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要聞

從中國雲南騰俊國際陸港出發 沿著中老鐵路向南再向南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5-08-06 08:25:34

悶熱的空氣中瀰漫著潮濕的氣息,伴隨著湄南河水汽的滋養,泰國南部榴蓮大量進入成熟期。7月22日,在春蓬府的一家榴蓮揀裝工廠裏,剛從樹上摘下的榴蓮,經過嚴格分揀、稱重、打包後裝箱,“乘坐”冷藏集裝箱列車駛向寮國萬象。

3天后,列車駛入寮國塔納楞國際陸港一旁的中老鐵路萬象南站換裝場。正面吊將冷藏集裝箱從米軌列車上吊起,又穩穩地放在標準軌列車上,沿著中老鐵路駛向中國。

5天后,伴隨著火車的鳴笛聲,中老泰多式聯運“一單制”國際貨運列車緩緩駛入中國雲南騰俊國際陸港,新鮮的泰國榴蓮經過驗櫃和倒櫃後,又馬不停蹄地通過汽運分撥至全國各地。

7天后,在京津冀最大的“菜籃子”河北首衡高碑店國際農産品交易中心,這批泰國榴蓮一到銷售區,就被河北、北京等地的水果批發商搶購一空,當天分送到消費者的餐桌。

一週時間,榴蓮跨越4000多公里,從泰國果園到中國餐桌,依託中老鐵路,三國合作,多式聯運、高效轉運,區域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

3年多來,依託中老鐵路“黃金通道”,雲南騰俊國際陸港銳意進取、內外聯通,不斷為中老泰合作發展跑出加速度、增添新動力、打開新篇章貢獻力量。

高品質推進“一帶一路”南向國際陸海大通道建設,促進從通到暢、從快到旺,中老鐵路“黃金通道”迎來新機遇。

位於昆明市晉寧區的雲南騰俊國際陸港是中老鐵路重要的物流樞紐,前不久,雲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予波到這裡調研並組織召開座談會時強調,積極推動多種運輸方式無縫高效聯通,促進物流降本提質增效。

進陸港、過口岸、訪企業、入市場、察民情,近日,記者從雲南騰俊國際陸港出發,通過磨憨鐵路口岸出境,沿著中老鐵路走進寮國萬象,一路南下到達泰國曼谷,深入體驗“黃金通道”為中老泰三國帶來的發展變化。

中國雲南:以中老鐵路為媒 加快構建南向開放新格局

雲南發展,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在中國向南對外開放的版圖上,磨憨恰似一把鎖鑰,襟連昆明、萬象、曼谷三大都會。滇中腹地昆明與“國門明珠”磨憨深情牽手,以中老鐵路為媒,不斷跑出加速度,一場改寫區域發展格局的變革正悄然進行。

盛夏時節,當熱浪席捲大江南北,昆明仍保持著令人舒爽的清涼。走進位於滇池南岸的雲南騰俊國際陸港公鐵物流中心,到處瀰漫著濃郁的榴蓮味道。

被譽為“水果之王”的榴蓮有著綿密的果肉和豐富的口感,受到眾多消費者喜愛。一段時間以來,有關榴蓮的話題持續“高溫”,“榴蓮盲盒”“榴蓮自由”“榴蓮降價”等頻頻登上網路熱搜榜。記者發現,榴蓮價格持續下降,一定程度得益於中老鐵路持續釋放的“黃金通道”效應。

“作為中老鐵路進入昆明的第一站,雲南騰俊國際陸港鐵路專用線與公共場站無縫銜接,榴蓮到達的第一時間即可迅速組織提櫃與驗果,保障榴蓮‘零待時’。”雲南騰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騰晉物流)行政總監周寒説。

周寒介紹,通過用好“中老鐵路+磨憨磨丁+N個境內外物流樞紐”這一開放組合,雲南騰俊國際陸港充分發揮多式聯運優勢,並利用自身在設備、服務與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特長,確保榴蓮全程運輸“鎖鮮”。

