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要聞

江海逐浪守千帆 潮起水闊展新篇 ——江蘇海事局二〇二四年高品質發展綜述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5-01-14 09:16:58

潮涌江海,奔騰不息。時間的刻度裏,潛藏著奮鬥的姿態、發展的動能。

回望2024年,勤勞智慧的江蘇海事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任務,緊扣“走在前、作示範”的使命任務,堅持“穩”“進”“實”主基調,將主責主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爭作碧水安瀾的守護者、服務發展的奉獻者、戰風鬥浪的開拓者,全局工作成效顯著、亮點紛呈,轄區港航經濟發展風生水起、捷報頻傳,全年保障339.4萬艘次船舶、33.4億噸貨物進出港,同比分別增長4.3%、7.6%;保障1912萬標箱貨物進出港,同比增長9.6%。

2024年,江蘇海事人激揚攻堅勇氣、激蕩澎湃活力,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的征程上闊步前行。

   守望千帆 提升本質安全水準

壯闊長江、浩瀚黃海、延綿運河……水運是江蘇的鮮明特色、突出優勢。

這一年,江蘇海事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深化水上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以精細、精準治理提升水上交通本質安全水準。

下好先手棋,科技興安提升監管能力。

鑄牢“主角”意識,開發智慧海事監管系統和海事通App,支撐長三角海事監管和服務保障一體化向全國推廣;完成長江航運智慧管理平臺建設任務,實現“一圖看長江、一圖管航運”;率先完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規模應用試點任務;開發運用江蘇海事數字孿生系統,統一管理轄區港航要素資源;智慧無人機庫達65個,無人機達147架,空中監管力量走在行業前列。

謀全局之勢,健全組織體系釋放效能。

結合轄區水網密布特點,江蘇海事局健全快反處置中心運作機制,核定11個一類、22個二類快反處置中心,安全監管與應急處置更加有力、有效;開發運作智慧化錨泊服務系統,長三角276個錨地、6675個錨位實現一體化管理;升級完善安全等級標識管理機制,擴大信用管理應用場景,“平安箱運綠色快航”“江河交匯水域信用協同執法”等被評為交通運輸部信用典型案例。

牽住“牛鼻子”,緊盯關鍵提升治理水準。

江蘇海事局紮實開展水上交通安全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強化重點領域、船舶、時段監管;印發《長江江蘇段橋梁“一橋一策”工作指南》,防範化解船舶碰撞橋梁風險;創新成立進江海船檢查服務站、船舶檢驗管理工作室;開發安檢數字支援系統,打造“智慧安檢”品牌;推動178家航運公司應用安全管理數字化系統,體系內航運公司覆蓋率97%。

協同中發力,不斷擴大共治共建“朋友圈”。

深入開展水上交通安全資訊共用共治專項行動,實施違法資訊通報4781次;打造六圩河口水域跨部門“共用共治”全國樣板;推進水運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聯合多部門印發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補貼方案,1071艘老舊船舶獲補貼;推動成立全國首個省級水上應急救援協會,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應急聯動能力持續增強。

以精管善治守護轄區長治久安,江蘇海事局推進船舶“全過程不違規不違法”示範創建,統籌開展預防船舶機電設備故障、“四類船舶”清理、“商漁共治2024”等專項行動,5項突出違法行為保持動態清零;實施“三無”船舶長效治理十項舉措;深化內河船舶配員管理示範區建設,合規率超98%。

2024的江蘇海事卷軸裏,有矢志攻堅的迎難而上、創新發展的勇於探索,也有守護安全的不變初心、乘風破浪的擔當作為。

這一年,江蘇海事局轄區一般及以上等級事故、死亡失蹤人數、沉船同比分別下降80%、57.1%、66.7%,安全形勢持續向好;協調處置水上突發事件90件,救助遇險人員1315名,人命救助成功率98.7%。

勇當先鋒 服務地方發展有為有位

東南形勝,連江通海。江蘇和長三角的一大稟賦是水運,向水圖強是實現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關鍵所在。紮根于斯,勇當開路先鋒,服務地方發展是江蘇海事局不變的追求。

這一年,服務“水運江蘇”碩果盈枝。

出臺《江蘇海事局服務“水運江蘇”建設若干舉措》,凝聚起推進“水運江蘇”日新月異的藍色動能;服務南京港、鎮江港、江陰港入境船舶吃水提升至11.8米、12.0米、12.3米,刷新三港開埠以來吃水最大紀錄;支援泰州港、南京港總體規劃獲批,服務44家碼頭實施改建擴建;支援碼頭正式對外開放11個、臨時啟用37次;服務通州灣新出海口公鐵水多式聯運實現無縫銜接、常態運作;保障張靖皋長江大橋、常泰長江大橋等7個重點工程順利推進;提檔升級港航協同平臺,服務重點物資運輸船舶“直進直靠、直離直出”,長三角區域相關碼頭週轉率提升5%、每年降低物流成本約10億元。

