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要聞

浙江建立路段級聯絡機制 預警預報直達基層責任人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5-05-16 09:19:40

入汛以來,浙江短時強降雨、強對流、低能見度天氣趨多,交通運輸部門強化監測預警能力,初步建成省級公路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將較高風險路段、不托底路段等26個重點點位視頻、監測數據全部接入系統,實現重點點位橋梁、邊坡等數據實時採集、動態監測、及時預警,全覆蓋監測98座長大特殊結構橋梁,研發落石侵入檢測及危岩崩塌位移監測演算法與裝備,進一步提升岩質邊坡崩塌落石災害監測水準。

浙江交通強化及時“叫應”能力,建立路段級聯絡機制,通過電話、浙政釘、微信等渠道傳遞預警預報,直達基層責任人,實現預警“叫應”閉環;強化點對點連線調度,聚焦“三高”(高邊坡、高路堤、高擋墻)、歷史災毀、臨水臨崖、下穿通道、長大橋隧、落圖疊加疑似路段建立“三級責任清單”,落實網格化管理,突發情況下確保實現點對點連線調度,多形式會商指導受影響區域視情採取管控措施。

4月21日,接氣象部門預警後,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第一時間“叫醒”麗水公路部門,強化巡查檢查。深夜,巡視人員在324省道松陽段發現上邊坡塌方險情,約2000余立方米土石傾瀉至路面,導致雙向交通中斷。相關部門立即啟動應急響應,落實管控措施,並在關鍵節點路口全天候安排專人對車輛進行分流管控,同時開展24小時不間斷搶通作業。經過持續努力,該路段5月1日實現半幅通車,5月7日恢復雙向通行。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指導高速公路經營單位實施“2341”分級分類管控措施,即圍繞汛期災害事件預警和發生兩個階段,聯動藍、黃、橙、紅四種預警預報和一張降雨閾值表,採取提示、管控、封閉三類措施,強化分級分類管控能力。當災害天氣達到管控閾值時,由公安部門會同高速公路經營單位及時採取限速、限流等各項措施。

針對常見公路災毀類型,浙江交通開展搶險機械化提升行動,“十四五”以來共投入省補資金近3億元,新增各類應急搶險設備500余臺(套);統籌全省應急保障基地和應急儲備點資源,在汛前梳理233處歷史災毀路段,分片設立應急力量預置點,做好應急力量前置。

為提高農村公路預警管控能力,浙江進一步壓實鄉鎮政府第一責任,在日常巡查巡檢基礎上,充分發揮網格員和駐村幹部的“第一吹哨人”作用,對突發事件和臨時險情第一時間預警、提醒。同時,在麗水市青田縣試點建立以行車記錄儀採集的視頻圖片、GPS數據為基礎的農村公路巡檢體系,將農村公路路況巡檢工作時長從傳統的2天時間壓縮到目前的2小時,有效解決人工成本投入大等問題,大大提升巡檢效率和問題查出率。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