沿著中老鐵路一路南下,距昆明700多公里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動臘縣磨憨鎮,也駛入了發展“快車道”。

南坡國際産能合作區建設如火如荼,邊民互市市場、政務服務中心等項目相繼投用……中老鐵路開通後,人流、物流在此快速集聚。自2022年4月昆明全面託管磨憨以來,這座邊陲小鎮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正發展成為雲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支點。

記者走進磨憨鐵路口岸綜合性指定監管場地發現,滿載榴蓮的冷鏈集裝箱正等待“智慧通關”。“通過多部門協作,我們利用鐵路數據平臺提前傳輸資訊,推動海關實施‘全國通關一體化’措施,通關時間從48小時縮短至5小時。”磨憨火車站副站長周正誠説。

正是這種“與時間賽跑”的勁頭,讓磨憨站發展成為跨境貨運量增長最快的鐵路口岸之一。截至目前,磨憨站單日跨境貨運列車從開通初期的2列增至20列,運輸商品種類從500種擴展至3000多種,跨境貨物運輸量達到1329萬噸。

在磨憨街頭,國際貨運卡車和與之相關的報關企業雲集,隨處可見操著不同方言和各國語言的客商。西雙版納正榮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顯舟在磨憨從事跨境物流業務多年,他的公司通過中老鐵路進出口的報關商品涵蓋橡膠、電子産品等13類。

“中老鐵路開通後,公司業務量提升40%左右,通關時間節省近50%。隨著磨憨持續優化監管措施、完善口岸功能、強化內外聯動、服務新業態發展,中老鐵路跨境運輸效率進一步提升,未來通關時間有望再壓縮。”張顯舟説。

寮國萬象:中老鐵路帶動陸港産興業旺

中老鐵路開通後,寮國結束了沒有出海口的歷史,由“陸鎖國”變為“陸聯國”。這條鐵路如同一條流動的血脈,為當地發展增添新動力,更多互聯互通共建共贏的故事正在書寫中。

7月的寮國萬象,白天沒有燥熱之感,每晚準時降臨的大雨,仿佛是大自然給予這座城市的獨特饋贈。在這裡,生活節奏放慢,人們自有一種悠然自得的鬆弛感。

安逸的人群中,雲南騰俊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部寮國辦事處主任張欽潤顯得與眾不同,她的手機總是響個不停:聯繫客戶,定櫃子,確定運價,協調各種事宜。

“寮國人的‘慢’,有時候不是選擇,更多的是基礎設施落後逼出來的無奈。寮國只有1條高速公路——中老高速公路萬象至萬榮段,北部地區缺少高等級公路。每年5月至9月雨季,寮國時常發生山洪等地質災害,北部公路中斷時有發生。”張欽潤説。

張欽潤告訴記者,一櫃榴蓮的貨值,大約為80萬元人民幣,最看重時效性。在寮國公路基礎設施薄弱的情況下,中老鐵路定點、定線、定時、定價和“一站直達”的優勢非常明顯。今年以來,越來越多泰國客戶選擇中老鐵路運輸榴蓮,就是看中它的高效和安全。

在萬象的“心臟”地帶,一座現代化國際陸港與中老鐵路並肩發展——寮國塔納楞國際陸港正悄然崛起。這座佔地5730畝、總投資達7.27億美元的國際陸港,不僅是中老標準軌鐵路與老泰米軌鐵路的交會點,更承載著寮國對外貿易的重要使命。

2022年5月,寮國塔納楞國際陸港和雲南騰俊國際陸港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依託國際陸港代碼互認機制,積極探索創新國際多式聯運發展模式,推動中國與南亞東南亞資源整合和規則對接,助力中老泰貿易增長。

“巨龍”飛馳,活力迸發。中老鐵路不僅有極強的帶貨能力,還有力促進沿線各類産業擴能升級。從萬象市中心往東北方向,記者一行開車行駛大約30分鐘來到賽色塔綜合開發區,在這裡,説中文就可以完成考察、入駐等一系列“出海”工作。

