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國際航行學會聯合會(簡稱國際航聯)2024年世界大會開幕式暨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由中國航海學會承辦,主題為“擴大導航應用,賦能人類未來”,聚焦新時代衛星導航技術發展。
來自美國、英國、義大利、荷蘭、瑞典、波蘭、埃及等國家的國際航聯成員代表和中外院士專家、論文作者和嘉賓等300多人參加大會。會議通過專家主題演講、論文交流、展覽展示等形式,研討導航、通信、遙感等技術的融合應用前景。
中國航海學會理事長何建中,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國際合作部部長羅暉,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司長岑晏青,國際航聯主席克裏斯多夫·恰普勒夫斯基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中國公路學會理事長翁孟勇、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王昌順出席大會。
國際航聯是非政府國際科技組織,是獲得國際海事組織、國際民航組織認可的咨商機構。自1976年起,國際航聯世界大會三年舉行一次,這是時隔三十年後再次在我國舉行。
開幕式上,頒發了國際航聯約翰·哈裏森獎(終身貢獻獎)、尼科獎(特殊成就獎)和榮譽會員獎,中國環球航海家翟墨榮獲尼科獎,這是中國人首次獲得該獎項。
中國導航領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經南,中國自主航行專家、中國航海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張寶晨,以及來自美國、義大利、波蘭、荷蘭的專家圍繞北斗規模化應用、海上自主水面船舶的導航需求、導航技術應用的最新發展等主題進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