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考察了黎平縣肇興侗寨,了解當地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社會治理、保護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情況。
侗鄉的人民聲聲把歌唱,唱給祖國,唱給共産黨,坐上了高鐵哎,又雲上起航,幸福的道路越走越寬廣……群山之中,春日暖陽為無邊梯田和古寨鍍上一層金粉,循著《侗歌聲聲唱給黨》的歌聲,一條乾淨規整的道路——侗鄉傳統村落精品旅遊環線映入眼簾。
這條覆蓋了肇興千戶侗寨、堂安侗寨等12個傳統村落和少數民族村寨的特色環線長135公里,沿線生態環境優美,民族風情濃郁,侗族文化原生性保存完好。環線與苗嶺傳統村落精品旅遊射線和連接線,串聯形成“中國鄉村旅遊1號公路”。2023年9月27日,“中國鄉村旅遊1號公路”全線啟動儀式在雷山西江苗界舉行,民宿、民族文化體驗館、露營基地等特色旅遊業態如雨後春筍般隨之涌現,帶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多彩貴州”再添暢遊打卡新體驗。
“交通景觀化是我們這條路的亮點。”黎平縣文體廣電旅遊局局長唐大才告訴記者,侗鄉傳統村落精品旅遊環線是侗鄉聯通外界的交通路,是黔貨出山的産業路,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振興路。公路建成通車以來,不僅輻射帶動了肇興鎮及周邊龍額鎮、雙江鎮的産業發展,還為肇興侗寨景區的旅遊業帶來了新機遇。
陸艷玉是肇興小玉蠟染體驗館的負責人,她還有著另一個身份——導遊。由於侗鄉傳統村落精品旅遊環線沿途鑲嵌著文創驛站、生態民宿、網紅打卡觀景臺等配套設施,大大增加了陸艷玉的帶團數量,趁著“旅遊+非遺”熱,她還開起了蠟染館,去年收入接近40萬元,日子越過越紅火。
旅遊旺季,侗鄉傳統村落精品旅遊環線串聯的堂安侗寨每天可吸引上千人打卡。“以前路面狹窄,道路坑坑洼洼,出行非常不方便。”肇興侗寨的古歌秘境民宿負責人説,現在交通方便了,帶來大量遊客,每到旺季都可以滿房。
寨子裏,來自廣東的遊客舒女士身著民族服飾,正和朋友們拍照留念:“這是我第二次來肇興侗寨。上次來時,這條路還沒有修好,這次我約了老同學開了3輛車來玩,交通方便,各類設施也越來越完善。”
交通服務黎平、交通發展黎平、交通改變黎平。黎平縣政府副縣長楊璐介紹,目前,黎平縣實現建制村100%通水泥硬化路和客運班車,農村公路好路率提升至94.15%,獲評“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接下來,黎平將圍繞産業發展、景區景點、特色小城持續抓好農村公路建設,大力實施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改擴建工程,確保“十四五”末鄉鎮通三級路達到65%以上,走出一條高品質發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