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交通運輸廳: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關於審批〈貴州省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實施方案〉(送審稿)及試點任務申請書的請示》(黔交呈〔2019〕105號)收悉。為重在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相關領域的目標任務,根據《交通運輸部關於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交規劃函〔2019〕859號)要求,經研究,主要意見回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在交通運輸投融資模式創新、智慧交通建設、交通與旅遊融合發展、“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山區公路建設運營安全風險管控等方面開展試點(具體要點附後),請進一步細化試點任務、落實具體舉措,明確階段目標和時間進度,並及時向我部報備。
二、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試點工作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強化政策支援。加強上下聯動,強化協同配合,鼓勵各方積極參與。
三、統籌推進、突出重點,力爭在投融資模式、智慧交通應用、交旅融合發展路徑、“四好農村路”管養體系、山區公路安全風險管控機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經驗借鑒。
四、加強跟蹤、督導和總結,試點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以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成功經驗模式及時報告我部和你省人民政府。每年12月之前向我部報送年度試點工作總結。
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專家對試點工作積極指導,在相關“十四五”規劃編制等工作中加強支援。適時開展跟蹤調研、監測評估和經驗交流。在試點任務實施完成後組織開展考核、成果認定、宣傳推廣等工作。
交通運輸部
2020年4月26日
附件
交通強國建設貴州省試點任務要點
一、交通運輸投融資模式創新
(一)試點單位。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財政廳。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研究提出貴州省交通運輸省市(州)縣等各級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方案、改革路徑和保障措施。
2.以“滬昆國家高速公路安順至盤州(黔滇界)段擴容工程PPP項目”“貴州省高速公路機電系統升級改造PPP項目”為依託,探索“經營性公路+公益性交通項目”實施方式可行性和路徑,形成與宏觀政策相適應的高速公路PPP項目的合理回報率、合作模式、項目收益評價指標及操作流程、風險識別和分擔及補償機制等重要成果。
3.探索利用經營性公路資産證券化、基礎設施信託基金(REITs)、TOT等方式盤活存量資産,提高交通基礎設施管養效率。通過市場化方式對全省高速公路機電系統改造,降低高速公路運營單位成本。
4.以貴陽至龍洞堡機場、貴陽至黃果樹等政府轉讓經營權高速公路項目為案例開展項目後評價,探索研究降低政府債務以及企業負債率,提高企業融資評級。利用省級交通建設專項資金和省屬交通企業自有資金,在全國範圍內率先設立貴州交通産業發展基金,支援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形成經營性公路PPP模式的系統性研究成果,指導經營性公路PPP模式實施,同時基於貴州發展特點,總結形成《貴州省交通運輸領域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方案》《盤活交通基礎設施存量資産的路徑和方法》《交通産業基金創新實踐應用》等一整套政策研究成果,並出臺相關政策。
通過3—5年時間,利用出臺政策,推動一批高速公路PPP項目落地,全面盤活交通基礎設施存量資産,優化交通産業基金模式,形成具有“貴州”特色、可複製可推廣的投融資新模式。
二、智慧交通建設
(一)試點單位。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全面構建智慧高速公路技術體系,推動高速公路基礎設施數字化,加速智慧化與運營業務深度融合,推進人車路網雲協同化,促進網際網路與公共服務深度融合,推動高速公路大數據融合和新技術整合應用創新,實現對高速公路透徹全面、實時智慧的感知和趨勢預測。
2.以構建“大平臺、大數據、大應用”為途徑,打造貴州省交通運輸行業“聚通用”升級版,建設交通建設質監平臺、交通建設工程投資和建設預警監督平臺、新農村交通綜合服務開放生態平臺、綜合交通出行平臺,形成以“一張網、一朵雲、一中心、一平臺”為載體和以“統一基礎條件、統一門戶入口、統一資訊資源、統一地圖服務、統一安全防護、統一標準規範”為支撐的“4+6”新格局。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完成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品質監管、投資預警監督、農村綜合服務、交通綜合出行服務四個平臺建設,發佈四個領域交通運輸大數據建設應用指南,提升交通大數據治理能力,促進交通大數據創新應用;完成貴安復線智慧高速建設方案,發佈貴州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指南。
