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黨村,位於閩東綿延群山間,曾經“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僅靠峭壁岩石上一條荊棘叢生的羊腸小道與外界相連。如今這裡街上游人如織、商鋪雲集。蜿蜒交織的公路,輸送著人氣、財氣,也撬動著閩東山鄉的巨變。
“路通了,村美了,鄉親富了。今昔對比,恍若夢裏。”老百姓的心裏話,也是閩東幹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後又闖出一條特色鄉村振興路的縮影。
7月30日,福建省寧德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雲盛在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活動上第一個發言:“非常榮幸作為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先進集體代表發言,我們深知這份榮譽是對全體交通人堅守‘人民交通為人民’初心的集體褒獎。”
主政寧德時,習近平同志在深入調研思考後提出“弱鳥先飛”理念,倡導“滴水穿石”精神,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牢記囑託,寧德市交通運輸系統一步一個腳印,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開拓進取、甘為路石,將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體現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斷續寫因路而興的故事。
從“閩東崎路”到“山海通途”
寧德地處山海之間,曾經也囿于山海之內。昔日的閩東,“公路繞山邊,鐵路沾點邊,坐車老是顛”,群山間閉塞的村子更是數不勝數。
閩東要改變貧窮的面貌,要從交通入手,先解決路的問題。王雲盛説:“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感恩奮進,自覺踐行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使命擔當,為抱好寧德時代等‘金娃娃’,為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努力當好勇挑重擔、攻堅克難的‘開路先鋒’。”
福安市范坑鄉曾是寧德最偏遠最落後的鄉鎮之一,本世紀初還有7個建制村不通公路,上坪村就是其中的代表。2008年,當地交通運輸部門和鄉親們一起,用鋼釬和鐵錘鑿打崖壁,鑿成炮眼、填上炸藥……從上坪村到范坑鄉約8公里的路程都是懸崖峭壁,僅炸掉的土石方就有超180萬立方米。歷經艱辛的日日夜夜,通向鄉里的水泥路終於修成。
經過交通人的接續奮鬥,在整個寧德,交通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十四五”期間,寧德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服務能級更是向高水準躍升。高速公路“強骨架”、國省幹線公路“優銜接”等工程,為寧德四大主導産業集群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注入強勁動能,為服務城鄉區域協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6月,寧(德)古(田)高速公路六都至大甲段正式通車,為寧古高速公路年底全線通車奠定堅實基礎。寧古高速公路不僅將打破山海阻隔“瓶頸”,更有效串聯起茶葉、銀耳、菌菇、漁業養殖等特色産業帶,併為生態觀光、紅色研學、鄉村旅遊等帶來機遇,拓展寧德市“半小時經濟圈”的輻射半徑。
王雲盛介紹,目前寧德市公路總里程突破1.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646公里。“五縱三橫多聯”高速公路網、“六縱三橫多聯”國省幹線公路網、“四好農村路”縱橫成網,全市公路、水路運輸總週轉量年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二梯隊。
探索鄉村振興“閩東之路”
路通産業興,寧德9個縣(市、區)都有自己的特色産業和拳頭産品。蕉城的大黃魚,古田的食用菌,福鼎的白茶……其中很多都是全國同類産品中的“單打冠軍”。
在壽寧縣下黨鄉,207省道從東到西貫穿,9條鄉道、6條村道縱橫交錯,催生了“交通+特色農業”“交通+文化旅遊”等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下黨鄉大力發展茶葉、臍橙、食用菌種植等特色農業,到府收購的商戶可以直接把車開到田間地頭。同時,油畫創作室、烏金陶傳習所、幸福茶館、黨員驛站、下黨的味道等旅遊業態蓬勃發展。全鄉年均遊客接待量超過20萬人次,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1989年的不足200元增加到2023年的2.3萬元。
霞浦縣依山靠海,東南部海域的海島鄉處於全縣物流網路的末端。“過去,我們想把海産品銷往島外,要自己坐船將貨物拉到下滸鎮的網點寄遞,光車船費用就超150元。而且來回三四個小時還容易導致生鮮海産品變質、變壞。”海島鄉村民蔣存良説。
2024年3月,在寧德市交通運輸局的支援下,霞浦縣投入230余萬元升級1個縣級共配中心,改造12個鄉鎮客貨郵融合服務站,布設263個村級客貨郵服務點,形成了縣鎮村三級寄遞物流服務體系。
現在,發往海島鄉的快遞,都先集中到下滸鎮客貨郵融合服務站,再送往下滸碼頭裝船派送。每月進島快件從6000余件增加至9000余件,為海島鄉群眾月均節省額外支出5萬元。
截至目前,寧德市累計投入農村客貨郵資金超百萬元,建成鄉鎮客貨郵融合服務站105個,設置村級末端服務點1463個,開通融合線路114條;創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3個、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8個。
走得好還要走得安全
寧德港口資源豐富,交通網路四通八達,寧德時代新能源、上汽集團寧德基地等紛紛落地建廠。
為服務鋰電新能源、不銹鋼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寧德交通運輸部門積極推動現代物流提質增效:建成寧德國際物流中心一期等一批物流園,新增倉儲面積20多萬平方米;開行中歐班列,以多式聯運“一單制”方式助力寧德時代儲能電櫃成功出口美國,有效促進主導産業降本增效。
面對日漸增多的大件運輸,寧德交通運輸部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現省內大件運輸審批“一口受理”,同時及時糾正和嚴厲查處各類交通運輸違法違規行為。
寧德市交通運輸局還積極探索科技賦能治超模式,依靠“大數據+指揮中心+現場布控”的數智執法體系,大幅提升治超現代化水準。寧德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李柏林介紹,目前寧德市共有24處、64個車道實現了車輛路面動態檢測技術監控,主要集中在貨物運輸流量較大的路段,將超限率控制在0.2%,讓群眾在路上走得安心、走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