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假期,公眾出行意願十分強烈。10月7日,各地迎來返程高峰,交通運輸部門深挖運輸潛力、充分調動資源、優化服務供給,努力營造舒適、安全、便捷的出行環境。
今年國慶假期是深中通道開通後迎來的首個長假,10月1日車流量達到了通車以來的新高,日通行量達15.5萬輛次,環比增長56.27%。深中通道路網調度中心副部長徐先蔚介紹:“我們運用數字孿生平臺對影響通行效率的點位和因素進行倣真模擬、分析研判,進一步提升隧道內的整體通行效率。”深圳、中山兩地路政、監控、拯救、養護、交警等單位聯勤聯動,實行“駐點+巡查”雙迴圈模式,在全線設置了8個應急駐勤點,實現事故高效處置和快捷支援。
自駕成為眾多旅客的出行選擇。為解決新能源車主的里程焦慮,重慶高速公路全路網179個服務區共配有充電槍992把,30余個大流量服務區增設60余個移動充電樁,節前新增改造10座超充站、20把超充槍,全方位保障新能源車輛充電需求。河北高速燕趙驛行集團在京哈高速公路沿線部分服務區增設12台移動充電車隨時待命,一旦有充電需求,運維人員會直接駕駛設備抵達車前提供服務。
假期,長三角區域間人員流動頻密,鐵路客運量增勢明顯。部分車站在旅客通道等關鍵部位增派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做好站臺、扶梯、出站口等人流密集場所的引導和安全防護;發揮交通樞紐優勢,加強與站區管委會、地鐵、公交等部門的溝通聯繫,通過加開班次、延長運營時間等方式,做好到達旅客的疏散。
返鄉探親、出行遊玩……這個國慶假期,平均每天有兩億多人次出行。面對大規模跨區域人員流動,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增加運力投放、充分調動資源、優化服務供給,努力營造順暢、舒適、安全的出行環境。
成都火車站 一對一全程幫扶重點旅客乘車
“我在12306上為家裏老人預約了重點旅客服務,這種‘一對一’的服務真貼心,不用擔心老人坐車不方便了。”國慶假期,從四川省成都東站前往瀘州市的朱女士表示。
國慶假期,成都車站特別強化對老年人和脫網人群的服務,在成都東站、成都南站、成都西站等重點車站增設了引導幫扶崗位,每日招募69名志願者,為重點旅客提供“一對一”全程幫扶。
除此之外,為進一步滿足廣大旅客高效便捷的出行需求,成都車站還優化了多項服務措施:在成都東站西進站口右側新增3台安檢儀和6個安檢通道,緩解客流高峰期進口排隊壓力;根據2024版《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鐵路旅客運輸規程》,製作了售票卡、服務卡、換乘卡等售票相關卡片,放置在車站服務台,為旅客定制專屬乘車指南;合理安排售票窗口功能,增加售、取、退、改“一窗通辦”窗口,讓旅客購票更加便捷。
“為服務旅客接駁換乘,成都東站與地方交通運輸部門共用資源,延長地鐵運營時間,加密公交開行頻次,優化出租汽車調度,打通旅客出行‘最後一公里’。根據列車開行和旅客候乘情況,車站還適時開放24小時候車室,滿足旅客出行需求。”成都東站客運車間黨總支書記曾陽介紹。
福建高速 服務區樂購八閩好貨
國慶假期,走進長深高速公路貢川服務區的蘭花展廳內,50余盆蘭花整齊擺放在展臺上,文星蘭、太白邀月、建蘭等品種風姿清雅、別具一格,吸引了不少旅客駐足觀賞、選購。
這些蘭花是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清龍生態蘭花有限公司培育的花卉産品,是三明當地名優農産品。今年國慶假期,該公司在三明高速公路的貢川、溫郊等服務區增加了數個銷售展臺,銷量可觀。
同樣,在寧上高速公路武夷山服務區“驛佳購”超市內,來往遊客被“買一送一”優惠活動吸引,幾款新上市的岩茶,因物美價廉頗為暢銷。“我們服務區農産品專櫃的桃淵茗、仙茗茶、閩輝茶葉等幾款品牌茶葉,實行買一送一、買一送二、優惠折扣等活動。許多外地遊客往返景區後還會再次來這裡復購,商品反響較好。”福建省高速公路經濟開發有限公司南平分公司綜合部負責人王海金説。武夷山不僅是著名的風景旅遊區,還是全國重要的茶葉産地,在南平高速公路的大湖嶺和武夷山等服務區內展銷的幾款武夷山茶已成為途經遊客的必選商品之一。
