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要聞

內聯外通暢八桂 好山好水好風情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3-10-13 08:21:19

8月31日,廣西南寧至貴州貴陽高速鐵路全線開通運營,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宛如一條銀龍,以350公里的時速穿梭于桂西北,南寧到貴陽車程由原來的5個多小時縮短至最快2個多小時,山海連接由此更為緊密。

同一天,在廣西南端,北海市廉州灣大道209國道至向海大道路口段通車,標誌著廣西濱海公路建設又向前邁進一步。

為滿足人們更高效、更便捷、更舒適的出行需求,廣西各級交通運輸部門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著力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加快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的可持續交通體系,讓內聯外通的交通網路串聯起沿途的山水風光、民族風情、文化資源,形成獨具廣西特色的旅遊交通運輸服務體系。

建成44條出省出邊出海陸路大通道

日前,在北海國際康樂旅遊港,剛剛從潿洲島返回的四川籍遊客徐女士一家走下游船。徐女士説:“我們一路從攀枝花到北海,中間換乘過飛機、動車等多種交通工具,感覺十分便捷。”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不斷推進“交通+文旅”融合發展,加快建設連接文化旅遊景區的交通運輸網路,促進交通基礎設施與核心景區、旅遊資源有效連接;完善交通運輸服務文化旅遊基礎設施,暢通交旅融合高品質發展的“主動脈”;聯合文旅、發展改革等部門以及地方政府探索“交遊融合”發展新路徑,協同規劃佈局全區旅遊交通網主骨架,聚焦全區旅遊資源富集區,謀劃構建“外部交通快捷、內部交通順暢、慢行交通豐富”的“快進慢遊”旅遊交通體系。

目前,廣西已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基本實現高鐵市市通、水運條條通、民航片片通。全區鐵路運營總里程達5619公里,其中高鐵運營里程達2195公里,位居全國前列、西部第一;公路總里程超過17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突破8600公里,位居全國第四位;建成出省出邊出海陸路大通道44條,與周邊省份、國家均有通道連接;農村公路里程突破14萬公里,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鄉鎮通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比例達97.6%;內河航道通航總里程達5872公里,其中高等級航道里程1887公里,位居全國前列;建成運輸機場8個、通用機場2個,全區民用運輸機場設計容量超3800萬人次。

高速公路通達5A級旅遊景區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在北海海絲首港,遊客們感受著海上絲綢之路首發港的悠遠;在桂林市遇龍河,遊客們光著腳丫踩在清水流過的竹筏上,體驗“筏在水中漂,人在畫中游”的悠然……

廣西各級交通運輸部門創新“交通+旅遊”發展理念,推動建設一批旅遊專線、旅遊風景道、旅遊航道,打造一批精品線路,將人文資源、自然資源有效串聯,全面推動文旅深度融合賦能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228國道廣西濱海公路,是塑造全域旅遊品牌的典型交通項目,規劃1主線4支線,總里程474.6公里。北海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黃強波介紹,228國道廣西濱海公路兼具“交通+旅遊”雙重功能,將北海、欽州、防城港沿海三市的交通要道、城市動脈、濱海旅遊資源等串珠成鏈,助力沿海城市旅遊資源開發。

桂林市以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為契機,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旅遊”等融合發展,打造獨具桂林特色的遇龍河旅遊公路,將陽朔縣遇龍河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沿線的山水風光和旅遊資源串聯起來,精心打造了“夢幻遇龍·竹筏漂遊”品牌,形成了以“夜遊、夜景、夜秀、夜市、夜娛”等為代表的産品鏈條,培育發展了遇龍河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夜遊新業態。

2021年至2022年,遇龍河沿線接待遊客超300萬人次,村民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由改造前的1.8萬元增長至3.9萬元,遇龍河旅遊公路實現了“建一條路、串一片景、興一方業、富一域民”的效果。

一條條旅遊公路,將廣西特色旅遊景點成線串聯、成面連結;一輛輛班線客車,讓群眾出行更加順暢。目前,廣西所有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已全部實現高速公路通達,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國家4A級景區已全部通達二級及以上等級公路;全區高速公路沿線設置了381塊國家4A級以上(含)旅遊景區標識牌,建設了12個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基本實現廣西旅遊導覽圖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標識牌在沿線服務區的全覆蓋;全區已實現道路客運班車、城市公交車和旅遊包車通達所有鄉鎮和國家3A級以上文化旅遊景區。

“高鐵+動車”覆蓋所有設區市

“8月2日,中國南寧—越南河內國際直達客運班線恢復每日發班,真正實現了中越國際直達運輸線路常態化運作。”廣西壯族自治區道路運輸發展中心國際運輸科科長王妍説。

近年來,廣西交通依託獨特的區位優勢,加快構建國際道路運輸大通道,突出“通、暢、省、優”,全力提供便捷高效的國際運輸服務。目前,廣西與越南間國際道路運輸車輛通行口岸增至5對,國際道路客運線路增至17條,已開通南寧—河內等11條國際直達客運線路,為中越兩國商貿、旅遊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運輸服務保障。

打造精品鐵路旅遊線路、發展海上郵輪旅遊、開通熱門旅遊景點航班……更發達的交通運輸體系正織就旅遊新圖景。近年來,廣西鐵路部門積極開通鐵路旅遊專列、發展精品鐵路旅遊線路,打造“鐵路+紅色教育”黨建品牌,開發“鐵路+教育”工業研學,開通5對管內“城際快車”,南寧東至香港西九龍跨境高鐵列車恢復開行,為遊客打通暢遊的“綠色通道”,進一步縮短區內主要地市時空距離。貴南高鐵全線貫通運營後,廣西14個設區市實現了“高鐵+動車”全覆蓋。今年1月至8月,廣西鐵路部門發送旅客8264.1萬人次,同比增長90.3%。

民航方面,根據假期旅客出行特點及市場需求,廣西民航部門積極與相關航空公司溝通協調,進一步加大對南寧、桂林、北海等航空市場的運力投入,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空中通道。全區累計開通航線超過300條,通航國內外城市超過130個,今年1月至8月完成旅客吞吐量1572萬人次,運輸起降12.94萬架次,同比分別增長134.7%、82.8%。

隨著綜合立體交通網的日趨完善,廣西旅遊市場逐步升溫,百姓旅遊消費需求持續釋放。經旅遊部門數據中心測算,今年暑期,廣西接待國內遊客約1.77億人次,同比增長177.4%,比2019年同期增長35.3%,銀聯口徑旅遊消費約1079億元,同比增長63.1%。

接下來,廣西交通將重點加快“公、鐵、水、航”基礎設施網路建設,實現“門戶樞紐國際化、市通高鐵便捷化、縣通高速網路化、民航機場聚集化、內河航道高等化、軌道交通網格化、進村入戶普及化、綜合交通一體化”;切實增強交通運輸網路文化旅遊的服務保障能力,完善樞紐節點文化旅遊服務功能;加強交遊融合服務産品創新,推動形成交通運輸和文化旅遊同頻共振、互促共進的發展新局面,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個性化、品質化文化旅遊出行需要。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