這一年,服務港航新質生産力發展可圈可點。

服務保障船舶載運“新三樣”貨物出口2172艘次、7.2萬標箱,同比增長50.6%、46.9%;創新實施滬蘇船載“新三樣”危險貨物水水轉机集裝箱“一單制”“一箱制”運輸模式,每箱降低物流成本2000至3000元;服務全省首個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並網發電;首創船舶營運前全套船舶證書一次聯辦機制,大幅縮短證書文書辦理時限;服務保障486艘高端船舶海工裝備從江蘇駛向全球,各類船舶出口超千億元,同比增長超六成。

人民海事為人民。這一年,江蘇海事局進一步深化海事政務服務改革,持續提升行政相對人的獲得感,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聯合五部門出臺深化自貿區海運物流創新發展若干措施,試行船舶開航證書“整合辦理”等5項改革創新舉措,船舶船員“多證合一”電子證照改革入選江蘇自貿區第五批改革試點經驗;出臺“高效辦成一件事”十項利企便民舉措;在全國海事系統率先試點開展“學法銷分”和海船操作級船員適任評估;聯合舉辦江蘇首屆海事航運類人才專場招聘會。

綠色是高品質發展的底色。這一年,江蘇海事局持續打好藍天碧水保衛戰,守護一江碧水永續東流、守護一片海域碧波萬頃,守護一方藍天本色如磐。

聚焦深化船舶污染防治,實施“一零兩全四免費”服務規範、長江江蘇段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建設和服務規範兩個省級標準;建立長江與京杭運河船舶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推廣船舶污染防治“積分制”管理,轄區全年接收船舶生活污水26.2萬立方米、生活垃圾4012噸;建成內河干散貨船洗艙水免費接收點位48個;試點船舶污染生態環境損害異地賠償。

圍繞加強船載危險貨物監管,率先開展船載危險貨物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全面推行液貨作業碼頭“碼頭長”制度,轄區危化品碼頭、註冊登記危化品船舶AI視頻監控使用率達100%;聯合發佈《港口危險貨物通用品名錶》,統一233個常用危險貨物品名。

發力加快綠色低碳航運轉型,指導建成全國首個碳中和水上服務區;編制純電動船舶應急處置指南,保障全球首艘萬噸級純電動力集裝箱船江海直達;試點開展國際航行船舶使用岸電,船舶岸電資訊系統在長江幹線全面推廣。據統計,轄區全年船舶使用岸電55萬艘次、用電量7858萬度。

固本強基 奮力譜寫海事現代化江蘇篇

所有昂揚向上的時代,無不貫穿著矢志奮進的高昂旋律。回顧所來徑,江蘇海事局加鋼淬火、勇創一流的腳步從未停息。

這一年,江蘇海事局把黨的建設作為抓牢抓好各項工作的“總引擎”“總鑰匙”,落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務,努力在海事現代化建設中當好排頭兵。

江蘇海事局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成立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領導小組,研究謀劃海事領域改革任務儘快落地;不折不扣完成黨紀學習教育9個方面24項具體任務,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全面加強模範機關建設,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意見》;示範運作高品質黨建指標、制度、標準“三大體系”;打造船員行業黨建平臺,實現轄區行業黨委全覆蓋;加強工會組織建設,新增1個全國模範職工之家。

此外,該局2024年組織實施123個“書記項目”,4個黨支部獲評直屬海事系統先鋒黨支部,12個黨支部獲評直屬海事系統五星級黨支部,16個黨支部獲評長江航務管理局四星級“四強”黨支部。

人才是第一資源。這一年,該局以更高水準培養人才、團結人才、引領人才、成就人才,夯實人才隊伍發展根基,事業發展動力穩步提升。

制定《關於加強新時代幹部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持續釋放幹部活力;成立22個實訓基地和38個人才工作室;舉辦船旗國監督檢查、無人機等業務技能競賽,隊伍建設持續加強。該局9個項目入選交通運輸行政執法“四基四化”建設典型案例,2人獲評直屬海事系統十大“優秀執法大隊長”;相關代表隊獲全國網路與資訊安全管理職業技能大賽團體和個人“雙第一”、“綻放杯”5G應用徵集大賽一等獎、首屆直屬海事系統船旗國監督檢查技能競賽理論知識競賽團體二等獎。

這一年,內部管理制度更趨完善、綜合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的同時,江蘇海事局強化基建裝備建設,有效提升規範管理水準。

緊扣行業發展脈搏,開工建造6處海事躉船浮碼頭、7艘20米巡邏船;常州溢油設備庫、6艘15米巡邏船竣工驗收,常熟白茆河口水上綜合保障基地、泰州水上應急搜救遠端指揮中心等項目建成運作,水下機器人等新型裝備試點應用。升級改造118處考試評估場地監控設備,進一步規範船員管理。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一年。江蘇海事局將堅持全面落實交通運輸部相關決策部署,高品質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同時為“十五五”發展開好頭、邁好步,奮力在海事現代化建設和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中走在前列。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