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黃海之濱、膠州灣畔的青島,面朝大海,天生註定要走向海而興的發展路子。
龍門吊昂然聳立、鋼鐵巨輪靜臥船臺、自動駕駛集卡往來穿梭……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海面上,海風陣陣,浪花翻滾,青島港開啟了吞吐萬匯的一天,“中國製造”從這裡走向世界各地,全球貨物從這裡進入國內市場。
青島—仁川中韓客班輪一週三班常態化運營,對韓免簽政策使得青島成為南韓遊客乘船入魯首選地,郵輪碼頭一派繁忙景象。1月9日,愛達郵輪發佈中國海岸巡遊計劃,國産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將於4月到達青島,開啟滬外首秀。
推出“進口原油先放後檢”監管模式、建立我國北方最大的船舶交易市場、設立全國首個海事法院自貿區審判區……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加速構建現代航運服務體系,促進航運要素資源集聚,提升航運綜合實力。
從空中俯瞰,青島宛如一艘揚帆遠航的巨輪向海而興。2024年以來,青島全力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朝著世界一流強港的目標穩步邁進,駛向交通強國的新征程。
對於青島而言,加快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努力在山東打造世界級海洋港口群、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中“打頭陣、當先鋒”,既是發展之需,也是機遇所在。
對標一流國際航運中心,青島正穩紮穩打、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將國際航運中心各項工作推向前進,加快從物流港向樞紐港、貿易港、金融港、服務港轉型。
青島何以劍指國際航運中心
廣袤無垠的大海,機遇涌動,城市發展的動力,蘊藏其間。
國際航運中心是一個城市概念,是指擁有航線稠密的集裝箱樞紐港、深水航道、集疏運體系等“硬”設施,以及支撐航運業發展的金融、貿易、資訊等軟“服務”的港口城市。
從國際發展經驗來看,國際航運中心匯集國際航運船舶流、航運資訊流和航運資金流,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提高國際航運業競爭力的重要支柱。
目前,世界公認的國際航運中心有新加坡、英國倫敦、中國上海、荷蘭鹿特丹等城市,這些城市不僅承載了全球貨物集散、轉運等功能,更是全球航運資源集聚和配置的核心。
從國內發展要求來看,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在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中承擔著重要使命。
作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海洋強國的一次新探索,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事關全局、事關長遠,是提高城市能級、放大比較優勢的重要戰略支點,有著鮮明的政治邏輯、良好的現實條件和殷切的發展要求。
時間撥回到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海洋是高品質發展戰略要地。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産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2024年的夏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指出,要發揮海洋資源豐富的得天獨厚優勢,經略海洋、向海圖強,打造世界級海洋港口群,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鼓足了幹勁。
對於青島而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就是要在山東打造世界級海洋港口群中“打頭陣、當先鋒”,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恰逢其時、正當其時。
青島因港而興,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具有良好的發展條件。廣闊的經濟腹地、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先進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自山東港口組建以來,作為發展“龍頭”的青島港,為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
放眼全球,青島為何能在國際航運版圖中佔據一席之地。數據更有説服力——2023年,青島港貨物吞吐量突破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3000萬標箱,位居世界第四和第五。青島港航線超過220條,通達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是我國北方最大的外貿原油接卸港、集裝箱幹線港和北方三大外貿鐵礦石接卸港之一。
在帶動國內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青島區位優勢更顯著。作為沿黃流域最經濟便捷的出海口,青島海鐵聯運網路發達,海鐵聯運箱量常年穩居全國第一。通過充分激發港口物流樞紐作用、塑造沿海開放優勢,青島正加快構建沿黃陸海大通道,在保障産業鏈供應鏈穩定通暢中發揮重要作用。
“十四五”期,青島依託港口和航空兩大著力點,以世界一流港口和國際航空樞紐為核心,構建了“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發展格局。
從發展要求來看,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海洋強國的背景下,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是打造國內大迴圈重要支點和國內國際雙迴圈重點戰略的一次生動實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注入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高位謀劃 借勢蓄力協同推進
謀劃頂層設計和“施工方案”,研究戰略目標、重要任務、實施路徑和保障體系,搭建政策框架體系“四梁八柱”……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想要建好,就必須找準目標、方向和路徑。