通過3—5年,建成智慧高速公路工程,即構建一張智慧高速車路資訊感知交互網,構建一套智慧高速大數據支撐平臺,構建分別面向管控決策、出行服務、建設養護、車路協同的智慧高速公路應用系統;編制貴州智慧高速公路設計、建設、運營、養護技術標準體系,推動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車路協同和北斗定位等新技術與高速公路治理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安全、效率、效益及服務水準,為全國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提供可借鑒的範本。
三、交通與旅遊融合發展
(一)試點單位。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文化和旅遊廳。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創機制。研究出臺省市縣三級財政支援政策,設立旅遊公路建設專項資金池,研究制定相應專項資金使用辦法;建立“交通+旅遊”融合發展領導小組,推動成立社會化管理機構,統籌旅遊公路的屬地管理和行業管理。
2.連區域。結合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旅遊公路道路體系,推動公路與核心景區、旅遊資源有效串聯,形成主題突出、特性鮮明、快進慢出的旅遊交通快進慢遊網路。
3.提服務。充分整合交通運輸與旅遊、氣象、餐飲、住宿等服務資源,大力發展共用交通。增加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旅遊公路等旅遊服務設施,完善交通運輸車輛服務,資訊服務等內容,全面提升交通服務旅遊能力。
4.樹品牌。依託貴州荔波、梵凈山和交通特大橋梁等精品資源,建設精品旅遊公路。探索開發旅遊航道、低空飛行旅遊等新業態新模式,豐富旅遊交通産品。
5.引資本。打通旅遊與交通的共建共用融資渠道,將旅遊資源與道路捆綁開發。逐步培育交通、旅遊綜合性開發企業,鼓勵交旅投企業分別投資道路建設和景區建設,形成多方投入、社會融資的多元化融資模式。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完成《貴州省旅遊公路發展規劃》等專項規劃制定,出臺《貴州省旅遊公路設計導則》,有序指導荔波喀斯特、銅仁梵凈山世界自然遺産地等旅遊風景道項目建設,推動平羅高速平塘特大橋(世界最高混凝土橋塔)“橋旅融合”服務區項目建成,同時打造一批精品旅遊路線,旅遊交通經濟帶初顯成效。
通過3—5年時間,完成貴州省交通旅遊服務大數據綜合應用平臺、貴州省山地房車旅遊管理服務平臺構建,建立健全相關網站、移動平臺等資訊服務,打造“山地房車”等旅遊品牌,旅遊交通服務品質和水準顯著提升。
四、“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
(一)試點單位。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制定頂層設計。系統研究農村公路在建設、管理和養護方面存在的短板問題,構建符合山區“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指標體系,研究出臺關於“四好農村路”的技術指南、工程導則等。
2.實施重點工程。以鎮寧縣、從江縣縣鄉公路為工程試點載體,在貴州省農村“組組通”硬化路監管平臺的經驗上,啟動縣鄉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研發“四好農村路”綜合系統管理平臺。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的時間,全面完成各項試點任務。出臺符合山區農村公路高品質發展的指標體系、建設工程技術導則、設計標準、建管養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成“四好農村路”綜合管理平臺,精準確定建設管理養護品質回訪項目,形成貴州農村公路高品質發展經驗和模式,為全國推動“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五、山區公路建設運營安全風險管控
(一)試點單位。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公安廳、自然資源廳、應急管理廳、消防救援總隊。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開展山區公路建設運營品質安全管理制度研究,制訂和完善管理制度及標準規範,構建品質安全關鍵參數採集和使用體制機制。
2.開展山區運營公路長大橋梁、高邊坡等特殊結構物健康監測與管理體系研究,加強風險防範頂層設計,制定管控措施,健全標準體系,實時掌握長大橋梁、高邊坡的安全運營狀況。
(三)預期成果。
全面形成在工程建造、技術裝備、運營維護、公路地災及橋隧病害防治、應急管理等方向的成果,構建適應新時代貴州公路建設、養護髮展需求的山區公路建設運營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全面提升山區公路建設運維水準。
通過1—2年時間,實現試點工程風險管控的全面覆蓋,同時出臺關於公路工程建設品質管控、運營養護管理、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地質災害防治等方面的制度和技術標準。
通過3—5年時間,在交通基礎設施品質、科技創新、安全保障、行業治理等四個戰略方向上,形成包括管理制度、核心技術、整合應用與標準規範在內的成果體系,及時印發相關政策性文件,不斷推進精品建造和精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