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各省級海(水)上搜救中心,長江幹線水上搜救協調中心,長江航務管理局、珠江航務管理局,各直屬海事局,各救助局、打撈局:
據預測,2022—2023年度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較為頻繁,全國部分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低,一些地區可能出現階段性強降溫、強降雪過程。為切實做好2022—2023年度寒潮大風等極端天氣防範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抓好責任落實
各單位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堅決貫徹、紮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敬畏生命、敬畏制度、敬畏責任,強化責任擔當,嚴格抓好安全生産責任落實,堅決防範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要抓牢抓實防範寒潮大風和低溫雨雪冰凍等災害的各項措施,以高品質的防範工作成效維護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産形勢穩定。要聚焦“民生托底、貨運暢通、産業迴圈”的任務目標,運用系統觀念,加強調度和協調,統籌做好極端天氣防範和安全生産、疫情防控、保通保暢、助企紓困、擴大有效投資等各項工作。
二、提高思想認識,汲取經驗教訓
黨的二十大召開在即,各單位要認真落實黨中央關於“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明確要求,深刻認識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僥倖懈怠心理,杜絕失職失責行為。要堅持底線思維,認真梳理總結歷年冬季極端天氣防範工作的規律、經驗,深刻汲取起重船“福景001”輪在廣東陽江海域遇險翻沉、雲南動綠高速公路工程項目山體滑坡等事件教訓,舉一反三、提前防範、完善措施。要鞏固和深化重大風險防範排查化解工作成果,強化災害隱患巡查排險,加強重要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堅持以防為主、避險為要,緊急情況不能保證安全時要果斷採取關停措施,堅決避免冒險運作。要加強與氣象、海洋、應急、公安等部門協調聯動,做好監測預警和資訊發佈,強化預警與響應聯動機制,引導公眾合理出行、科學避險,加大交通疏導力度,統籌做好今冬明春能源、糧食及重點民生物資運輸保障工作。
三、突出行業特點,細化防範措施
各單位要結合本地區本行業實際,細化工作安排,週密部署並抓好落實。
公路方面,要督促有關單位加大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公路等重點路段巡查排查工作力度,及時處置路基路面、橋隧及安全設施病害;提前備好防滑料、融雪劑及相應除雪鏟冰裝備物資,一旦公路出現積雪、結冰等,及時採取必要的防滑除雪措施;提前研判極端天氣不利影響,做好公路網運作監測和路況資訊發佈,引導公眾合理安排出行;健全跨部門協調機制,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極端天氣條件下交通疏導工作。
港口航道方面,要督促港口經營人科學安排港口生産作業,加強大風大霧和雨雪冰凍等惡劣天氣下安全生産管理,重點做好防滑、大型機械防風等工作,極端天氣條件下按規定應停盡停;指導水運企業做好煤炭、液化天然氣、糧食等重點物資應急運輸保障工作;加強對航道及航道設施的養護管理和應急搶通工作,防範應對寒潮大風引發的航道驟淤、航標設施損毀等情況。
道路運輸方面,要督促道路運輸企業強化駕駛員安全培訓和車輛檢查維護,加強應急演練,提升惡劣天氣應對處置能力;加強與氣象等有關部門的溝通銜接,動態掌握惡劣天氣情況,並督促指導道路客運經營者及時採取調整運營計劃、停班停運等措施,堅決杜絕冒險運作;嚴格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過程安全管理;指導道路客運、客運站經營者及時發佈道路客運班線運營調整資訊,避免旅客滯留;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同聯動,做好新冠病毒疫苗等疫情防控物資及重點生産生活物資道路運輸組織保障工作。
城市客運方面,要加強城市公共汽電車、軌道交通、出租汽車防範寒潮大風工作,落實落細各項安全防範措施,加強行車安全管控,強化城市客運車輛檢驗檢測、維修保養和新能源車輛充換電管理。要督促軌道交通運營單位重點加強地面高架線路軌道系統、橋涵結構等的日常巡查,做好道岔、接觸網(軌)、站臺門等設備的檢修維護,確保系統安全可靠運作。加強防滑墊、融雪劑等冰雪災害應急物資儲備,切實提升應急應對能力;根據現場情況、天氣預警及時啟動相關預案,極端天氣條件下及時調整運輸組織,採取停運列車、疏散乘客、關閉車站等應急措施。
交通建設工程品質安全監督執法方面,要督促在建公路水運工程項目參建單位加強氣象災害預警資訊研判,加強現場安全檢查,及時排查安全風險,整改事故隱患,強化施工作業的防寒潮防突風等措施,做好施工現場和駐地安全工作;根據氣象預報預警和相關規定,督促相關單位及時組織撤離工地、駐地人員,做到應撤盡撤。
海(水)上搜救方面,要加強值班值守,全面掌握轄區海上救助力量佈局,及時、科學、合理組織協調海上搜救應急力量開展險情處置;加強與漁業管理部門協調聯動,協助做好漁船防範寒潮大風工作。
海事方面,要加強與氣象部門合作,及時發佈預警資訊;結合本轄區水域和船舶特點,加強對重點水域、重點船舶的巡查檢查,督促航運企業、相關船舶嚴格執行極端天氣禁限航要求,突出做好“六區一線”和“四類重點船舶”防範極端天氣工作。
救助打撈方面,要加強救助打撈船舶、航空器維護和應急隊伍救助技能訓練,在受大風影響險情多發水域以及重要航道科學部署救助力量,及時有效救助遇險人員和船舶,同時要確保自身人員、裝備安全。
四、做足應急準備,做好資訊報送
各單位要加強風險形勢分析研判,提前做足各種應急準備,科學部署搶險救災力量,加強應急演練和物資準備,在突發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有效救援,努力將災害險情處置在早、化解在小,並保障救助人員、裝備自身安全,避免發生次生災害。要嚴格執行領導帶班、24小時專人值班等規定,著力做好黨的二十大、元旦、春節等重點時段應急值守和保障工作。要認真落實《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突發事件資訊報送工作的通知》(交辦應急函〔2022〕1106號)和部“應急值班規範年”工作要求,嚴肅應急值班和視頻點名紀律,對已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經濟影響以及發生在敏感區域、敏感時段的交通運輸突發事件,要及時、準確、規範報送資訊。部將定期對各單位值班值守和突發事件資訊報送情況進行通報。
鐵路、民航、郵政行業結合各自實際,切實做好防範寒潮大風等極端天氣工作。
交通運輸部
2022年9月23日
(此件公開發佈)
抄送:公安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應急管理部、中國氣象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部救助打撈局、路網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部辦公廳、政策研究室、公路局、水運局、運輸服務司、安全與品質監督管理司、海事局,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交通運輸部紀檢監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