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遞協會法律事務部主任 丁紅濤
我國快遞業務量持續快速增長,2024年達1750億件,同比增長21%。與此同時,我國每年也産生大量的快遞包裝。在此背景下,快遞包裝治理成為當前快遞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快遞業高品質發展的應有之義。
國家高度重視快遞包裝治理工作。202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於快遞包裝物的使用、回收作出規定。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政策文件,明確了快遞包裝治理的具體舉措。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制定了《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對於郵件快件包裝物的使用、包裝操作及監督管理作出規定。此外,國家標準委還發佈了《限制快遞過度包裝要求》《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等強制性國家標準,《快遞封裝用品》《快遞迴圈包裝箱》《郵件快件迴圈包裝使用指南》等推薦性國家標準,為規範快遞企業及其工作人員的包裝活動提供技術指引。
近期,國務院公佈了關於修改《快遞暫行條例》的決定,對於快遞包裝治理作出全面系統的規定,必將進一步推動快遞行業的綠色發展。新條例以問題為導向,著眼于快遞業綠色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作出制度安排,特別是以下四個方面的亮點值得關注。
第一,確立了快遞包裝治理的目標。新條例將綠色節能作為構建快遞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明確了快遞包裝治理的目標是綠色化、減量化、可迴圈。綠色化,是指快遞包裝符合環保要求,包裝的材料、規格、包裝方式等符合相關標準。減量化,是指減少單個快件的包裝量,避免過度包裝,節約使用資源。可迴圈,是指快遞包裝的重復利用、回收利用以及資源化利用。
第二,構建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快遞包裝治理體系。一是提出了快遞包裝的總體要求:在保障寄遞安全的前提下,節約使用資源,避免過度包裝,防止污染環境,要求快遞包裝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二是明確了快遞包裝治理全鏈條的制度安排,對於快遞包裝相關的生産研發、産業協同、企業管理、回收利用、宣傳教育等環節提出要求;三是構建了快遞包裝治理的責任體系,規定了相關企業、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快遞用戶的責任義務。
第三,確立了快遞包裝治理的分工合作機制。一是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郵政管理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組織制定快遞包裝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快遞企業是否落實快遞包裝有關管理制度和強制性標準的監督檢查。二是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新聞媒體開展公益宣傳,提高公眾的環保包裝意識。三是快遞企業應當優化快遞包裝方式和包裝結構設計,節約使用包裝物,鼓勵使用可降解、可重復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制定實施快遞包裝操作規範、回收利用管理制度,加強包裝操作技能培訓。四是推動商品生産企業、電子商務企業與快遞企業協同發展,推廣商品原裝直髮,減少寄遞環節的二次包裝。五是行業協會應當將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使用、回收包裝物等情況納入行業自律範圍,並及時向社會公佈有關情況。
第四,完善了快遞包裝治理的法律責任。一是明確快遞包裝不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由郵政管理部門依照《標準化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根據《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郵政管理部門還可以實施約談指導、責令改正等措施,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二是快遞企業未制定、未實施快遞包裝操作規範或者包裝物回收利用管理制度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罰款。此外,新條例還對快遞企業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郵政管理部門報告包裝物中一次性塑膠製品使用情況的法律責任作了銜接性規定。
新條例是快遞業綠色轉型和高品質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宣示了我國快遞業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我國作為全世界快遞業務量最大的國家,必將在快遞業綠色發展道路上不斷取得新成就。
相關文檔:
1.李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佈《國務院關於修改〈快遞暫行條例〉的決定》
3.專家解讀文章一|強化全鏈條治理多元主體責任 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4.專家解讀文章二|《快遞暫行條例》實現法律體系、標準體系良性互動 推動快遞包裝綠色發展走向深入
5.司法部、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負責人就《國務院關於修改〈快遞暫行條例〉的決定》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