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夜間,颱風“丹娜絲”在浙江省兩次登陸,給多地帶來暴雨。9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佈颱風藍色預警、暴雨黃色預警。9日上午,交通運輸部領導調度山西、內蒙古、浙江、福建、重慶、四川、貴州省(區、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以及浙江、福建海事局,要求進一步強化“響應、巡查、管控”,突出強降雨防禦響應措施的防禦性、針對性和時效性。
交通運輸部要求,及時根據降雨強度調整巡查頻次,針對連續降雨做好提級巡查,強化公路分類分級管控,一旦發現險情徵兆果斷採取管控措施,確保路網運作安全平穩。要持續深入排查整治風險隱患,全面搜尋內河渡運、道路運輸、城市交通、工程項目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産薄弱環節,深入分析成因,完善制度措施。要嚴格落實領導帶班、24小時值班要求,發生突發事件時及時報送資訊。
重慶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制定並實施《強降雨防禦響應指南》,針對9日部分區縣的暴雨紅色預警,第一時間開展了調度部署。密切關注上游地區降雨情況,加強軌道交通站點雨水倒灌、客運班線涉水等風險管控,強化應急熔斷,杜絕冒險運輸、涉險運作。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建立“125”帶班值班模式(1名帶班領導+2名處級幹部+5名值班員),強化“叫應”執行情況抽查檢查,做到“有預警、有叫應、有行動、有反饋、有核實”;加強道路監測巡查和夜間高速公路管控,8日夜間根據降雨情況,對5條高速公路29個收費站實施了夜間預防性交通管制(已全部恢復)。
福建省交通運輸廳通過多種渠道傳遞預警資訊,“叫應”直達基層一線,到船、到車、到駕駛員,共向8.8萬輛重點營運車輛發送預警資訊86萬條;加密路面巡查頻次,強化“5+N”部門聯動協作,做到“早發現、早處置”,嚴密防範次生災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