今年國慶假期,福建省高速公路在全省“驛佳購”賣場推出國潮系列商品,進一步提升司乘人員體驗。全省9個地市120對服務區的298家零售門店、151家自營餐飲門店、242家承包餐飲門店、241家其他業態門店的1.3萬種在售商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折扣優惠,讓過往司乘人員能夠以優惠價格選購商品。
廣西海事 強化監管聯動護航遊船安全
10月3日11時,廣西柳州南車渡水上公交碼頭人頭攢動,遊客排起長隊也難抵乘船熱情。候船期間,不少遊客在江邊的護欄處自拍、合影。“我是從短視頻上看到的水上公交,只用花3塊錢,就能飽覽柳江精華景色。以前從來沒有坐過公交船,這次專程到柳州來體驗一把。”一名來自重慶的遊客説。
近年來,水上公交憑藉3元就能暢遊“百里柳江 百里畫廊”的舒適體驗,收穫了一眾市民及遊客的喜愛,成為到柳州旅遊的必備“打卡點”。國慶假期,水上公交旅客發送量與日俱增,柳州海事部門全面加強安全監管,為遊客打卡水上公交保駕護航。
柳州海事部門提前謀劃,精準研判,組織執法人員在假期前對水上公交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每天增派執法人員到碼頭巡航檢查,維護渡運秩序,引導遊客有序排隊上下船,並利用CCTV電子監控系統,對水上公交及轄區重點水域進行實時“盯屏”,為遊客營造放心、舒心、便捷的出行環境。
在桂林,漓江、兩江四湖、遇龍河等水上旅遊熱門航線遊人如織,熱鬧非凡。10月3日,在桂林市竹江碼頭,9時起執行漓江精華遊航線的船舶開始陸續開航,直到12時30分最後一班船開出,出港客船排成一條長龍,蔚為壯觀。
桂林海事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相較于9月日均3.3萬人次的客流量,國慶假期桂林轄區水上客流漲幅明顯。桂林海事部門緊盯重點時段、重點船舶、重點水域,組織執法人員下沉一線,強化對港區、橋區、客運旅遊航線等重點水域的安全巡查和現場管理;充分利用漓江精華段旅遊客船通航保障聯動工作機制,加強與氣象、水文部門溝通聯繫,及時發佈大風藍色預警及實時水文資訊,切實提高船舶應對天氣變化的防範能力和應急救助能力,全力保障群眾水上旅遊出行安全。
長沙汽車西站 刷臉進站 智慧乘車
國慶期間,湖南省長沙汽車西站售票大廳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以前節假日至少要提前1個小時到車站排隊取票,現在不用那麼早了。”在該站檢票口,乘客李先生正在“刷臉”,核驗身份資訊後順利進站。
據悉,“刷臉進站”屬於長沙交投·龍驤集團投建的智慧車站項目,乘客無需領取紙質車票,可直接用“電子客票+身份證”或“刷臉+身份證”進站乘車,減少排隊擁堵,提高出行效率。同時,乘客還可以通過手機端自助開票,真正實現“無證+無票”智慧乘車。
在售票大廳及候車室內,汽車西站增加了數名志願者,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購票諮詢、乘車引導、行李搬運以及應急藥品、便民物品、輪椅推車等服務。車站還儲備運力約200輛,以備隨時充實到旅客密集的線路上。長沙汽車西站運輸網路輻射省外的湖北、陜西以及省內的益陽、湘西、婁底、邵陽等14個地州市。
城區交通方面,長沙地鐵通過延長行車高峰時段、增加上線列車及壓縮行車間隔等措施提升運力;密切關注各線路客流情況,遇突發大客流時及時組織加開備用列車上線,滿足乘客出行需求。
國慶黃金周每日10時30分至21時,長沙地鐵2號線實行大小交路運營組織模式。2號線大小交路運營時間段,光達站—梅溪湖西站大交路列車、光達站—溁灣鎮站小交路列車以1:1的比例依次交替開行,其中小交路列車在溁灣鎮站折返後空車運作至橘子洲站(往光達方向)站臺投入運營服務,緩解橘子洲景區及車站客流壓力。光達站—溁灣鎮站小交路區段行車間隔壓縮至2分40秒,較之前最小行車間隔壓縮38秒。
