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記者來到廣東清遠清新至廣州花都高速公路(簡稱“清花高速”),其關鍵控制性工程北江特大橋首個主塔正式封頂。清花高速項目是廣東省“十四五”規劃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重點建設項目之一,起于清遠市北側,連入廣州花都西二環高速,全長54公里。
據介紹,北江特大橋主橋全長1440米,為主跨360米的鑽石型四塔雙索面半漂浮體系混凝土梁斜拉橋,橋面總寬37.6米,共設置四座主塔。本次封頂的5號主塔總高144.7米,共28節段(23節砼塔柱+5節鋼塔冠),約50層樓高。塔冠採用鋼殼結構,由鋼結構部分和鋼混結合段兩部分組成,總高度15.5米。大橋以“鳳凰展翅”為主題,將鳳凰羽翼的弧形層疊曲線應用於主塔造型,造型優美獨特,與清遠“鳳城”的稱號相呼應,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建成後將成為清遠市的新地標。
由於北江特大橋索塔設計“鳳凰尾羽”水滴形狀,中塔柱和上塔柱曲率變化大,主塔線形與外觀控制是項目的重難點之一。主塔採用全自動液壓爬模一體化智慧監測同步頂升系統,該系統具有智慧爬升、安全牢靠等特點,通過液壓作業系統,施工平臺逐節向上爬升,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時,有效保障了施工人員的作業安全。主塔應用數控雕刻造型木,實現塔柱線形流暢,鋼筋加工採用數控彎弧機,保證了鋼筋加工品質及保護層厚度。同時,項目團隊以BIM技術為載體,研發“L型”鋼筋部品化工藝,實現起重參數可調、機械選型可控,極大提高了主塔節段施工的速度。
北江特大橋主塔均為水中塔,跨北江佈線,易造成頂板塌落,地面發生塌陷、突水等工程事故,對於結構穩定性和樁基施工影響較大。項目團隊以鋼護筒跟進、回填片石黏土及混凝土、注漿預處理等工藝為基礎,採取“一樁一方案”,制定有針對性的溶洞處理方法,運用預注膏漿、雙液漿等技術成果,確保了大橋樁基施工的安全可靠,樁基施工品質檢測結果均為Ⅰ類樁,為大橋主塔的高效安全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大橋施工中,塔梁交叉施工如何保證施工安全一直是安全生産管控的難題。對此,項目團隊採取設置防護棚、劃分警戒區、專人值守、聯合驗收等針對性解決措施,制定出塔梁作業安全清單及安全排查交接班制度,將問題清單化,施工前嚴格進行排查,有效防範了塔梁施工帶來的安全風險。
中鐵大橋局清花高速項目總工程師路靈偉介紹:“目前北江特大橋主塔均已進入上橫樑施工階段,大橋主梁0號塊于22日全部施工完成,主梁全面轉入牽索挂籃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