據了解,截至2024年10月,在賽色塔綜合開發區,已有中國、泰國、新加坡等9個國家的154家企業入駐,年産值超過20億美元;累計完成投資23億美元,為當地提供了約8000個就業崗位。

“我們借助中國先進設備,結合傳統手工工藝,把當地的優質沉香原料變身香薰、精油等産品,出口到國際市場。”園區企業SK沉香生物科技(寮國)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博告訴記者,在中老鐵路助力下,越來越多寮國優質産品走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貨運業紅紅火火發展的同時,中老鐵路還有力拉動了寮國農業發展。今年6月,“雲南號”國際貨運列車搭載首批90噸寮國芒果從萬象出發,不到50小時便抵達昆明。

“這批芒果經中老鐵路到達昆明,再轉運到湖南、山東等地上市,反響很好,已有不少國內水果商要來寮國實地考察,這讓我對未來市場充滿了期待。”寮國古豐農業獨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葉耀前的喜悅溢於言表。

為便利寮國農副産品出口中國,作為中老鐵路寮國段的運營主體——老中鐵路有限公司也使出全力,要求各貨運車站秉持“優先審批、優先運輸”原則,對寮國輸華的農副産品啟動保運保暢“綠色通道”,做到有請必裝、有貨必發、能運盡運。

泰國曼谷:鮮菜更豐富水果更好賣

今年是中國與泰國建立外交關係50週年暨“中泰友誼金色50年”,中老鐵路的“黃金效應”將更加凸顯,它不僅為中泰貿易往來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運輸通道,還將在跨境貿易升級、物流效率提升、區域經濟聯動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泰國的熱帶氣候孕育了豐富的熱帶水果。在曼谷,20泰銖(按採訪時匯率算不到5元人民幣)1公斤的山竹,加上隨處可通過微信、支付寶支付,讓記者切身感受到“水果自由”。

長期以來,中國是泰國水果最主要的消費市場,以榴蓮為例,今年前6個月,泰國出口中國的榴蓮已達到45.56萬噸,價值約合人民幣120.67億元。進入7月,泰國南部榴蓮産區進入豐收期,一批批“金枕頭”又“乘坐”中老鐵路進入中國。

總部位於曼谷的博晨2014有限公司從事榴蓮運輸多年。該公司總經理杜玉燕告訴記者,東南亞國家多雨,且交通基礎設施薄弱,榴蓮走公路易受天氣影響。由於對時效和溫控要求高,榴蓮運輸在公路和鐵路運力可滿足的情況下,幾乎不考慮走海路。中老鐵路開通後,她的公司有10%至15%的榴蓮採用公鐵聯運的方式,通過中老鐵路進入中國市場。泰國榴蓮經中老鐵路運抵昆明僅需3天至4天,不僅提升了運輸效率,還直接降低了成本。

5時剛過,河北首衡高碑店國際農産品交易中心已是人頭攢動。河北小寶哥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元超介紹,以往該公司銷售的泰國榴蓮,一般是從泰國通過公路運輸到越南,再經廣西壯族自治區友誼關口岸入境。現在,越來越多的榴蓮通過中老鐵路,經磨憨口岸入境,“多種運輸方式並舉,保障每天都有新鮮榴蓮運到市場。”

一顆小小的榴蓮,見證了中老鐵路為中泰兩國帶來的發展新機遇。如今,這條雙向貿易通道,也將雲南的大白菜、西蘭花等新鮮蔬菜,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泰國居民的餐桌。

“我們公司出口蔬菜的目的地以泰國為主,有西蘭花、大白菜、辣椒等十多個品種。相比公路運輸,公鐵聯運具有運費更省、時效更穩定、溫度更好調控等優勢,運輸過程更放心。”昆明俊發蔬菜加工有限公司總經理阮林説,中老鐵路開通後,她選擇騰晉物流作為承運方,通過“一單到底”“一箱直達”方式,蔬菜從昆明到曼谷只需要3天。