五一廣場站地處長沙商業中心,周邊遍佈商圈、景點,是遊客來長沙必打卡目的地之一。長沙地鐵對五一廣場站內導向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優化站廳導向位置、導向內容,在立柱及出入口增加大模組導向指引,地面增設貼覆式環形導向指引。
橘子洲站加強與景區聯防聯控,動態掌握景區客流並及時採取調控措施,保障運營安全有序。設備檢修人員通過增加巡檢頻次、駐站包保等措施,強化列車、信號系統、網際網路售檢票系統及電扶梯、垂梯等客服設備保障,為乘客打造安全、便利的出行環境。
舟山輪渡 科學調度保障復航車客運輸
10月3日9時許,浙江省舟山海峽輪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輪渡公司)所屬長峙客運站待渡場地內排起了一條條“長龍”。排隊的過渡車輛在場站工作人員的有序指揮下,依次駛入碼頭、秩序井然。
受18號颱風“山陀兒”週邊環流和冷空氣影響,今年國慶假期前兩日,由輪渡公司運營的長峙—六橫航線部分班次被迫取消。10月3日上午恢復正常通航後,旅客出行需求集中釋放,車客流量達到暫態高峰。
長峙—六橫航線承擔著舟山本島往來六橫方向的民生運輸任務,為確保這條重點航線運輸暢通,輪渡公司提早部署,利用視頻監控系統,時刻關注車輛排隊情況,及時與現場溝通聯繫,科學調度指揮運力,合理安排船舶加班,航線當日單向發班11航次,順利完成停航復航後的車客疏運工作。
今年國慶期間,輪渡公司根據近年來重大節假日車客運輸情況,對各航線的車客流量、流向、流時進行預測,提前制定國慶運輸保障方案。節日期間共投入船舶29艘,預計渡運車輛2.4萬輛次,同比增長8.7%;運送旅客11.36萬人次,同比增長5.2%。
作為舟山市水路客運重點企業,輪渡公司還承擔了岱山、嵊泗等重點區域的車客運輸任務。假期前公司及時抽調兩艘大車位客滾船前往岱山,支援開行燕窩山—衢山航線,保障舟山北部水域連接衢山方向主通道的運輸效能。
為了給旅客出行提供優質服務,輪渡公司建立了資訊互通、措施聯動、預案對接的工作協調聯動機制,在節日期間密切關注氣象變化及動態預警,及時在各平臺發佈航班變動、運力調整等資訊,進一步提升客運服務品質,切實保障廣大旅客出行暢通無阻。
上海機場 “兩場”煥新服務出行更便利
國慶假期前夕,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推出系列煥新服務,推動航空便利化出行提質升級。9月27日,浦東國際機場T1航廈與虹橋國際機場T1航廈外籍人員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啟用。9月29日,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虹橋服務”品牌正式發佈。
機場外籍人員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分為支付、文旅、通信、交通四大模組功能,為入境國際旅客提供服務指南、Wi-Fi設備租賃、手機SIM卡銷售、交通卡銷售、移動支付以及人工諮詢等服務。目前,“前置口岸式”外籍人員綜合服務站點已全面覆蓋上海浦東、虹橋兩大機場樞紐,形成“兩場三航站”服務格局。
虹橋國際機場聯合海關、邊檢、航司等單位,圍繞旅客航空出行全流程,發佈了“虹橋快線”“虹橋智行”“虹橋易改簽”“虹橋行李+”“虹橋入境通”“虹橋品購”“虹橋相伴”七大類服務産品,為旅客提供全新體驗。
京廣深蓉等15條航線每天提供16架次以上“公交化”航班時刻。其中,京廣深3條快線出港頻次近半小時1班,旅客可享受專屬值機櫃檯和專屬安檢通道“2個專屬”、航班優先放行和優先靠橋“2個優先”服務。
“虹橋智行”依託數智科技和全流程自助設施,為旅客打造自助值機、托運、查驗、簽轉、登機和行李查詢全流程自助服務。虹橋機場2號航廈候機區推出智慧資訊查詢設備,旅客可“刷臉”快速獲取登機口資訊指引。
“虹橋易改簽”為國內出發的無行李旅客及東航全艙位有行李旅客提供在候機區內的改簽便利,候機區內還設置了專門服務櫃檯,為不會熟練操作手機的老年旅客等提供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