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轄區船舶交通流量和港口貨物吞吐量穩步增長,未發生較大及以上水上交通事故,水上交通事故發生率0.017‰,較2023年下降41.4%……2024年,深圳海事全面融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服務航運發展更加主動,轄區水上安全形勢穩中向好、穩中提質,有力彰顯了海事人的擔當作為。
1月8日,記者從2025年深圳海事工作會議上獲悉,2025年深圳海事將立足“三個定位”(立足海事系統“排頭兵”、改革發展“試驗田”、中國海事國際化現代化“窗口”的定位),持續建設“全球最安全的港口、通航效率最高的港口、營商環境最優的港口”,全力推進海事“五項尖兵工程”,助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實現大飛躍、大提升,加快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列、勇當尖兵。
2025年,深圳海事局將在全力推進海事“五項尖兵工程”的基礎上,重點抓好八方面工作,包括持續優化航運營商環境,全力抓好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經驗推廣與新任務實施,紮實開展重點時段、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堅決抓好搜救應急和防汛防颱風工作,深化海事領域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海事資訊化設施裝備迭代轉型,抓好“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規劃編制,堅持以高品質黨建引領高品質發展。
融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助力航運經濟穩步向好
創新實施一次性船位報告、一體化錨泊管理及重點船舶“四直”等五項便利化海事服務舉措,上線全部20個錨地306個錨位預約功能,推出重點船舶“直進直靠、直離直出”等七項具體措施……2024年,深圳海事局高效推進海事監管與服務保障一體化工作,促進珠三角水上交通運輸降本增效,有力保障深圳港航經濟安全綠色發展。
據了解,隨著西部水域涉水工程陸續開工建設和涉水新興業態蓬勃發展,2025年深圳轄區通航環境、通航秩序將更加複雜,疊加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強降雨、強颱風等極端惡劣天氣,安全態勢將更加嚴峻。
面對航運業轉型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深圳海事如何進一步融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助力航運經濟穩步向好?
會議指出,要全力推進增強涉海事務整體合力尖兵工程,內促融合,在海事領域率先打通區域間規則機制壁壘,建設更高水準的珠三角海事監管與服務保障一體化;外強協作,發揮海事在促進航運業、港口産業和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度融入區域治理與發展規劃大局,加大與海關、移民等口岸單位的協調聯動力度。全力推進服務國家戰略和港航經濟發展尖兵工程,突出高水準,主動對接區域協調發展等國家戰略落地需求,發揮海事垂管優勢,加快國際船舶登記中心建設運作與配套制度完善,打造國內高端航運服務集聚區。聚焦高品質,發揮海事作用促進新質生産力發展,優化“新三樣”出口監管服務模式,加快推動深圳建設船用清潔燃料加注中心,試點甲醇燃料加注業務等,打造一流船用綠色燃料加注安全監管樣板。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2025年,深圳海事將全力推進提升水上安全監管質效尖兵工程,著眼長遠機制,解決根源問題。在水上安全監管中擔當“主角”,&&全面加強涉海安全全鏈條管理。深化水上交通安全共用共治,推動航運公司安全管理核心數據融合共用。統籌開展水上交通安全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及各類專項整治,打造船舶航行全過程不違規不違法標桿,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準。
良好的營商環境為企業高品質發展培育沃土。會上,深圳海事局為3家深圳轄區航運公司、27艘深圳籍船舶和66名深圳船長頒發2024年全國安全誠信公司、船舶、船長榮譽表彰獎狀證書。其中,深圳轄區航運公司榮獲全國安全誠信公司數量佔比為全國佔比水準的5倍;深圳籍船舶榮獲全國安全誠信船舶數量排名全國第四;深圳船長榮獲全國安全誠信船長數量排名全國第一。
建設高素質隊伍 推進高水準開放
為助力深圳打造世界領先海事之都,以高品質黨建助力深圳航運高品質發展,會上,深圳海事局攜手深圳轄區首批24家航運公司,共同成立深圳航運高品質發展産業鏈黨建聯盟。該聯盟為深圳首個航運領域黨建聯盟,旨在以黨建引領、政企互動、行業聯動的形式,打造涵蓋“黨建+海上安全共抓”“黨建+航運産業共建”“黨建+營商環境共促”等在內的工作機制。
深圳海事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建華指出,2025年深圳海事要堅持以高品質黨建引領高品質發展,全力推進鍛造海上鐵軍尖兵工程。立足自身,打造服務深圳航運經濟、海洋經濟發展尖兵隊伍,開展行政執法品質效能提升三年行動,加強基層海事執法力量建設。引領行業,發揮海事作用引領航運業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推進船員隊伍黨建、港航企業共建,將深圳打造為高素質航運企業、船長、船員聚集地。
此外,高素質人才隊伍的建設有效提升深圳海事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2024年,深圳海事&&完成國際海事組織航行、通信與搜救分委會第11次會議等參會任務,全年共提交9份國際會議提案並獲通過,為我國航運業營造良好的國際航運規則環境。
會上提出的全力推進擴大深圳航運國際影響尖兵工程,為深圳海事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指明瞭方向。
對此,王建華進一步解釋説:“要走出去,發揮海事直接參與國際事務優勢,深度融入國際航運政策、規則、標準制修訂,在航運業全球治理體系中持續發出‘深圳聲音’。探索打通深圳與中國香港、新加坡涉海政府部門、行業組織、航運企業定期學習交流渠道,打造航運國際化高端人才培養‘深圳模式’。要引進來,在LNG監管、船舶監督等方面,先行探索與國際多層次、多領域合作對話平臺建設。依託前海合作區構建深港合作新框架,在海事領域率先完成管理要素聯通、規則機制貫通,推動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型開放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