“去年6月,青島頂格成立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工作專班,由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曾讚榮和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擔任‘雙組長’,青島市政協主席孟慶斌擔任執行組長,抽調相關成員單位人員集中辦公,著力解決港航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高效推動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青島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路玉軍説。
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工作專班辦公室工作人員楊林告訴記者,為凝聚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合力,專班由青島市交通運輸局、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管理委員會、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管理委員會、山東港口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等30多家成員單位組成,有力推動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各項任務順利進行。
在深入調研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2024年9月,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工作專班發佈《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4一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從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壯大現代航運服務業、推動港産城融合發展、優化綜合發展環境、凝聚建設強大合力5個方面,清單化、責任化推進53項重點任務落地。
根據《行動方案》,到2026年,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初見成效;到2028年,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和框架初步形成;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
《行動方案》的發佈實施,有力推動青島構建層次更高的現代航運服務業體系,標誌著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工作進入新階段。
“在規劃引領方面,我們還研究制定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五年規劃(2024—2028年)和2035年遠景規劃,明確未來5年及遠景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楊林説。
去年8月,正在加速發力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青島,再獲一項重要政策支援——交通運輸部、山東省政府批復《青島港總體規劃(2035年)》(簡稱《總體規劃》),提出將青島港建成“世界一流強港、航運物流樞紐、區域經濟引擎、魅力活力空間”的發展願景。
圍繞打造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發展定位,《總體規劃》抓重點、固強項、補短板,進一步完善了航運服務集聚區港口功能配套——依託國際郵輪港區,加速聚集金融保險、船舶管理、海事仲裁等航運服務企業和機構;依託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重點發展國際貿易、航運物流等産業,強化發展國際轉机、跨境電商、汽車整車進口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
黨的十八大以來,疊加新機遇,青島發展一路高歌猛進。2019年,國家批復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設立,引領青島持續走在改革開放前沿。這為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儲備了強大的力量。
在2024年10月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王磊介紹,青島自貿片區作為青島對外開放和創新發展的重要平臺,緊緊圍繞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目標,將不斷強化港口服務保障,推進區港融合發展,集聚各類要素資源,提升航運服務能級,深化港航協同創新,優化口岸通航環境。
“通過充分發揮上合示範區四港聯動優勢,加快商貿服務型、空港型等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拓展中歐班列、國際道路運輸、航空物流、多式聯運等運輸模式,為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向中亞腹地延伸提供有力支援。”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膠州市副市長郭曉鐘在會上説。
“軟硬”兼施 海陸空鐵四港聯動
沿著青島黃島區西南面的海岸線,一批重要航運基礎設施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青島因港而興,港口是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最大的資源稟賦。“在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們加快實施董家口港區礦石碼頭、12萬噸級油品碼頭等重點項目建設。在港口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實施‘船舶碧海藍天’行動計劃,健全‘海陸空’船舶防污染立體監視網路。”山東港口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國際投資發展部副主任王國盛説。
加拿大龍蝦、泰國榴蓮……青島機場停機坪上,裝卸人員和轉運車輛加快作業,確保貨物高效轉机。青島機場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滕宇凡介紹,目前,青島機場構建了“日韓為主,通達洲際、服務上合”的航運網路,打造北方進口生鮮轉運中心、北方特貨轉運中心和北方國際轉運中心。以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為契機,青島機場將進一步發揮航空物流中心的作用。
以“硬核”基礎設施為支撐,青島積極開闢國際物流通道,發揮海陸空鐵四港聯動優勢。2024年,青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海運方面,新增海運集裝箱航線18條、海鐵聯運線路6條、沿黃內陸港10個,完成集裝箱海鐵聯運254.6萬標箱,同比增長15.3%,連續10年保持全國沿海港口首位。
