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歷經3年建設,寧夏首個交通運輸科技示範工程——烏海至瑪沁公路惠農(蒙寧界)至石嘴山段(簡稱烏瑪高速公路惠農至石嘴山段)建成通車,標誌著烏瑪高速公路寧夏段全線貫通。至此,烏瑪高速公路內蒙古和寧夏間瓶頸路段打通,烏瑪高速公路與京藏高速公路共同形成貫穿寧夏、連通內蒙古和甘肅的雙通道,更好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烏瑪高速公路寧夏段全長360公里,是國家高速公路網榮烏高速公路的重要聯絡線,也是連接我國中東部地區的主要運輸通道之一。作為烏瑪高速公路寧夏段的最後一段待貫通路段,同時也是內蒙古和寧夏間的連接段,烏瑪高速公路惠農至石嘴山段採用雙向4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線路起點位於惠農區南與石嘴山農林牧場之間黃河大橋西橋頭,終點通過設置石嘴山南互通與烏瑪高速公路石嘴山至銀川段相連。項目全長57公里,概算投資56億元,由寧夏交通投資集團、寧夏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組成聯合體,以PPP模式聯合投資建設。
自2022年開工建設以來,該項目將新發展理念貫穿項目設計、施工和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堅持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嚴控工藝、嚴把品質、嚴管安全,壓茬推進項目建設,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典型經驗和特色成果。
為避免對濕地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項目設計為與包銀高鐵共用星海湖北域和東域生態紅線範圍內的綜合交通廊道,最大限度保證包銀高鐵、烏瑪高速公路、濱湖公路與星海湖之間視線、視域不受影響,實現資源有效整合與土地節約利用。
項目聚焦築“廢”為路,積極推動綠色迴圈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探索固廢綜合利用新路徑,2022年立項交通運輸科技示範工程,入選《交通運輸行業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2024年度)》和《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範項目清單(第一批)》。在實施過程中,多類工業固廢在項目多個路段實現高效、集中應用。
科技創新賦能高品質發展,項目以“四新技術”和“微創新”應用為抓手,搭建智慧工地一體化監管平臺,實現高速公路全生命週期智慧管理,完成30余項微創新技術,榮獲16項國家級和自治區級微創新獎,加強工程建設安全生産全方位管控,實現安全生産“零事故、零死亡”目標。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運輸行業積極拓展投融資渠道,聚焦要素保障,開展重大項目建設攻堅行動,加快實施一批、推動新開工一批、謀劃儲備一批,交通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全區公路總里程達3.9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2400公里,國省幹線網持續完善,農村公路基礎網通鄉達村,路網韌性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