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為從宏觀上掌握交通行業“十一五”規劃總體執行情況,及時了解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發展規劃實施中基礎設施與運輸服務的總體發展、資金落實、政策保障等情況,全面總結規劃執行過程中的主要經驗和存在問題,適時調整“十一五”規劃的目標、重點和任務,並提出相應對策建議,部擬開展“十一五”規劃中期評估與調整工作。
請按照《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期評估與調整綜合調研工作大綱》(見附件)要求,認真準備相關材料並填寫附表,于2008年5月10日前以書面形式(同時發電子郵件)告部(綜合規劃司戰略規劃處)。
部擬開展實地調研,將以便函的形式另行通知,屆時請相關單位派員參加調研座談會。
聯繫人:部綜合規劃司戰略規劃處 馬驥
電 話:010-65293102,65293175(傳真)
郵 箱:zlc@moc.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章)
二〇〇八年四月十七日
附件:
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期評估與調整綜合調研工作大綱
一、公路水路交通建設進展情況
準備相關文字材料並填寫附表1~4。
(一)公路部分。
1.“十一五”前兩年規劃執行情況及存在問題。對應原定“十一五”規劃目標,分析目前公路交通的執行情況和投資情況,包括站場和樞紐建設。
2.公路交通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發展需求。
3.“十一五”公路交通發展規劃目標、重點的調整意見和建議。
4.相關問題建議。從前期工作開展、項目審批、資金籌措、建設管理、體制保障、部門協調、土地利用等幾方面,提出措施和建議。
(二)沿海港口部分。
1.“十一五”前兩年建設(建成、在建)、生産情況。
(1)碼頭、航道、防波堤、陸島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及投資情況;
(2)沿海港口生産運輸情況;
(3)主要港口集裝箱港區疏港(高速)公路建設、投資情況及適應性評價;
(4)集裝箱幹線港內陸(非港口所在市)集裝箱轉机站建設情況;
(5)集裝箱航線情況(2005與2007年對比),主要包括開展集裝箱運輸的港口;各港遠洋線、近洋線、內支線、內貿線航線數量、運輸量、航班情況、船型情況;
(6)老港區改造情況,主要包括運輸貨類調整、岸線及土地城市化。
2.發展趨勢。
(1)沿海港口現代物流發展情況、促進發展的有關規劃、措施等;
(2)港口吞吐量、重要貨類吞吐量2008年預期及未來發展趨勢;
(3)“十一五”沿海港口發展的主要特點。
3.“十一五”後三年規劃設想。
(1)碼頭、航道、防波堤、陸島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及項目前期工作進展情況;
(2)主要港口集裝箱港區疏港(高速)公路建設、投資計劃;
(3)集裝箱幹線港內陸集裝箱轉机站建設計劃;
(4)老港區改造計劃,主要包括運輸貨類調整、岸線及土地城市化。
4.有關“十一五”規劃調整的意見和建議。
(三)內河水運部分。
1.“十一五”前兩年規劃執行情況及存在問題,船舶標準化推進情況和船舶技術水準發展情況,“十一五”規劃中提出的促進內河水運發展的政策措施和執行情況。
2.近期運輸發展特點。
(1)沿江産業佈局變化及趨勢;
(2)內河水運量發展特點、運輸貨種變化特點,今後發展趨勢;
(3)主要港口吞吐量、貨種、入境船型及流量流向變化和發展特點;
(4)集裝箱運輸情況,包括航線、運量、船型等。
3.“十一五”後三年規劃設想。
4.有關“十一五”規劃調整的意見和建議。
(四)支援保障系統部分。
主要包括部屬海事、救撈、長航系統,重點圍繞業務用房、基地碼頭、船舶飛機、安全通信、監管指揮、船舶防污染、航標測量、搶險打撈、資訊化建設等;科研院所和教育院校圍繞基礎設施、重點實驗室和學科等建設內容。
1.“十一五”規劃執行情況及存在問題。
(1)2006—2007年項目建設及投資計劃執行情況、主要建設成績及評價;
(2)2008年項目建設及投資計劃預計完成情況;
(3)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2.面臨的形勢和發展需求。
3.“十一五”規劃後兩年調整建議。提出“十一五”規劃後兩年調整建議。海事、救撈、長航、通信系統要以落實《國家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和救助系統佈局規劃》確定的建設項目為重點,適當兼顧一般項目。
4.相關問題建議。從前期工作開展、項目審批、資金籌措、建設管理、資源共用、體制保障、部門協調、土地和岸線徵用等幾方面,提出措施和建議。
二、運輸服務方面進展情況
公路水路運輸生産、管理、服務等方面進展情況,主要包括運力、運輸市場、運輸組織等相關管理政策、實施情況及相關建議,如在提高運輸服務水準(減少擁擠、提高通行能力和路網利用效率)、規範道路運輸市場秩序、提高運輸組織化程度等採取的措施、達到的效果。
三、區域協調與城鄉統籌方面進展情況
在促進區域、城鄉交通協調發展發面開展的工作情況,主要包括促進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及運輸協調發展,推動城鄉綜合交通及運輸管理體制改革、城鄉交通一體化建設的相關政策措施等。
四、綜合運輸發展方面進展情況
在促進綜合運輸協調發展方面開展的工作情況,主要包括加強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綜合運輸樞紐建設與管理、綜合運輸通道規劃建設進展等。
五、交通資源利用與節能減排方面進展情況
土地、岸線等資源利用與節能環保方面的政策措施;建設節約型交通採取的措施、出臺的辦法,達到的效果,如節能環保型交通的標準規範和評估、監測體系等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