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月8日從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簡稱“長航局”)獲悉,今年1—7月,長江幹線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預計23.4億噸,同比增長4.8%,展現出長江黃金水道強勁的發展活力。
數據顯示,今年1—7月,三峽樞紐通過量9858.4萬噸,同比增長15.3%;長江引航中心引領船舶3.5萬艘次,同比增長2.4%;遊輪客運量514.4萬人,同比增長5.3%,長江航運運輸生産穩中有進。長江幹線統一航行規則,航道通航尺度保證率達100%,水深利用率提高10%,長江水系電子航道圖覆蓋5606公里,長江黃金水道支撐沿江經濟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
同時,智慧長江持續升級,數字賦能成果豐碩。“信用長江”資訊系統2.0版上線,註冊用戶達26萬;與蘇、皖、渝等地建立共用協作機制,推動跨區域信用治理“一張網”。已建成運作長江新鏈、長江航運數據中心,新一代北斗船載智慧終端推廣應用,航運基礎設施和行業數據實現全面整合。“長江e+”總點擊量超1.8億次,建成運作“長江船舶運力更新服務系統”,提供船舶報廢更新全流程、一站式服務;實施更貼近民生實事10項措施,推行“新三樣”出海直通車服務。
長航局持續推進綠色轉型發展,制定深入推進長江航運綠色發展指導意見,推動出臺5項綠色船舶行業標準,統籌推進綜合補能站點規劃建設。並且,高效運作岸電、洗艙監管與服務資訊系統,新建並試運作“長江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監控與服務”“長江船舶補能加注監管與服務”資訊系統,今年1—7月,長江經濟帶船舶靠港使用岸電12862.8萬kWh,同比增長22%,船舶岸電使用實現常態化。
長航局局長劉亮表示,圍繞打造長江全流域黃金水道、建設交通強國內河航運樣板目標,長航局將實施“長江天眼”“長江新鏈”“長江圖鏈”“長江數鏈”“長江物鏈”“長江e+”等“六個長江”工程,在智慧長江建設的基礎上,實現監管全方位、信號全覆蓋、航行全無憂、數據全匯集、物流全暢達、服務全行業,把長江航運建設成為安全韌性戰略通道、經濟高效物流通道和綠色低碳生態通道,為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強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