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站乏燃料運輸管理辦法》已于2025年6月12日經交通運輸部第15次部務會議通過,並經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生態環境部同意,現予公佈,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交通運輸部部長 劉 偉
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 李樂成
公安部部長 王小洪
生態環境部部長 黃潤秋
2025年7月19日
核電站乏燃料運輸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核電站乏燃料(以下簡稱乏燃料)運輸管理,保障乏燃料運輸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乏燃料鐵路、公路、水路及多式聯運的運輸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國務院公安部門、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國務院核工業主管部門、國務院鐵路行業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照各自職責對乏燃料運輸進行監督管理,並具體實施以下工作:
(一)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協調乏燃料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及船舶航行工作,指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做好乏燃料道路、水路運輸經營主體的市場準入和監督管理等相關工作。
(二)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審批乏燃料道路運輸通行申請,指導地方公安機關參與乏燃料道路運輸過程中的核與輻射事故應急工作。
(三)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負責乏燃料運輸容器相關許可、核與輻射安全分析報告書的審批,參與核事故應急工作,指導地方生態環境部門開展乏燃料運輸過程中的輻射應急工作。
(四)國務院核工業主管部門負責協調乏燃料運輸管理活動,監督有關保密措施,審查核發乏燃料道路運輸轉移、裝運相關文件,組織協調乏燃料運輸核事故應急救援的具體工作。
(五)國務院鐵路行業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協調乏燃料鐵路運輸,指導地區鐵路監督管理局做好轄區內乏燃料鐵路運輸的監督管理。
第四條 乏燃料運輸托運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乏燃料道路運輸轉移裝運、乏燃料道路運輸通行、核與輻射安全分析報告書等相關審批手續。
其中,通過多式聯運方式運輸乏燃料,對接駁水上、鐵路運輸的短途道路運輸,托運人、承運人、運輸路線固定的,國務院公安部門頒發的乏燃料道路運輸通行許可證件一年內有效。
第五條 乏燃料鐵路運輸應當在具備乏燃料辦理條件的車站、專用鐵路、鐵路專用線間發到。
乏燃料道路運輸承運人應當取得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資質。存在超限運輸情形的,承運人還應當取得大型物件運輸經營資質和公路超限運輸許可。
乏燃料水路運輸承運人應當取得國內水路運輸經營資質。乏燃料運輸船舶應當符合相應的船舶法定檢驗技術規範,經船舶檢驗機構檢驗合格,並按規定持有相應的證書、文書。
第六條 托運人應當向承運人提交相關批准文件,以及輻射監測報告、運輸説明書、裝卸作業方法、安全防護指南、核與輻射事故應急響應指南等材料。承運人應當查驗、收存。
托運人無法提供前款規定的相關批准文件、材料的,承運人不得開展乏燃料運輸活動。
第七條 托運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乏燃料運輸應急預案。
第八條 乏燃料啟運前,托運人應當將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頒發的核與輻射安全分析報告批准書和具有資質的輻射監測機構出具的輻射監測報告,報啟運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
第九條 乏燃料啟運前,核電站營運單位與托運人應當共同檢查貨包、鎖和封記的完整性,核實乏燃料貨包的編號、數量和重量;托運人確認準確無誤後,雙方辦理交接手續並簽字認可。
第十條 乏燃料啟運前,托運人和承運人應當按職責對乏燃料運輸貨包、載運工具、裝卸設備,以及運輸用的通信設備、輻射監測儀錶、其他裝備與器材進行檢查,確保符合有關法規、標準、技術規範的要求。
乏燃料多式聯運的貨包規格、貨包與載運工具的連接、貨包裝卸等應當符合有關多式聯運介面技術的要求。
第十一條 裝運乏燃料的鐵路車輛由托運人配置並負責管理,專車專用。鐵路車輛的設計、製造、維修、使用和管理應當符合有關法規、標準、技術規範的要求。
第十二條 托運人和承運人應當按照所申領的各項批准文件的要求開展乏燃料運輸活動,建立健全安全運輸責任制度,完善安全運輸條件,加強運輸安全管理,確保乏燃料運輸活動符合有關法規、標準、技術規範的要求。
第十三條 托運人和承運人應當按照有關法規、標準、技術規範的規定,對直接從事乏燃料運輸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進行管理。
第十四條 托運人應當對乏燃料運輸過程實行線上監控。
第十五條 托運人應當制定乏燃料運輸過程中的核材料管理、實物保護與保密、輻射監測等制度,並配備相應的輻射監測人員及必要的設備裝備,採取必要的技防措施,對乏燃料運輸過程實施嚴密的監管和守護,落實核與輻射安全責任。承運人應當配合托運人做好相關工作。
乏燃料運輸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配備安保人員、押運人員。
乏燃料運輸期間,托運人及承運人在各運輸環節及交接過程中,應當按照有關要求採取必要的隔離措施,並嚴格執行輻射防護和監測要求。
第十六條 托運人應當配備相應的應急人員和裝備,並會同承運人、裝卸碼頭定期開展應急演練。
第十七條 乏燃料裝卸場地、碼頭開展裝卸作業,其經營人、管理人應當制定作業方案,配備符合相關要求的設施設備;作業前應當進行安全檢查,確認作業的安全狀況和應急措施;作業應當遵守安全作業標準、規程和制度,並在裝卸管理人員的現場指揮或者監控下進行。
第十八條 乏燃料多式聯運交接過程中,托運人與各相關承運人按照有關規定完成貨包交接。
第十九條 乏燃料運抵目的地後,托運人與承運人、托運人與收貨人依次按照有關規定辦理交接手續。
第二十條 乏燃料運輸結束後,托運人應當在30個工作日內向國務院核工業主管部門提交運輸結果與情況簡報,並抄報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國務院公安部門、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國務院鐵路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和相關運輸企業。
第二十一條 運輸過程中發生核與輻射事故的,托運人和承運人應當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按照應急預案及核與輻射應急響應指南的要求,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並做好事故應急工作。相關各級核應急組織應當進行必要的應急響應。
第二十二條 乏燃料運輸活動違反有關法規規定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第二十三條 乏燃料運輸除了遵守本規定外,還應當遵守鐵路、公路、水路關於放射性物品運輸的其他相關管理規定。
第二十四條 其他乏燃料運輸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五條 本規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關解讀:《核電站乏燃料運輸管理辦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