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珠江東橋最後一節鋼桁梁精準落位,廣湛高鐵珠江四線特大橋全橋鋼桁梁頂推施工順利完成;在廣州港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施工現場,挖泥船忙碌不停、泥駁船來回穿梭……南粵大地上,重大交通工程項目如雨後春筍般拔節生長。
廣東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廣東省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簡稱《行動方案》),圍繞構建暢通的跨境跨省綜合運輸通道、打造一體高效的城市(群)交通網等7方面主要任務,提出33項具體舉措,計劃3年完成綜合交通全口徑(含鐵路、機場)投資約9000億元,其中公路水路計劃完成投資約6000億元,到2027年總體建成貫通全省、暢通全國、輻射全球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率先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
跨境跨省交通網路更加暢通開放
加快貫通高速公路“十二縱八橫兩環十六射”主骨架,推動國家高速公路網粵境段全面建成,推進深南高速公路等項目規劃建設,加快實施京港澳、沈海等國家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未來的廣東,跨境跨省交通網路將更加暢通開放。
目光轉向水上,錨定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群目標,廣東將進一步深化港口改革,強化力量統籌,穩妥有序推進全省港口資源整合工作,加快構建“一核兩極”港口發展格局,推動廣州港、深圳港打造國際樞紐海港,汕頭港、湛江港打造粵東、粵西地區樞紐港。
鐵路方面,廣湛、汕汕等在建鐵路項目建設,瑞梅、柳廣鐵路等項目規劃,廣梅汕鐵路電氣化改造將加速推進。在民航領域,廣東將攜手港澳打造世界級機場群,拓展輻射國內外的航空航運網,強化與港澳跨境交通互聯互通。
構建環珠江口“黃金內灣”交通主軸
2024年,廣佛南環、佛莞、佛肇、莞惠4條城際鐵路實現“四線貫通”,這條全長258公里、橫跨5座城市的交通大動脈,彰顯出“軌道上的大灣區”的澎湃活力。
今後3年,廣東將加快廣州、深圳都市圈城際鐵路建設,基本建成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骨幹網;明確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互聯互通接入規則,推動軌道交通“四網融合”試點在全國率先取得突破。
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高快速交通網,廣東還將構建環珠江口“黃金內灣”交通主軸,推進獅子洋通道、深江鐵路等跨江通道建設;完善城市群高快速路網體系,推進廣深高速公路、廣澳高速公路等繁忙路段擴容改造;加快珠肇、深汕等鐵路項目建設,完善粵港澳大灣區通達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的幹線公路網。
美麗農村路串點成線成環成網
清明節假期,在廣東知名僑鄉茂名信宜市,許多海內外遊子返鄉探親祭掃。馬來西亞僑胞何伯説:“以前從廣州白雲機場坐車回信宜,要在國道上顛簸近8小時,如今方便多了,走高速公路3個多小時就到了。在雲茂高速公路錢排收費站出口,轉道今年建成通車的錢排至洪冠公路,20分鐘就能到老家門口。”
日臻完善的交通網,令遊子歸鄉更加便捷。建設廣覆蓋的城鄉交通網是《行動方案》部署的重要任務之一。到2027年,廣東將基本實現高快速路連接市區、縣城、中心鎮和重要節點,高水準實現國道“縣縣通”、省道“鎮鎮通”、建制村雙車道公路“村村通”。
未來,廣東將錨定“百千萬工程”目標,完善普通國省幹線公路網結構;加快實施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縣道低等級路段改造,今年年內基本實現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有序推進全省建設美麗農村路,實現美麗農村路串點成線成環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