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要聞

石家莊城區基礎設施提升工程項目建成通車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3-09-29 12:16:25

9月28日,石家莊市城區基礎設施提升工程項目順利建成通車。項目由中交集團承建,全長14.38公里,其中白佛隧道標段位於城市中心位置,南起石家莊裕華路,向北橫跨和平路,跨越長安、裕華、高新等三個主城區,全長約2公里,被譽為“城市之眼”,主要施工內容包括拆除原狀高填方路基和橋梁。新建市政隧道下穿中山路、新建橋梁、路基等,是全線建設環境最複雜的施工段落之一,由中交石家莊市城區基礎設施提升工程項目三工區團隊負責。

標段內的白佛隧道總長約1.2公里,是雙向10車道市政隧道,設計行車時速80km/h,于2022年4月開工建設。據介紹,隧道主體結構採用傳統鋼筋混凝土澆築,其中混凝土品質尤為重要。面臨冬季施工,石家莊室外溫度處於零下10℃,而混凝土澆築後內部溫度因水化熱反應將不斷釋放熱量,內外較大的溫差容易導致裂縫,會影響工程品質。為確保冬季澆築混凝土品質達標,項目技術團隊在自發調製低水泥抗裂混凝土的同時,還給施工現場插上“體溫計”,控制混凝土中心溫度,並依次分層澆築,大大降低了裂縫産生的概率。

為了加快工程進度,項目團隊堅持“機械化換人、智慧化減人”的管理理念,自主設計了一套“安全、可靠、高效、經濟”的自動化液壓側墻澆築臺車,兼顧工人安全作業平臺及上下通道、避讓支撐、軌道基礎及主體支架等需求,實現6小時內裝拆模週轉就位,相比于傳統模板拆裝工效提升4倍。“對比傳統滿堂支架的施工方式,自動化液壓側中墻澆築臺車可滿足側墻施工整體澆築,不僅減少了縱向施工縫,提升隧道自身防水效果,在提高品質的同時還節約了40%的工期。”三工區負責人介紹道。

混凝土澆築完成後,後期的保養維護同樣重要。項目團隊結合自動測溫採集數據、強度增長實測情況進一步研究,對隧道底板、倒角及施工縫實施“薄膜+電熱毯+岩面被”“三件套”式的保養方法,實現提質增效。

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原有高速公路路基總挖方量超28萬立方米,其中存在大量粉煤灰基礎。於是,項目團隊將粉煤灰劃分為一個個網格,採取網格注水施工方式,通過注水增強粉煤灰粘性,減少粉塵污染。項目自主研發“環保神器”——焊煙收集凈化器。在電焊施工時,凈化器通過吸氣臂將有害粉塵氣體吸入,其中,火花分離裝置將火花及大顆粒粉塵進行攔截緩衝,而微小級煙霧和廢棄氣體通過濾芯進行過濾和分解後被轉換成無害氣體,再通過出風口排出。

“我們通過一系列的舉措,為項目編織起一張立體環保網,確保項目建設實現‘零廢棄、零污染、零排放’。”三工區負責人介紹。

項目通車儀式上,河北省委常委、石家莊市委書記張超超,石家莊市委副書記、市長馬宇駿,中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彤宙,中交四航局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惠明等嘉賓出席活動。通車後,沿線環境將得到改善,項目道路沿線將補足城市生態弱項、補全配套設施空白,因地制宜佈局低密度新型商業、現代商貿、文化旅遊、體育休閒、醫療康養等業態,不斷增強人民幸福感、獲得感。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