在曼谷城郊,伴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車流,記者走進一個大型批發市場——曼谷達拉泰批發市場。這是一個佔地3000畝、擁有3500家商戶、24小時營業的巨大市場,在蔬菜銷售區,來自中國的西蘭花、青椒、蘑菇等各類新鮮蔬菜琳瑯滿目。中國蔬菜運抵該市場後,通過商販送往當地餐館、商超,當天下午就能擺上曼谷市民餐桌。

助力雲南農業企業“走出去”,已成為雲南騰俊國際陸港的新使命。“依託中老鐵路,我們為雲南優質蔬菜開闢了一條高效的出口路徑,從昆明到曼谷,運輸成本降低了30%,運輸效率提升了40%。”周寒説。

中國—東盟:銜接更緊密 區域發展充滿想像空間

中老鐵路自開通以來貨物運輸呈現強勁增長態勢,充分彰顯了這條“黃金通道”的強勁動力和巨大潛力。隨著中泰鐵路加快建設,與中老鐵路逐步銜接,將更有力推進中老泰聯通發展構想,也為中國與東盟國家實現“無縫聯結”帶來無限想像空間。

“發車!”

7月4日,在雲南騰俊國際陸港多式聯運公鐵物流中心,隨著一聲指令,滿載蔬菜、化肥、飼料等雲南特色商品的“鄭和號”海公鐵國際多式聯運班列鳴笛啟航,沿著“一帶一路”南向國際陸海大通道,續寫新時代的“海上絲綢之路”。

據悉,“鄭和號”從鄭和故里昆明晉寧出發,沿中老鐵路直抵萬象,至此分為三條線路:一是換乘泰國鐵路,到達泰國北標府。二是換乘泰國公路,運至泰國林查班港,通過海運到達新加坡。三是換乘泰國公路,運至泰國拉廊港,通過海運抵達緬甸仰光港,最終到達孟加拉國吉大港。

“‘鄭和號’不僅是一次海公鐵國際多式聯運的創新實踐,也是雲南産品融入全球供應鏈的絕佳機遇。”騰晉物流總經理湯恒表示,“鄭和號”依託中老鐵路,助力加速打通南向國際陸海大通道,讓高原物産跨越山海,駛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助力雲南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騰晉物流將依託昆明國際化肥交易集散中心、國際果蔬交易分撥中心等平臺為“鄭和號”的常態化開行提供堅實支撐。

記者觀察發現,中老鐵路的成功實踐,不僅在於打通了中國西南地區的一條“出海口”,其“黃金效應”正帶動周邊國家掀起新一波發展熱潮,對加快中泰鐵路建設發揮了良好示範作用。

今年2月,中泰兩國發表聯合聲明,雙方認為加強互聯互通是地區經濟一體化和共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雙方同意共同加快中泰鐵路一期工程建設,儘快確定二期合作模式,爭取儘早啟動二期工程。

“隨著中泰鐵路建設持續推進,泰國有望成為泛亞鐵路的中心,將東盟與中國的14億人口相連接,形成超過20億人口的大市場,這不僅有助於加快推進中國—東盟經濟走廊建設,還為區域合作帶來了發展新機遇。”中遠海運集運(泰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沙興國説。

沙興國表示,依託中老鐵路、中泰鐵路,中遠海運集運(泰國)有限公司將加快構建航運、物流、港口三位一體的供應鏈服務生態,以維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為己任,努力在全球打造卓著的中國航運品牌,為暢通中國和東盟國家經濟運作貢獻“中國航運力量”。

今年是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10週年。隨著中泰鐵路加快建設,與中老鐵路“黃金通道”逐步銜接,一系列高品質合作將為中國—東盟實現“無縫聯結”帶來無限想像空間。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