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8月10日繼續發佈暴雨黃色預警,交通運輸部維持強降雨三級防禦響應。10日上午,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同志調度江蘇、安徽、河南、湖北、四川、重慶、陜西、甘肅、貴州、雲南、黑龍江、內蒙古、上海、湖南省(區、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堅持調度跟著預報預警走,落實落細主動防禦措施,通過有力有效的防範應對舉措減少強降雨等極端天氣對交通運輸造成的影響。
交通運輸部要求,強化公路領域“響應、巡查、管控”,嚴防次生災害發生,加強會商研判,及時採取管控措施,特別是對夜間山區紅色預警路段要把關、停作為重點防禦措施,做到應停盡停、應關盡關、應撤盡撤。要全力保障內河水運安全,密切關注連續強降雨帶來的影響,嚴格落實內河通航水域船舶禁限航管理制度。要切實做好城市交通防汛工作,遇短時特大暴雨等極端天氣,特別是紅色、橙色氣象預警影響範圍內的城市軌道交通、城市公共汽電車等城市公共交通,不具備安全運作條件時要堅決停運。要認真落實值班值守工作要求,遇突發事件時及時報送資訊。
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強化主動防禦,經研判及時對鄭少高速公路西南站至新密站、商登高速公路黃帝宮站至古城縣衙站,實施禁止所有車輛上站措施,對週口境內商南、寧洛、大廣高速公路17個收費站實施分車型管控措施。
重慶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嚴格執行強降雨防禦響應指南,細化落實強降雨天氣各預警等級下所對應的具體防禦響應措施。9日以來,對重點受影響區縣實施臨災叫應,做到有叫有應。密切關注上游地區降雨情況,加強應急避險停泊水域及港口碼頭生産調度。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健全汛期強降雨防範應對“五有”工作機制,細化完善預警叫應流程,明確行動措施,強化跟蹤反饋,形成“有預警、有叫應、有行動、有反饋、有核實”的工作閉環;派出督查組深入全省9個市(州)開展督查檢查,層層傳導壓力,堅決守牢交通運輸安全底線。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強化主動防禦,全面掌握重點區域降雨影響情況,對預警區域內的地質複雜路段、橋梁、隧道、邊坡持續開展巡查排查,確保路網運作安全;加密承德、保定、張家口、石家莊等降雨疊加地區巡查頻次,防止因山體雨水飽和、路基含水率高引發的坍塌風險。
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採用“養護巡查、路管巡查、視頻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密巡查頻次;以一線交警、路段管理人員為“最小作戰單元”,賦予現場決策處置權。巡查中一旦發現積水超過20釐米,果斷採取關停等管制措施,攔停車輛並在現場盯守,避免車輛駛入危險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