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煎新綠,夏蔭煮沉香。在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松桃生態茶園內清香四溢,遊客和茶農穿行其間,觀光打卡,擇茶入籃。“我們駕車從國道上來的,開車路過正大鎮,看到路邊的茶園很壯觀,就下車來遊玩,順便買點春茶回去送給親朋好友嘗嘗鮮。”湖南遊客張先生説。
鎮上的正大茶葉銷售店老闆忙得腳不沾地,“今年開春之後氣候不錯,茶葉的品質很高,茶香湯亮,我們年前和快遞方談了合作,制好的茶都是迅速打包,加急發送,做生意嘛,産品優質不説,服務也必須到位。”
松桃作為武陵山脈老茶區,主要生産綠茶、黑茶、紅茶和少量白茶,今年茶葉總産量預計達到1.68萬噸、茶葉總産值18.67億元。“茶香也怕巷子深,過去交通不發達,鮮茶葉要繞行3小時以上才能運到銅仁市加工,外地客商因為交通成本高,不願意來收購,茶農大多依賴低價批發賺點零錢。”松桃武陵源苗王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説,交通便利後,松桃縣的茶産業開始規模化發展,茶葉銷售也從“小零錢”變成“大利潤”了。
近年來,銅仁公路管理局松桃公路管理段依託武陵山區的生態資源與苗族文化底蘊,以“修一條路、興一片茶、活一方旅遊”為核心理念,通過公路網路串聯茶園基地、苗族景點等重要節點,構建“以路促茶、以茶帶旅、以旅富民”的融合發展新模式,探索山區鄉村振興的特色路徑。
交通幹線升級、毛細血管暢通,吸引銅仁貴茶集團等企業紛紛進駐松桃,形成了集種植、採摘、加工、運輸于一體的完整産業鏈。正大鎮、盤石鎮、烏羅鎮等茶葉主産區,依託公路網路實現快速集散,形成“上午採茶、下午加工、次日發貨、三日內送達”的“冷鏈直達”高效物流,鮮葉運輸時間縮短至1小時內,物流成本下降50%。
銅仁公路管理局黨委書記陳亞兵介紹,242國道沿途有繼梅葡萄園、正大茶園等大型産業園區,352國道串聯了黔東草海、潛龍洞、紅石林等旅遊景點。去年年底,松桃公路管理段對242國道、352國道相關路段實施路面修復養護工程,更好服務地方農業、旅遊業、製造業等特色産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