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檢測是交通工程的試金石,對交通工程品質管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過去,交通工程日常監管主要依靠報告抽檢、查看現場、聽取彙報等形式開展,試驗檢測行為易受人為及環境因素影響,存在監管漏洞,傳統監管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顯。
近年來,隨著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至珠海(中山)市城際鐵路建設項目、中山東部外環高速公路工程等一批交通建設項目加速推進,中山市交通工程品質檢測紙質報告年均超過10萬份。為提升交通工程品質檢測監管質效,中山市交通運輸部門探索“網際網路+監管”新方案,集合骨幹力量深入軟體公司、檢測機構和施工一線調研,耗時8個月,自籌資金完成交通工程品質檢測監管平臺建設,在全市推廣應用,實現交通工程監管向“數智+高效”轉型升級。
品質問題自動預警閉環跟蹤
中山市交通工程品質檢測監管平臺通過流程機制創新和數據共用,實現對交通工程品質檢測全過程“雲監管”。一方面,平臺建立線上檢測流程機制,對檢測事前、事中、事後階段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測過程拍照、定位、打卡,確保檢測工作真實規範開展。另一方面,嚴格取樣機制,採取施工單位取樣人員和監理單位見證人員人臉識別、取樣現場拍照定位、樣品送檢人員認證等方式,確保原材料取樣真實性、合理性。
平臺還實行混凝土試塊二維碼標識制度,運用“物聯網+網際網路”技術跟蹤樣品,精準掌握樣品流動過程,配合試塊檢測破型抓拍,建立從制樣到檢測全過程圖像合集,有效防範樣品調換。
該平臺全面整合了各試驗室檢測資質、檢測人員和檢測設備等關鍵要素資訊,進行檢測合同和檢測計劃事前備案,通過設備過期智慧預警和業務、資質自動比對等方式,防範超資質檢測、違規轉讓業務等行為。同時,平臺與試驗室檢測系統直接對接,最大程度減少人為干預,並通過自動分析形成圖形和列表,為行業監管部門掌握工程實體及原材料品質動態,發現趨勢性、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提供了有力支撐。
各項目參建單位可通過平臺進行線上巡查,加強試驗室監督管理和工程品質管控,品質檢測産生不合格報告後,平臺自動預警,第一時間向參建單位推送不合格數據及報告並閉環跟蹤,確保品質問題早發現、早治理,壓緊壓實各方責任。
掃碼辨別報告真偽
目前,在中山市註冊登記的7家檢測機構和12家符合條件的工地(中心)試驗室已全面對接平臺,備案400余名檢測人員、90余名見證取樣人員、4400余個檢測設備資訊;對接試驗室視頻監控400余個,追蹤混凝土試塊2000余組,上傳檢測數據2萬餘條、檢測報告1.9萬餘份。
通過監管部門線上巡查和定期通報,綜合約談、誠信管理、行政執法等手段,中山交通工程品質檢測監管平臺推動監管由“整改問題”向“行為規範”、由“關鍵環節”向“全時全程”、由“事後倒查”向“事前預防”轉變。
平臺已實現數據、報告“封閉式”儲存管理,檢測報告防偽標識已實現全覆蓋。各試驗室按流程完成檢測後,平臺將為生成的檢測報告下發“防偽二維碼”,通過小程式掃碼查驗檢測項目、檢測機構、檢測合同、報告編號、工程名稱、地區等資訊,可快速辨別報告真偽。
“我們將不斷優化完善品質檢測監管體系,加強結果運用和制度創新,強化交通工程品質檢測監管,深入探索交通工程品質管理新模式、新路徑,提升現代化管理水準,以高品質監管營造公平、透明、有序的品質檢測市場環境,助力建設平安百年品質工程。”中山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