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要聞

推進國內船舶低(零)碳發展 以新質生産力擦亮航運綠色底色——專訪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院長劉書斌

來源:中國水運網    2024-07-12 08:40:27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的可持續交通體系,是支撐服務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舉措”。

航運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運能大、污染小的顯著綠色優勢。推進國內航行船舶低(零)碳發展,提升航運綠色“底色”的深度,有利於進一步發揮國內航運的比較優勢,為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有效支撐。

“船舶低(零)碳發展是航運業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必然趨勢,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時代要求和服務國家戰略、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在2024年“中國航海日”前夕,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簡稱部水運院)院長劉書斌接受記者專訪,圍繞“國內航行船舶低(零)碳發展”為讀者作深度解讀。

“加速度”與“爬坡過坎”並存

劉書斌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船舶低(零)碳發展跑出“加速度”,取得階段性成果。

——應用規模不斷擴大。據水運院梳理,截至今年6月,我國已建、在建國內航行LNG動力船舶已達600余艘,純電池動力船舶440余艘,氫燃料電池、甲醇和氨燃料動力船舶正處於加速試點應用階段,船舶類型、噸級、航線等應用場景日益豐富。目前,世界最大客位——1300客位的純電池動力客船“長江三峽1”已平穩運作兩年多;世界最大——700標箱的純電動江海直達集裝箱“中遠海運綠水01”已於今年4月投入運營。

——配套基礎設施穩步推進。據水運院梳理,我國已建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配套基礎設施約80余座,投入運營移動加注船5艘,其中,LNG加注船4艘,甲醇加注船1艘。在部水運院&&支撐下,上海港實現國內首次國際航行船舶保稅LNG加注。截至今年5月,實現了100艘次加注,總加注量達58萬立方米。

——標準規範體系逐步健全。經過10餘年的發展,我國LNG動力船舶加注設施建設、安全操作、關鍵裝備産品等技術標準已基本健全,構建了相對完善的標準體系;電池、甲醇、氫、氨、生物柴油動力船舶標準正在加快制訂。交通運輸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能源局正在聯合研究部署電動船舶重點標準制定有關工作;部海事局已啟動《船舶技術規範體系(2024)》編制工作。

面對主要發達國家及大型航運企業已加快邁向“低(零)碳轉型之路”,以及我國推動船舶低(零)碳發展“加速度”與“爬坡過坎”並存的國際國內大趨勢,劉書斌提出,我國船舶低(零)碳發展還需直面船舶能源轉型路徑要進一步聚焦、配套設施建設要進一步提速、核心裝備技術要進一步突破、交通能源融合要進一步深化這四個方面挑戰。

科技+産業創新 打造航運新質生産力

如何破解難題,走出國內船舶低(零)碳發展的新路子?劉書斌認為,首先要構建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體系,助力打造航運新質生産力。

——打造技術創新協同平臺,加快核心裝備研發。集聚産業鏈上中下游優勢資源,打造協同創新平臺,聯合開展關鍵共性、前沿引領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應用,著力推進高性能LNG發動機、大功率醇燃料發動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動力電池、超大功率快速充電裝置等裝備研發,提升新能源船舶裝備供給能力。

——完善標準規範體系,加強高水準標準引領。緊跟船舶低零碳技術發展趨勢,及時完善船舶法規規範標準體系,保障船舶全生命週期安全。加快制修訂船舶燃料消耗限值、碳排放強度等級評定標準,提高船舶能效和碳排放水準。加快構建國內綠色燃料核算評價和認證體系,推動碳排放、碳足跡核算體系國際互認,維護我國航運利益。加快制定甲醇、電池、氫等加注、充換電有關標準,規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運營。

——制定船舶近(零)碳發展技術路線圖,加速能源轉型路徑聚焦。綜合考慮中國能源資源稟賦、技術發展趨勢和航運承受能力,率先在國內航行船舶推動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技術路線的收斂集中,進一步明確不同時期、不同場景的能源技術路徑,最大程度凝練行業共識,集中研發資源和場景落地,提高技術迭代升級效率,促進産業鏈上中下游協同有序發展,培育新質生産力,提升國內航行船舶技術先進性和現代化水準。

