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幫助下,迦納引航員有了30萬噸船舶的引航經驗。”3月7日,“中加友誼引航助力,‘一帶一路’向海圖新”迦納引航員培訓結業儀式在上海舉行。結業儀式上,“收穫”“感謝”“愛中國”是迦納引航員學員代表Bramwell Tawiah一直挂在嘴邊的詞語。
在上海和山東日照兩地,來自迦納塔克拉迪港和特馬港的6名引航員以及兩名拖輪船長接受了超大型船舶引航技術培訓。其中,上海港引航站周弘文勞模工作室團隊利用船舶倣真模擬器,建立塔科拉迪港港口海域模型,對迦納學員進行了船長327米、340米、360米3種船型的集裝箱船舶航行、靠離泊等模擬操作訓練。日照引航站組織迦納學員實船觀摩30萬噸超大型散貨船舶的靠離泊全過程,有效提升引航技術水準。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由中方企業投資建設的塔克拉迪港20萬噸級泊位已從夢想走進現實。中國引航協會會長、上海港引航站站長薛一東介紹,他們已在2018年和2019年開展過兩期迦納引航員培訓交流活動,迦納引航員的引航噸級從原來的7萬噸,發展到了20萬噸。此次培訓是為確保30萬噸級船舶儘早挂靠塔克拉迪港口,進一步推動迦納港口經濟發展。
大船自由進出,獲益的不僅是迦納,更是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航運。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葉興説,此次培訓是現代引航技術的分享,更是一場聯結世界、美美與共的文化對話。結業式上,薛一東寄語迦納學員,希望他們在大洋彼岸能始終以培訓期間展示出的技巧水準引導每一艘船舶,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船舶享受安全的旅行和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