鐵運方面,開通“上合示範區—同江—莫斯科”跨境班列,國際運營線路增加至22條,數量位居山東省首位,中歐班列(齊魯號)開行1017列,突破千列大關。
空運方面,開通運營國際(地區)貨運航線8條,完成貨郵吞吐量27.9萬噸,單日貨郵吞吐量創歷史新高,青島機場被國家定位為“面向特定區域國際功能的區域航空樞紐”。
陸運方面,國際道路運輸(TIR)持證人企業數量穩居全國首位,其中“中俄快線”累計發運279車次,繼續保持全國前列,並實現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國際道路運輸青島至曼谷、河內、金邊三條線路全國首發。
自古以來,港與城相伴而行。
隨著青島港黃島港區、前灣港區、董家口港區相繼建設,港口功能西移,物流倉儲、加工維修、貿易金融等配套産業隨之遷移,有著百年曆史的青島港老港區,面臨産業真空怎麼“填”的問題,以及港口長久以來發展形成的空間隔離與産業割裂,與周邊區域及城市發展戰略怎麼“融”的問題。
夜晚,青島郵輪母港客運中心碼頭景色迷人,俯瞰青島港老港區,山東港口航運金融中心、山東國際航交所等重大産業平臺加快落地,青島國際郵輪港區蓄勢崛起。
“按照《行動計劃》,我們不斷加快郵輪母港啟動區建設,吸引國際郵輪公司總部落地,配套‘三區互融’産業發展基金,促進港産城聯動發展。2024年,運營郵輪訪問港、始發港航次達到21個,旅客超過7.1萬人次,為青島入境旅遊消費注入新動力。”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魯愛浩説。
走進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大廈,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挪威船級社(中國)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等一批現代港航企業引人注目。
在全球航運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發展航運服務業已成為提升國際航運中心競爭力的關鍵。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總監張恒認為,青島國際航運中心“硬實力”處於領先地位,港口吞吐量等指標位居世界前列,其短板是航運服務業,包括航運保險、航運金融、法律仲裁等。
前不久發佈的2024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顯示,青島位列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第15位。與世界公認的國際航運中心相比,青島港“港強航弱”特徵明顯。
令人欣喜的是,青島在航運服務業涌現出一批突破性成果。2024年,青島印發《關於推動海洋保險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航運保險高品質發展“路線圖”,航運保險經營機構達到27家,航運保險保費收入達到2.3億元;落戶華金證券、海通證券等7家金融機構,與交通銀行、中國銀行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航運業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援。
産城融合 優化綜合發展環境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物流樞紐體系、推動航運貿易發展、提高航運服務質效、優化綜合發展環境……2025年是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關鍵一年,按照《行動方案》的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工作專班聚焦重點工作,加快提升青島國際航運中心競爭力。通過打造一流的港口基礎設施、一流的陸海物流網路、一流的港航供應鏈服務體系,以“硬核”基礎設施不斷提升青島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
“今年,我們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公路方面,積極推進沈海高速公路(南村至青島日照界段)改擴建等重點項目。鐵路方面,加快推動董家口至五蓮鐵路及膠新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等重點項目。港口方面,有序推進董家口港區港投萬邦礦石碼頭等重點項目。機場方面,穩步推進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物流倉儲、低空經濟、航空保障等重點項目。”楊林説。
每一個國際航運中心都有強大的腹地作為後盾,以鹿特丹為例,腹地包括荷蘭、德國、瑞士等國家,歐洲共同體30%的外貿通過該地出口。構建沿黃達海大通道,將為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供更有利的發展條件。
記者了解到,今年青島將加大力度統籌海陸空鐵四港聯動,新開通3個支線航點,織密輪輻式航線網路。海運航線新增17條,海鐵聯運達到265萬標箱,保持全國第一。中歐班列開行量突破1100列,擴大TIR中俄、中吉烏、中哈線路開行規模,TIR“中俄快線”發運量力爭突破300車次。
擴大船舶交易服務業務規模、優化跨境電商公共海外倉佈局……聚焦推動航運貿易發展,青島將實現激發航運貿易活力、加快産業集聚發展、推進跨境貿易新業態發展三大目標。
楊林告訴記者,今年青島將加快船舶産業鏈佈局,爭取船舶交易服務業務規模突破220艘次,平臺綜合交易額超過9億元;優化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園區企業結構,搭建樓宇經濟資訊數據平臺,精心構建産業運營生態圈;推進跨境貿易新業態發展,積極創新跨境電商、公共海外倉等監管新模式,健全“關地港鐵區”機制,打造供應鏈頭部企業。
倫敦、上海等國際航運中心城市的成功經驗一再表明“軟實力”的重要性——好的港口條件要與産業鏈相融合,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離不開航運金融、航運保險、航運經紀、海事仲裁、資訊諮詢等現代航運服務業的支撐。
“今年,我們將強化航運金融支撐,支援優質港航企業通過上市、並購重組、發行債券等方式,綜合運用融資租賃、供應鏈金融等手段,拓寬融資渠道;提升海事法務功能,打造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法律服務共同體,發揮海事海商法律服務團作用,惠及港航企業;健全法仲銜接機制,搭建海事糾紛多元化解平臺。”楊林説。
應該承認,相較港口突出的“硬實力”,青島在以現代航運服務業為核心的綜合發展環境等“軟實力”上,更多要扮演的是追趕者的角色。
今年,青島將聚焦優化綜合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查驗監管模式,強化關港數據共用,加大“智慧分流、順勢驗放”等模式推廣;持續提升綜合服務,加強“智慧口岸”建設,制定大型郵輪進出港安全保障方案,實施“五優先”通航服務舉措;持續提升綜合服務,加強“智慧口岸”建設,推動口岸物流業務無紙化,加快推動口岸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