源論證、水土保持方案、水生、魚類保護區影響、地震、地災、文物保護、通航影響、移民安置規劃等均已經獲得批復。重慶市將繼續加大工作推進力度,我部將加大督促和協調力度,推動項目儘快開工建設。
(三)環評工作開展情況。
由於長江水利委員會組織編制的嘉陵江流域梯級開發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尚未通過生態環境部審查,利澤航電樞紐工程項目環評缺乏規劃環評支撐,不符合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的要求。在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並協調指導下,明確了以嘉陵江流域(重慶境內)環境影響回顧性評價代替嘉陵江流域規劃環評的意見,並指定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長期予以技術指導,以解決項目環評審批前置問題。目前局部河段環境影響回顧性評價研究工作基本完成,為項目實施提供了依據和支撐。相關地方和部門按照生態優先、統籌兼顧的要求推進嘉陵江綠色發展,生態環境部將對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航電開發項目,積極支援。
三、關於建立嘉陵江梯級船閘協調運作機制
船閘是航道上的控制性節點,梯級船閘間的協調高效運轉對保障航道全線暢通意義重大。因此,我部贊同建立梯級船閘協調運作機制。下一步擬開展相關工作:一是督促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落實航道法的有關要求,加強梯級樞紐下泄流量、通航建築物運作方案等問題的協調。二是立項開展梯級船閘調度規程標準制定工作,從技術層面規範梯級船閘的運作調度。三是擬發佈通航建築物運作管理辦法,從部門規章層面明確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履行保障梯級船閘協調運作的職責。四是協調指導川渝兩省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建立嘉陵江梯級船閘協調運作機制,保障嘉陵江船舶過閘高效、安全、便捷。
感謝您對交通運輸事業的關心和支援!
聯繫單位:交通運輸部水運局,電話:010-65292842。

交通運輸部
2018年6月25日

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