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要聞

湖北幸福村路連接田園之美天倫之樂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4-10-31 08:25:00

在大別山區的湖北省黃岡市,多彩旅遊路串景連村、吸睛又吸金;在武陵山區的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仁和坪鎮,“全域公交”試點運營,讓鄉親們的幸福日子加速向前……十年來,一代人的青春夢想在湖北快速蝶變的農村公路網路中美景成真。

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郵政局日前聯合發佈“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典型案例名單,湖北紅安縣、竹山縣、神農架林區和孝昌縣四地經驗入選,給金秋荊楚再引客流貨流資金流。從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車,到組組(20戶以上)通公路、村村通物流快遞,再到全域公交、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一條條致富路、幸福路、平安路、小康路、産業路,讓鄉村因路而興、農村因路而美、農民因路而富,農村公路也從出行之路蝶變為荊楚百姓的幸福坦途。

多元籌資有路必養破解瓶頸

農村公路一頭連著經濟,一頭牽掛著民生。湖北堅持每年將農村公路建設寫入政府1號文件,並連續6年將其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評範圍,持續推進農村公路提質增效。

百姓的笑顏無法量化,卻真切反映在一組組不斷變化的數據上——截至2023年年底,湖北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達27.2萬公里,創建全國“四好農村路”建設市域突出單位3個,全國示範縣22個,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1條,省級“十大最美農村路”25條。“十三五”以來,湖北省實施“四好農村路”三年攻堅、養護提質三年攻堅等行動,完成農村公路安防工程8.6萬公里,改造危舊橋梁4555座,提升農村公路安全保障水準。

湖北還引導各地踐行“共同締造”理念,探索“政府投資、對外引資、社會融資、群眾捐資”的多元籌資機制。“哪個村支援修路,率先把路基修好,就幫助該村先修路。有了路基,交通運輸部門刷黑路面,園林部門負責綠化。”咸寧市崇陽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孫文甫提出了修路眾籌法,部省補一點、市裏獎一點、鄉鎮擠一點、村裏籌一點、鄉賢助一點、項目拼一點,最大限度發揮“四好農村路”獎補資金的導向性作用,破解資金瓶頸。

湖北省交通運輸廳每年投入省級養護補助資金超8億元,探索專群結合、分段承包、定額包乾、黨員幹部認領等農村公路管養模式,實現“有路必養”。

縣有路政員、鄉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在三級聯動的基礎上,湖北全面推行“路長制”,由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路長,實現縣鄉村全覆蓋,並通過資訊化管理平臺,將農村公路的管理責任落到實處。

孝感市孝昌縣縣鄉道路總路長、縣委常委吳明智經常上路“找茬”。“在鄒李線上,隔離網歪倒在路上;道路拐彎處叢生的樹木遮擋了視線,要及時剪枝。”在給周巷鎮鎮長汪華鋒發去的資訊裏,吳明智還配上了現場圖片,標示得一清二楚。

“農村公路+”承載大民生

“幸福路修到家門口,公交車也開進村,60歲刷卡免費坐車。我現在白天在村裏感受田園之美,晚上在城裏享受天倫之樂。”崇陽縣石城鎮楊林村63歲村民馮治英笑著説。

“小車輪”承載著百姓生活的“大民生”。2015年,湖北實現所有建制村通客車後,將公交化率增長和新能源公交車輛佔比納入強縣工程考核,通過採取政策引導、資金獎勵、示範創建等舉措,一大批噪聲小、空間大、功能多的新能源公交車投入城鄉線路。2023年年底,湖北省第三批全域公交縣名單公佈,全省全域公交縣增至7個,納入湖北省全域公交縣創建名單的達14個,全省農村地區公交服務佔比達38%。

在宜都市,公交和物流快遞進灣組覆蓋率達100%,新增的新橋河小流域客貨郵精品公交,讓居民步行百餘米就能享受到更貼心、更便捷的出行和寄遞服務。

近3年來,湖北省新改建鄉鎮綜合交通運輸服務站168個,新改建集公交候車、資訊發佈、土特産銷售等於一體的標準化候車亭7216個。2023年,湖北省發展帶貨公交(客運)車輛5697輛,帶貨公交(客運)線路1269條,年底實現了物流快遞進村全覆蓋,打通農村寄遞服務“最後一公里”,實現帶貨1128萬件,“農村公路+”綜合效益顯現。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