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關於北京工業大學開展城市公共交通智慧化技術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

文號:交規劃函〔2022〕487號

文號

交規劃函〔2022〕487號

索引號

000019713O04/2022-00171

公開日期

2022年09月30日

主題詞

城市公共交通;智慧化技術;交通強國

機構分類

綜合規劃司

主題分類

專項規劃

行業分類

城市公共交通運輸

公文類型

部函

北京工業大學:

《關於報送〈交通強國建設北京工業大學試點實施方案〉的函》(工大函〔2022〕38號)收悉。為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目標任務,根據部有關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通知要求,經研究,主要意見回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在城市公共交通智慧化技術研究、城市綜合交通數字化協同運作技術研究、城市低碳出行與運作管理技術研究、城市道路綠色建養與智慧運維技術研究、城市交通數字化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試點(具體要點附後)。請進一步完善試點實施方案,細化試點任務,落實具體舉措,明確階段目標和時間進度,並及時向我部報備。

二、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試點工作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強化政策支援。加強上下聯動,強化協同配合,積極吸納相關方參與。

三、統籌推進、突出重點,力爭在城市公共交通智慧化、城市綜合交通數字化協同運作、城市低碳出行與運作管理、城市道路綠色建養與智慧運維、城市交通數字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經驗借鑒。

四、加強跟蹤、督導和總結。每年12月底之前向我部報送年度工作總結,工作中重大問題、階段性成果等相關材料及時報送。

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單位、專家,加強試點工作任務指導,適時開展跟蹤調研、經驗交流;試點工作任務完成後組織開展驗收審核、宣傳推廣等工作。

交通運輸部

2022年9月20日

(此件公開發佈)

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要點
(北京工業大學)

一、城市公共交通智慧化技術研究

(一)試點單位。

北京工業大學。

(二)試點指導單位。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科技司、人事教育司配合。

(三)試點內容。

研究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感知與運作監測、系統倣真平臺與決策支援、多層次公共交通線網動態調整與協同優化、多方式公共交通協同調度與資訊服務等技術,開展軌道交通列車調度、客流管控與應急疏散技術研究,加強技術推廣應用。

(四)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感知、運作監測、線網優化、協同調度、客流管控等技術研究取得新突破。初步建成城市公共交通倣真與決策支援平臺。

通過3~5年時間,多層次公共交通線網優化、多方式公共交通協同調度等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城市公共交通領域綜合型人才培養機制和模式方面取得典型經驗。建成城市公共交通倣真與決策支援平臺。

二、城市綜合交通數字化協同運作技術研究

(一)試點單位。

北京工業大學。

(二)試點指導單位。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科技司配合。

(三)試點內容。

研究城市交通大數據資源分析處理與知識發現技術、城市道路交通順暢與安全運作保障技術、城市綜合交通協同運作及倣真決策技術,推動城市綜合立體交通數字化協同運作平臺建設。

(四)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城市綜合交通數字化協同運作研究取得新進展。初步取得大數據、雲計算、倣真技術等應用性成果,基本建成城市綜合立體交通數字化協同運作平臺。

通過3~5年時間,城市綜合交通運作評價、協同運作決策支撐等技術研究取得顯著進展。建成城市綜合立體交通數字化協同運作平臺並試運作。

三、城市低碳出行與運作管理技術研究

(一)試點單位。

北京工業大學。

(二)試點指導單位。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綜合規劃司、科技司配合。

(三)試點內容。

研究城市(群)低碳出行設施規劃、低碳交通政策及引導服務技術、低碳交通運作及運營管控技術、交通移動源碳排放監測預警評估與調控決策技術。開展交通移動源超排放治理及治理結果跟蹤統計、效果評估研究。

(四)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城市低碳出行碳排放同步監測、一體化引導技術研究取得積極成效。

通過3~5年時間,建成集感知、研判、決策于一體的交通運作碳排放監測及運作倣真決策系統,實現百萬級別車輛運作能耗的多層級倣真。形成城市汽車排放污染治理配件認證追溯體系,實現“一件一碼”。“人—車—路—雲”智慧網聯低碳交通體系得到推廣應用。

四、城市道路綠色建養與智慧運維技術研究

(一)試點單位。

北京工業大學。

(二)試點指導單位。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科技司配合。

(三)試點內容。

研究城市道路綠色建養鋪裝技術、智慧城市道路設計理論與新技術。推動城市道路服役健康智慧化監測預警平臺建設。

(四)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城市道路綠色建養與智慧運維技術研究取得積極進展,並開展工程應用驗證。初步建成城市道路服役健康智慧化評價平臺。

通過3~5年時間,城市道路綠色建養與智慧運維技術研究取得顯著進展。城市道路綠色建養技術取得良好應用效果。提出智慧城市道路設計典型應用方案。建成城市道路服役健康智慧化評價平臺。

五、城市交通數字化人才培養

(一)試點單位。

北京工業大學。

(二)試點指導單位。

交通運輸部人事教育司&&,運輸服務司、科技司配合。

(三)試點內容。

制定多學科複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體系。建設面向學校學歷教育與行業人才培養相結合的人才協同培養模式,實行校內外聯合培養。建立健全人才管理體系,制定工作方案和評估制度。

(四)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形成城市交通數字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制度。探索形成面向學校學歷教育與行業人才培養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專業人才培養水準明顯提高。

通過3~5年時間,城市交通數字化人才培養品質全面提升,城市交通數字化學歷教育與專業培訓取得新成效。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城市交通數字化人才培養模式。

抄送:部綜合規劃司、人事教育司、運輸服務司、科技司

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