深度融合 構建新能源清潔能源生態圈

劉書斌提出,要將內外兼顧、協同推進,發展模式和硬體設施“兩手抓”,同步出成效。

加快推動發展模式創新。推動航運、港口、製造、能源、電力、裝備、金融等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産業鏈上中下游各個環節,聯合建立相對穩定的綠色轉型價值鏈體系,打造利益共用的新模式,探索突破傳統內河造船模式,由航運企業單方面融資建造轉向船東、貨主、裝備製造、金融産業鏈上中下游聯合建造,探索船舶動力新模式,激發創新創造新動能。積極發展標準化箱式電源、LNG燃料罐等共用共用新業態。

此外,加強我國航運新能源生態圈與國際重要能源、造船、航運組織和重點企業合作,推動與主要航運貿易國家或地區綠色能源標準互認。積極參與IMO國際航運溫室氣體減排標準規則制定,在航運能源變革中貢獻更多中國方案。

加快形成配套加注、充(換)基礎設施網路。加快船用新能源清潔綠色能源生産基地、儲運基地、加注基地等佈局規劃建設,完善綠色能源從産地到沿海沿江港口運輸體系,打造面向國際的中國港口綠色能源供應中心。積極推動LNG海進江運輸,加快岸基內河船用甲醇加注設施建設,充分利用現有岸電設施進行增容、改造,建設純電池動力船舶專用充電設施,加快佈局建設集約化充換電設施,構建便捷完善的內河配套設施網路。

政策“搭臺” 打造航運綠色發展風向標

求變,是時代發展進步的命題;規範,是探索實踐的重要尺規。劉書斌提出,應從制度保障入手,抓統籌、增實效。

健全新能源清潔能源配套設施管理制度。研究明確沿海港口綠色能源加注市場準入、海關監管、出口退稅等制度,引導綠色能源加注産業有序發展。健全配套設施建設、經營行政審批流程,完善運營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岸線和用地保障。完善用氣用電保供保價機制,推動能源價格由市場定價轉向與燃油定價掛鉤,穩定成本預期,創造便捷高效的運營和服務環境。完善鋰電池水上運輸、LNG內河運輸等管理措施。

完善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激勵政策。充分利用好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重大機遇,有序推動高耗能高污染老舊運輸船舶退出市場,積極支援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新改建。深入研究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配員管理,以及引航、過閘、錨泊、靠離泊優先等政策措施,形成政策組合效應。

産學研融合 打造航運創新人才新高地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劉書斌指出,國內航行船舶低(零)碳發展,從根本上來説還是離不開人才支撐。他將視角轉至科研人才和從業人員,提出依託産學研融合,培養高品質人才,打造航運創新人才新高地。

——加強多學科複合型人才培養。人才是航運業綠色轉型中最具挑戰性的環節。完善優化航運、能源、製造類高校學科體系設置,創新融合主幹學科基礎建設,複合知識結構,跨越不同界限,解決複雜問題的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加強複合型人才培養,強化國際交流合作,重視在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性技術難題中培養造就人才,加強産教融合、産研融合、研教融合,完善科教協同育人機制,突出需求導向,重視新技能、新職業人員的成長,加快培養一支擅航運、精技術、通能源的創新型人才隊伍。

——加強高素質船員隊伍培養。船舶能源和動力方式變革帶來了船員操作和安全管理技能的巨大挑戰,加快建立新型船員培養模式、培養體系和培養機制,推行船員訂單式培養,納入國家職業教育體系中,造就一批資質合格、技能過硬、能力適配,能較好滿足船舶低(零)碳技術發展需求的專業化高級船員,打造一支高標準、高素質、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中國船員隊伍。

政府資訊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