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近日正式發佈實施的《山東省港口與航道佈局規劃(2025—2035年)》(簡稱《規劃》)。今後10年,山東將充分發揮地處共建“一帶一路”交會區域和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中心地帶區位優勢,依託世界級海洋港口群和通江達海內河水運網,構建沿海港口輻射東西、內河水運連通南北的現代水運體系,推動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
到2035年,山東將建成“能力充分、保障有力、安全高效、智慧綠色”的港口與航道體系,形成“三主四輔”世界級海洋港口群、“一主四輔多點”內河港口群和“一縱兩橫、三幹多支”內河航道網水運發展總體佈局,世界級海洋港口群基本建成,內河水運網路更加完善。
《規劃》進一步突出青島港國際樞紐港的地位和作用,明確提出以青島港為龍頭,煙臺港、日照港為兩翼,威海港、濱州港、東營港、濰坊港為補充的“三主四輔”世界級海洋港口群佈局,加快構建國內國際“5+5”海上運輸通道,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和世界一流海港。
同時,《規劃》明確了以濟寧港全國內河主要港口為核心,棗莊港、菏澤港、泰安港、濟南港地區性重要港口為輔助,一般港口為補充的“一主四輔多點”內河港口群佈局;提出以京杭運河、小清河、新萬福河國家高等級航道為骨幹,地區性重要航道和一般航道為補充,總里程約3100公里的“一縱兩橫、三幹多支”內河航道網總體佈局。
聚焦新時代腹地産業佈局要求和能源等大宗商品儲運保障需求,《規劃》明確提出構建設施一流、專業高效的“三類十種”運輸系統,進一步優化港口運輸結構,提升客運、滾裝運輸服務能力和品質。圍繞完善多式聯運體系等方面,《規劃》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陸海聯動發展,推動港口和航道與城市、産業之間的融合協調,提升航運服務業輻射能級和港航供應鏈服務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