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關於東南大學開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與長效服役技術研發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

文號:交規劃函〔2021〕396號

文號

交規劃函〔2021〕396號

索引號

000019713O04/2021-00144

公開日期

2021年08月26日

主題詞

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長效服役;技術研發...

機構分類

綜合規劃司

主題分類

專項規劃

行業分類

其他

公文類型

部函

東南大學:

你校《關於報送〈交通強國建設東南大學試點實施方案〉的函》(東大函〈2021〉74號)收悉。為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相關領域的目標任務,根據《交通運輸部關於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交規劃函〔2019〕859號),經研究,主要意見回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在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與長效服役技術研發、快速道路管控與車路協同技術研發、公交系統協同管控與智慧服務技術研發、綜合交通協同規劃與虛擬倣真關鍵技術研發、智慧網聯技術研發、現代交通運輸人才培育等方面開展試點(具體要點附後)。請進一步完善試點實施方案,細化試點任務,落實具體舉措,明確階段目標和時間進度,並及時向部報備。

二、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試點工作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強化政策支援。加強上下聯動,強化協同配合,創造開放包容、公平競爭的學術氛圍和市場環境,避免出現排他性問題。

三、統籌推進、突出重點,力爭在新一代交通基礎設施智慧感知監測體系構建、快速道路智慧化管控與服務水準提升、多模式公交系統協同管控與智慧服務關鍵技術研究、綜合交通運輸系統虛擬倣真評估標準研究、人車路協同系統智慧測試與整合驗證、現代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經驗借鑒。

四、加強跟蹤、總結經驗,試點工作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成功經驗模式以及值得研究重視的有關重大問題請及時報送我部,並於每年12月底前向我部報送年度試點工作總結。

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單位組織有關專家對試點工作給予指導,在相關規劃、政策制定和實施等工作中加強支援。適時開展跟蹤調研、監測評估和經驗交流。在試點任務實施完成後組織開展考核、成果認定、宣傳推廣等工作。

交通運輸部 

2021年8月16日

抄送:部政策研究室、綜合規劃司、人事教育司、公路局、運輸服務司、科技司。 

附件

交通強國建設東南大學試點任務要點

一、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與長效服役技術研發

(一)試點單位。

東南大學。

(二)試點內容。

構建新一代交通基礎設施智慧感知監測體系,推動交通運作資訊、路域環境和道路橋梁服役狀態等數字化場景下數據自動採集與交互傳輸。建立多源異步數據融合與品質綜合評定方法、服役狀態主動監測評估與預警平臺。構建基於數字孿生和人工智慧的養護決策多目標優化方法。研發交通基礎設施長效服役性能提升技術。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基本形成包含交通運作狀態、設施環境、服役狀態等要素在內的一體化智慧監測成套技術方案,基本完成試驗場應用驗證。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取得明顯進展,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基礎設施服役感知與預警評估能力有效增強。

通過3~5年時間,建成交通基礎設施服役狀況智慧預警、災害預測及全生命週期養管平臺,建成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孿生運維繫統。建成綠色長效交通基礎設施養護技術體系,力爭在養護方面形成相關技術標準研究成果。建成新一代交通基礎設施智慧感知監測與長效服役性能提升技術體系,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技術研究成果。

二、快速道路管控與車路協同技術研發

(一)試點單位。

東南大學。

(二)試點內容。

開展快速道路交通流感知、事故風險預警、運作主動管控、車路協同效能提升等關鍵技術研發,在典型地區初步實現探索應用,提升快速道路智慧化管控與服務水準。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形成高速公路主動交通控制策略庫,在高速公路交通流狀況感知及交通風險動態辨識技術方面形成系統研究成果。在面向快速道路智慧感知、分析、判斷、決策、控制的技術研究及相關係統搭建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通過3~5年時間,在高速公路車路協同、智慧駕駛的專用車道設計方面形成系統研究成果,高速公路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測試平臺基本建成。在快速道路智慧化管控與服務方面取得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

三、公交系統協同管控與智慧服務技術研發

(一)試點單位。

東南大學。

(二)試點內容。

開展多模式公交網路設計、換乘組織、協同管控、智慧服務、效能監測等關鍵技術研究。研究多模式公交系統協同管控與智慧服務關鍵技術。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多模式公交協同管控關鍵技術研究取得顯著進展,在多模式公交系統協同管控與智慧服務關鍵技術方面形成系統研究成果。

通過3~5年時間,建成多模式公交一站式出行服務系統平臺,在城市公共交通規劃技術導則研究方面取得顯著進展。主要客流走廊公交運作瓶頸診斷與綜合整治的研發能力顯著增強,在多模式公交系統承載力、幹線公交運作速度提升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多項重要研發成果。

四、綜合交通協同規劃與虛擬倣真關鍵技術研發

(一)試點單位。

東南大學。

(二)試點內容。

研究綜合交通運輸系統網路構建、需求分析、倣真架構等理論,開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協同規劃與虛擬倣真關鍵技術研究。開展綜合交通運輸網路基礎數據庫及共用平臺研究,加強面向典型業務決策支援的虛擬交通系統應用,促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一體化融合發展。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綜合交通體系協同規劃與虛擬倣真關鍵技術研發取得有效進展。在綜合交通運輸系統時空基礎數據標準化方面形成初步成果。完成虛擬倣真整合平臺升級及開發測試,在部分地區完成小範圍實踐應用。

通過3~5年時間,綜合交通體系協同規劃與虛擬倣真關鍵技術研發取得顯著進展,在綜合交通運輸系統虛擬倣真評估標準和綜合交通運輸系統時空基礎數據標準化方面形成系統研究成果。建成具備應用條件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協同規劃與虛擬倣真整合平臺,形成一批具備推廣應用價值的典型案例。

五、智慧網聯技術研發

(一)試點單位。

東南大學。

(二)試點內容。

推動智慧網聯交通技術創新,開發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化測試與整合驗證、人車路協同系統智慧測試與整合驗證、綜合交通系統倣真與決策支援等功能模組,提升交通運輸智慧網聯技術自主創新能力。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智慧網聯交通技術創新研發取得積極進展,初步搭建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化測試與整合驗證、人車路協同系統智慧測試與整合驗證、綜合交通系統倣真與決策支援等功能模組。初步建立多自由度駕駛模擬平臺等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用機制,試驗儀器設備使用效率明顯提升。

通過3~5年時間,智慧網聯交通技術創新研發取得顯著進展,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化測試與整合驗證、人車路協同系統智慧測試與整合驗證、綜合交通系統倣真與決策支援等功能模組研發,初步實現小範圍實踐應用。在智慧網聯技術研發方面取得多項自主創新成果和典型實踐經驗。

六、現代交通運輸人才培育

(一)試點單位。

東南大學。

(二)試點內容。

拓展現代交通運輸人才培育新領域,建立交通運輸精品教學資源體系。創新交通運輸領域領軍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一批交通創新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工程領軍人才。推進交通運輸領域國際人才培育。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基本實現與國際高水準大學的全面接軌,形成較為完善的交通運輸領軍人才培養新模式。教學資源不斷革新,基本實現開放共用。

通過3~5年時間,人才聯合培養取得顯著進展,培養高素質工程博士、MPA公共管理碩士、MEM工程管理碩士、優質師資人才、企業技術骨幹人才能力大幅提升,在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

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