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是我國公路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直接服務農業、農村、農民的公益性基礎設施,在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村公路進入嶄新發展階段。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下,交通運輸行業通過創新體制、完善政策,系統謀劃、精準施策,持續推動農村公路高品質發展,農村公路的覆蓋範圍、通達深度、管養水準、服務能力、安全韌性顯著提高,農村地區出行難的問題得到了歷史性解決。截至2024年年底,全國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464萬公里,佔全國公路總里程的近85%,形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農村交通運輸網路,帶動農村地區整體面貌發生巨變,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農村公路真正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振興路。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將農村公路發展放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中統籌謀劃和推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賦予了新的使命任務。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農村公路發展仍面臨不少問題挑戰,制定農村公路的專門行政法規,從制度層面促進農村公路高品質發展的需求十分迫切。
制定《農村公路條例》是農村公路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我國農村公路發展邁出新的一步,開啟法治化新階段。《農村公路條例》通過把成熟的政策舉措以法規形式固化下來,將從國家立法層面解答農村公路發展為了誰、發揮什麼作用、怎樣發展等重要命題,是今後推動農村公路高品質發展的基礎支撐,既回應了時代需求與群眾期盼、為農村公路事業長遠發展錨定方向,也為新時代農村公路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作者: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院長 孫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