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我們派專人自安慶順江而下,赴沿江5市,1天就完成了發起人協議蓋章,並在蕪湖完成公司工商登記註冊。”時隔5年,回憶起安徽省港航集團成立時的情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慶領記憶猶新。
2018年,安徽啟動港航資源整合改革,成立安徽省港航集團。5年來,貨等船變為船等貨,長江、淮河流域集裝箱平均每箱物流成本分別降低800元、1000元,節省物流成本400億元以上。
港航資源整合僅用3個多月
5年前,安徽港口小散弱,大量的安徽貨物選擇從南京港或者上海港出海。借鑒浙江港航資源整合改革經驗,安徽省委、省政府決定,啟動全省港口航道資源整合,成立安徽省港航集團。2018年12月6日,安徽省港航集團正式揭牌,隨後僅用3個多月的時間,基本完成了全省港航資源整合任務。
經過5年發展,安徽省港航集團所屬企業已達133家,港口年貨物通過能力超過1.5億噸,集裝箱年通過能力達220萬標箱,成為全省整合港口、航道、航運、臨港産業及相關資源的主要平臺。
隨著今年江淮運河通航,安徽“一縱兩橫五幹二十線”內河航道主骨架加快形成,全省四級及以上航道里程超2360公里,覆蓋54個縣級及以上城市節點和56個省級及以上開發區,已經深度嵌入了經濟發展的進程。
5年來,安徽省港航集團累計完成建設投資超120億元,建成高等級航道381公里、千噸級船閘6座,目前共有碼頭泊位161個,較2018年成立時增長203.8%,新增港口吞吐能力2972萬噸。
集裝箱運輸網路基本形成
5年來,安徽省港航集團著力構建高效的港航運輸服務網路,把“向海而興,借船出海”做實,搭建了“一核兩翼”全省集裝箱運輸體系主體框架,實現了蕪湖至上海“點到點”直達航線上海港所有集裝箱港區“全覆蓋”。今年江淮運河通航,淮濱港、週口港、阜陽港、合肥港、蕪湖港“五港聯動”,集中開通了9條江淮運河集裝箱航線。
至此,安徽省集裝箱運輸網路佈局基本形成。目前,安徽省港航集團共開行航線64條,每週開行257航次,到達港口包括下游的上海港、連雲港港、太倉港、南通港以及上游的宜賓、重慶、武漢等地港口,並通過上海港轉机至國內沿海和全球主要港口。
丁慶領介紹,如今安徽省港航集團資産總額已達551億元,是成立之初的4倍;2022年港口貨物吞吐量1.37億噸,是成立之初的3.1倍,集裝箱吞吐量203.6萬標箱,是成立之初的5.5倍;預計今年全年有望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25萬標箱,是成立之初的6倍。
快速成長根源在於全社會受益於這場改革,經營主體“托舉”了這樣的倍增式發展。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年底,安徽全省水路貨運量佔全社會貨運量比例達到35.6%,比改革前提高7.2個百分點;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由2018年的15.7%下降至2022年的13.9%,節約物流成本412億元。
近年來,安徽新能源汽車、光伏等新興産業快速發展。安徽省港航集團與奇瑞、江汽集團合作成立安徽航瑞國際滾裝運輸公司,開通至墨西哥首條遠洋滾裝航線,發運2.66萬輛汽車,有效解決了省內車企出口物流難題;投資60億元,分批建造10艘7000至8000車位滾裝運輸船舶,今年7月啟動首批3艘滾裝船建造,預計2024年、2025年陸續交付使用。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聶愛國表示:“在‘向海而興’的引領下,安徽將加速推進新一輪港航資源整合,分類整合納入範圍內的省市縣屬國有港口貨運碼頭等存量資源,通過拓展增量、專業提升、合資合作等,推動港口通過能力進一步提高。未來,還要創新‘港口+園區’投資模式,實現港口、園區互動互促發展,促進臨港經濟發展。”
安徽省港航集團的規劃目標是,“十四五”末資産規模擴大到600億元,集裝箱吞吐量增長到270萬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