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翔安機場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通過交工驗收,廈金大橋(廈門段)西錨碇作業區正式開工,廈門遠海碼頭自動化海鐵聯運項目首批設備就位……今年以來,福建省廈門市重點交通工程接連取得新進展,一季度“開門紅”趨勢良好。
“我們將加快推進重大交通項目投資建設,狠抓前期項目促開工、續建項目促投資。”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李宗澤説,今年力爭完成公路、鐵路、公交場站等共140個交通項目規劃建設,計劃完成投資92億元。
翔安機場高速公路年內完工
今年,廈門將持續推進昌廈金高鐵、廈安鐵路、廈沙高速公路復線(翔安至安溪段)等項目前期工作,力促嘉庚大橋(廈門跨東海域通道)、泉金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泉廈段擴容工程(廈門段)等項目儘早開工,督促廈金大橋(廈門段)、沈海高速公路杏林互通及接線工程、324國道廈漳界至鳳山段等項目有效推進工程進度和有效投資。
根據計劃,翔安機場高速公路、324國道復線(同安段)二期完善工程、蘆澳路(馬青路—翁角路段)等項目將於今年年內完工。廈門交通運輸部門將緊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各項任務,在推動項目前期工作做深做實、加強項目建設要素保障、持續打造交通品質工程等方面下足功夫。
“作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廈門將持續發力建設陸、海、空交通通道。”李宗澤介紹,在具體項目方面,廈門將加快推進廈門翔安機場、前場物流園貨運樞紐建設,形成以鐵路、海運、航空為主體的立體樞紐中心,鞏固廈門作為區域航空樞紐、區域鐵路樞紐、國家物流樞紐的地位。
尤其是在航空運輸方面,廈門將爭取更多更優質的航權和時刻資源,強化廈門與金門、東南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金磚國家、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成員國的聯繫,開通戰略性遠端航線,深耕國際重點航線,實現與世界主要樞紐城市的通航。
推動“樞紐+”産業深度融合
交通運輸是物流業的基礎環節和重要載體,在推進物流業發展中具有基礎和主體作用。聚焦交通物流保通保暢,今年廈門市將全力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推動“樞紐+”産業深度融合,提高物流領域服務水準。
廈門市將通過實施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項目,加快遠海碼頭鐵路專用線和海滄港區海鐵聯運項目建設,打通疏港鐵路“最後一公里”;加快推進廈安鐵路建設,與現有鷹廈鐵路形成廈門港輻射內陸的鐵路雙通道,降低腹地運輸成本,推動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制定城郊大倉基地建設標準規範,推動一批“平急兩用”物流項目建設。
補鏈強鏈,項目帶動是關鍵。李宗澤表示,今年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將加快推動中遠海運港口廈門海滄供應鏈基地、中通快遞集團(廈門)智慧物流産業園等項目建設,提升多式聯運樞紐能級;進一步落地落實相關扶持政策,推動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
為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廈門將加快第三東通道建設,完善區域物流集散體系,吸引更多台灣貨物通過海鐵聯運、海空聯運在廈門轉机;結合兩岸航空運輸需求,鼓勵航司積極推動加密、新開廈門對臺航線,拓展廈門市對臺航線網路,促進兩岸航空客貨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