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關於報送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和任務申報表的報告》(中國郵政〔2020〕603號)收悉。為重在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相關領域的目標任務,根據《交通運輸部關於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交規劃函〔2019〕859號),經研究,主要意見回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在郵政快遞樞紐優化提升、智慧郵件處理中心技術創新、郵政數字化轉型、構建高效寄遞服務網路等方面開展試點(具體要點附後),請進一步完善試點實施方案,細化試點任務,落實具體舉措,明確階段目標和時間進度,並及時向我部報備。
二、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試點工作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強化政策支援。加強上下聯動,強化協同配合,創造開放包容、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避免出現排他性問題。
三、統籌推進、突出重點,力爭在商業品牌影響力提升、智慧化系統整合應用、智慧郵政服務生態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經驗借鑒。
四、加強跟蹤、督導和總結,試點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以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成功經驗模式及時報送我部和國家郵政局。每年12月底之前向我部報送年度試點工作總結。
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專家對試點工作積極指導,在相關“十四五”規劃編制等工作中加強支援。適時開展跟蹤調研、監測評估和經驗交流。在試點任務實施完成後組織開展考核、成果認定、宣傳推廣等工作。
交通運輸部
2020年10月31日
附件
交通強國建設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試點任務要點
一、郵政快遞樞紐優化提升
(一)試點單位。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加強郵政快遞樞紐的建設、工藝設施優化和自動化裝備配置,促進樞紐轉型升級。完善國際寄遞網路佈局,建立健全跨境電商、全球快遞、綜合物流和增值服務四大産品體系。優化寄遞流程,提高寄遞自動化水準,建設國際郵件、國際快件、跨境電商監管“三關合一”綜合性口岸,強化國際郵件時效穩定性。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郵政寄遞網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創新形成標準化工藝設計方案,自動化新技術新工藝得到有效應用。在郵政快遞樞紐投資建設方面取得典型經驗,形成建設項目管理標準化工具包和工程後評估標準化測量方法,在投資收益、進度控制、品質管理、變更控制等方面形成企業標準規範等成果。
通過3—5年時間,郵政快遞樞紐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完成4個核心樞紐建設並投入生産運營,工藝設計方案、建設項目管理標準化工具包、工程後評估標準化測量方法實現推廣應用。郵商並舉、輕重集合的商業渠道産品體系更加豐富,“China Express”商業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
二、智慧郵件處理中心技術創新
(一)試點單位。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開展智慧化技術專項攻關。建設智慧化倉配中心、郵件處理中心,提升郵件處理全流程自動化水準。推動寄遞業務自動化、智慧化發展,加強物聯網、人工智慧、倣真、調度優化、機器視覺等技術整合應用,強化(半)自動散件卸車、AGV搬運、自動供件、自動識別、擺輪分流等技術推廣應用。建設智慧處理中心關鍵技術實驗平臺,搭建具備驗證卸、識、分、運、裝流程的實驗環境。
2.提升裝備智慧化、自動化水準。以可靠性、穩定性、經濟性為重點方向,加大全自動供件、高效率擺輪、單件分離等裝備升級優化力度。聚焦自動卸車、自動扎袋、機械臂手爪等技術難點,強化多方案原理驗證。加強異型件處理、散件裝車、郵袋拆封等環節自動化處理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推動郵件處理中心智慧化裝備從單環節到全鏈條、從局部到總體推廣應用,強化應用效果評估和流程持續優化。
