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十四五”以來,東海航海保障中心在交通運輸部和部海事局的堅強領導下,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等重大戰略部署,基本實現了航保技術世界前列、覆蓋範圍大幅拓展、服務品質整體提升、應急保障優質及時、治理體系協同高效的發展目標,在服務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更加凸顯。
面向“十五五”新征程,東海航海保障中心將持續聚焦“加快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部署要求,錨定推進航海保障事業高品質發展的鮮明主題,以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化大航海保障體系為目標,聚力實現“四個突破”。
一是在能力跨越上實現新突破。聚力打造新型人才支撐體系,以推行準軍事化管理為抓手,提升隊伍凝聚力和戰鬥力。聚力發展新質生産力,打造更加符合行業用戶習慣的智慧化、便利化、人性化的航保産品。聚力數字化轉型蝶變,融合航保多源數據,以《中國智慧航運2035行動計劃》為行動指南,加速推動智慧航保建設。
二是在服務品質上實現新突破。拓展服務廣度,強化航海保障全球化服務能力,繼續加快多維感知體系建設,逐步由內河、沿海挺進深遠海。挖掘服務深度,面向多元涉海活動需求及時提供成套技術解決方案,開發和提供全鏈條、一站式、伴隨式的精品服務。提升服務精度,加快人工智慧技術在航海保障數據賦能方面的應用,開發船舶風險感知預警、水文潮汐預報、AI態勢預測等大模型,為航運數字化、綠色化、智慧化轉型提供配套支撐。
三是在管理水準上實現新突破。整體謀劃頂層設計,聚焦航海保障服務需求,堅持目標導向,進一步明確東海航保未來發展方向、路徑和措施。持續加強資源統籌,推進業務資源整合,發揮三大業務疊加效應;優化人、財、物等資源配置。健全與國際履約相適應的制度體系,實現機構運轉協同有序、政令執行順暢有力、工作效能最大提升。
四是在國際地位上實現新突破。優化國際會議跟蹤研究和提案統籌編制機制,提升提案編制品質,提高航海保障制度性話語權。促進國際交流,搭建更多國際合作平臺,推進國際間航海保障技術交流、合作共贏。著力培育國際人才隊伍,健全國際化人才選拔、培養和輸出機制。
為實現“十五五”新目標,東海航海保障中心將牢牢把握“三個堅持”,幹在實處,走在前列。
堅持政治引領,夯實事業高品質發展的堅強保障。強化理論武裝,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圍繞創建1個模範機關、帶動10個基層黨委、建強100個黨支部、管好近1000名黨員、打造“萬里東海紅色縱貫線”黨建品牌,以高品質黨建推動事業高品質發展。以隊伍“四化”建設為發展動力,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競爭力、創新性、專業化的航海保障人才隊伍。以海事文化建設為精神動力,加強對歷史文物燈塔等航保資源價值的挖掘和利用,推動黨建品牌、航保精神、廉政文化等有機融合,提高海事航保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
堅持系統思維,明確事業高品質發展的攻堅方向。鑄牢“主角”意識,從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權益、落實國家戰略的高度,夯實保障航行安全的厚度、拓寬服務現代化發展的廣度、提升支撐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高度,持續輸出“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綠色低碳”的高品質航保服務。服務更高水準的海事監管與服務保障一體化,積極主動做好對智慧海事監管系統、海事通App的數據服務和支撐。更加深入對接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積極構築“多方聯動、多元協同、開放共贏”的開放式航保服務新局面。
堅持改革創新,激發事業高品質發展的澎湃動力。強化科技賦能,深耕關鍵領域,著力培育航海保障新質生産力。持續構建綜合航保感知網,推動智慧航道建設由點及面、織線成網。持續構建數字通信傳輸網,升級推廣AIS/ASM國産化核心網系統;打造國內數字化發信設備、船載接收設備等産業鏈;分階段、分步驟開展不同能力等級水上無線電監測臺站建設,提升重點海域、島嶼和重要海峽的通信監管能力。持續構建智慧終端服務網,統籌智慧航行、智慧航道和智慧港口等應用場景,拓展升級航保數字化、智慧化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