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江西省首座“三位一體”綜合立體交通樞紐車站——昌北機場站地鐵站順利封頂,高鐵、地鐵、飛機“零距離”換乘將成為現實;8月25日,伴隨著船舶汽笛長鳴,南昌主支船閘正式通航,將有效提高贛江通航能力……江西“四通八達”的交通優勢,正一步步轉化為“四面逢源”的區位勝勢。
日前,江西省政府新聞辦、省交通運輸廳聯合召開推動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新聞發佈會。江西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謝德強介紹,2021年以來,全省綜合交通完成固定資産投資每年超千億元,目前綜合交通線網總里程達22.5萬公里,基本形成了“公、鐵、水、空”立體開放綜合大通道。
圍繞加快建設交通強省,江西將謀劃一批戰略性、引領性、基礎性的交通運輸重大工程,形成儲備一批、開工一批、續建一批、建成一批的良性迴圈,認真抓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十五五”規劃項目申報等重大機遇,全面梳理項目清單,加強與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溝通協調,把項目謀劃做在前面,全力推動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
超八成縣通兩條以上高速公路
8月27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昌九高鐵關鍵控制性工程——南昌揚子洲贛江公鐵大橋跨贛江西支主橋G33號墩主塔上橫樑澆築完成。昌九高鐵全長137.7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是“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中京港(臺)通道的關鍵區段,建成後對加強區域經濟聯繫、打造昌九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江西省鐵路網路不斷完善,興泉鐵路、安九高鐵、贛深高鐵、昌景黃高鐵先後建成通車,新增鐵路總里程478公里,其中新增高速鐵路353公里。2023年,昌景黃高鐵開通運營,江西省成為全國首個所有設區市通時速350公里高鐵的省份。
高速公路方面,滬昆、大廣、樟吉等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擴容工程加快推進,京港澳、滬昆“大十字”八車道高速公路主通道即將全面形成。“十四五”以來,江西建成大廣高速公路南康至龍南段擴容工程、宜春至遂川等一批高速公路項目,聯通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海西經濟區的通道能力進一步增強,打通了31個出省通道,高速公路總里程達6742公里,80%以上的縣(市、區)通了兩條以上高速公路。
贛鄱大地,農村公路如毛細血管滋養著鄉村産業。江西5年高標準打造1萬公里“暢安舒美綠”高品質農村公路,建成2000多公里旅遊路、資源路、産業路,鄉鎮通三級公路比例達97.4%,縣道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比例達65.1%,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比例達62.1%,在全國較早實現了“村村通”和“組組通”硬化路。
水運網路擴能升級。贛江全線建成6個梯級樞紐、信江全線建成3個梯級樞紐,江西省高等級航道里程達960.6公里,贛江、信江實現三級通航,“兩橫一縱”高等級航道網主骨架已經形成。全省已建成九江紅光國際港等14個現代化碼頭項目,“兩主五重”港口佈局進一步優化,港口總通過能力達2.6億噸。
“十四五”以來,江西機場佈局進一步優化,靖安、共青城、浮梁通用機場建成投運,全省“一主一次六支”民用運輸機場格局基本形成;南昌昌北機場T2航廈飛行配套工程、景德鎮機場飛行區保障能力提升改造等機場改擴建工程完工,瑞昌通用機場開工建設,南城等7個通用機場前期工作加快推進。
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
近日,九江首條“站點巴士”開通運營。乘客通過“贛悅行”微信公眾號或在“滴滴出行”App點擊“站點巴士”,即可選擇線路購票乘車去南昌,來一場説走就走的跨城出行。
綜合立體交通網路越織越密支撐交通運輸服務品質越來越高。今年上半年,江西完成全社會營業性客運量2.2億人次,同比增長4.9%。
2021年以來,江西建成峽江、廬山、南昌東、鷹潭北等一批綜合客運樞紐,開通定制線路200余條、城際公交60余條,實現旅客便捷換乘,主要交通節點至4A級及以上景區30分鐘通達率超90%;全省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實現100%通客車和郵政,“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快遞進鎮村”成為現實。
近年來,江西加快調整運輸結構,推進九江城西港區鐵路專用線建成投産,“十四五”以來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九江港與長江沿線航運樞紐、國際性大港聯動協作,其貨物輻射國內21個省(區、市),鐵水聯運始抵省內外鐵路站點達2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