3.推進智慧化系統整合應用。以企業級智慧平臺和智慧化應用系統為依託,加強智慧感知層部署,強化處理中心動態感知和精準管理,推動智慧化生産調度、運營和管控,提升生産工具智慧化水準。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智慧郵件處理中心攻關方向和建設技術路線圖基本明確,建成智慧郵件處理中心關鍵技術實驗平臺,自動化和智慧化技術應用測試能力靈活高效,裝備智慧化、自動化水準有效提升。
通過3—5年時間,智慧郵件處理中心關鍵技術裝備攻關取得系列核心成果並實現推廣應用,人力資源成本顯著降低。建成高度智慧化的倉配中心、郵件處理中心,在智慧化技術、郵政關鍵技術研發等方面形成裝備、資訊化標準等核心成果,基本實現推廣應用,並取得典型應用經驗。
三、郵政數字化轉型
(一)試點單位。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推進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網點、郵筒等郵政終端設施、內部處理中心、車輛等運營資源數字化智慧化改造,豐富應用場景,提升數據採集能力。加大資源共用雲平臺建設力度。完善企業級數據平臺,建設區塊鏈、人工智慧基礎技術平臺,加強數據治理,推進企業數字化運營。深化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整合優化郵政、寄遞業務、地理名址等數據資源與服務,建設郵政強力技術中臺、智慧化業務中臺,探索構建與郵政實物網實時映射的數字孿生網路。
2.建設智慧郵政服務生態體系。推進郵政智慧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建立數字化惠民服務平臺和鄉村振興協同賦能平臺。推動智慧寄遞網路體系建設,搭建寄遞業務平臺和資源管理平臺,完善車輛運作管控平臺和統一指揮調度系統,加強郵政智慧網路規劃、智慧路由調度、處理中心智慧管控、應急支援服務、資源配置優化。推進供應鏈物流服務體系建設,建立智慧化供應鏈物流綜合服務平臺,構建內嵌式、標準化供應鏈協同作業模式及流程。升級郵政資訊網路,建立數字化航運資源、陸運資源統一管控的資訊平臺,打造同一個監管主體、同一個監管場所、同一個運營主體的高效通關模式。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完成數字郵政藍圖、總體綱要、技術路線、建設計劃和落地方案制定。大數據平臺、雲平臺等新技術基礎平臺研究與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建成郵政應用系統基本雲,智慧化、數字化郵政基礎設施初步形成,在多個智慧網點建設中廣泛應用。
通過3—5年時間,郵政寄遞業務平臺等核心資訊平臺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線上業務辦理種類達80%,攬投智慧終端配備達100%,寄遞業務分揀處理自動化水準明顯提高,郵政幹線車輛實現北斗系統全覆蓋,5G通信實現規模化應用,寄遞業務大數據應用水準和寄遞網路智慧化運營水準大幅提升。
四、構建高效寄遞服務網路
(一)試點單位。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提升郵政航空運能運力水準。擴大全貨機覆蓋全國省會城市範圍,逐步開通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深圳等重點城市間多頻直達貨運航班,加大優質民航航班資源應用力度。開展中國郵政第二基地建設研究,提升國內自主航空網郵政服務能力,構建時效高、頻次多、覆蓋廣的國內郵政航空運輸網路。推動南京集散中心升級改造,調整優化作業組織,提升郵件集散吞吐能力。
2.推進“航陸一體”運輸體系。持續擴大高鐵運郵範圍,建設短途“高鐵+汽車”“中長途高鐵+航空”的綜合組網。開展多式聯運車輛和配套改造研究,推進航空集裝器的公路聯運。
3.統籌規劃建設寄遞服務網路。推動城際幹線運輸和城市末端配送有機銜接,統籌優化航空運力與陸運運力,建立航陸互補、幹線與末端配送有機銜接的高效管控機制。加強次日遞運輸網路建設,探索建立倉配一體的集約化共用配送模式,提升全網處理及服務效率。
4.建立低碳環保的郵政運輸網路體系。以大噸位車輛為重點,推行郵政綠色運輸計劃和幹線運輸網“甩挂”模式。提高配送車輛新能源使用佔比,推進配送網路全面採用新能源車。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國內運輸網路、航空及陸運核心節點郵件處理能力顯著提升,基本實現時效産品全國重點城市次日遞。
通過3—5年時間,自主航空運輸網路運輸能力顯著提升,國內運輸網路穩定運作,全貨機實現全國省會城市基本覆蓋。形成一批多式聯運裝備及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