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要聞

四川高原山區路網補白提質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5-08-19 08:43:41

蜀道之難,自古為嘆。如今,一條條公路縱橫巴蜀大地,破解山區之困。

2020年10月,交通運輸部批復四川省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明確高原山區公路建設創新等試點任務,要求在構建暢通安全的公路網、建立銜接順暢的樞紐集疏運體系、探索多元化可持續的投融資模式和加強高原山區工程技術標準規範研究4個方面進行試點研究。

在崇山峻嶺中穿行、克服高寒缺氧等難題,從馬爾康雪域到稻城亞丁、從色達草原到瀘沽湖畔,四川省公路部門一點點求證、一步步探索,以破解“蜀道難”的勇毅、“敢為天下先”的創新實踐,突破橫斷山脈、雪域高原的地理約束,探索發展路徑。

“小交通量”的蜀道實踐

高原山區,地廣人稀,經濟“脈搏”卻需精準觸達。

2021年8月,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制定《四川省高原山區高速公路建設創新研究工作方案》,要求圍繞高原山區高速公路建設標準等內容開展研究。2022年9月,四川省政府印發《支援高速公路加快建設若干政策》,明確針對高原山區交通量小、建設難度大、經濟效益差的特點,因地制宜探索制定高原山區高速公路地方標準。2024年8月,《四川高原山區小交通量高速公路技術規範指導意見(試行)》(簡稱《指導意見》)出臺實施,重新定義“小交通量”高速公路如何建。

“《指導意見》的印發首先界定了四川高原山區小交通量高速公路的範圍,對深化建設等級分類及建設分區、強化運作速度檢驗、細化路線指標選定都給出了明確指導。”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建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爐霍至康定新都橋(爐霍至八美段)高原山區小交通量高速公路項目率先試水:路基寬度因地制宜“瘦身”,縱斷面指標放寬但運作速度嚴格校驗,互通立交從“層層堆疊”變為“簡約互通”,服務區從大而全轉向集約化……路線縱坡優化59.1公里,總投資壓減6%—10%,數據印證成效——這是四川用“繡花功夫”破解全國通用標準與高原實際脫節難題的生動注腳。

“小”的是體量,“大”的是理念。目前,爐霍至康定新都橋高速公路正加快推動各項開工準備工作,後續試點項目黑水至刷經寺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正加快開展。。一條條“小交通量”通道的探索建設,將助力四川推動高原地區、複雜山區高速公路可持續發展。

普通國省道“換道超車”

在遠景年交通量低、地形條件複雜的多重因素影響下,四川的高速公路暫難實現全覆蓋,如何讓現有路網“跑”出高效率?四川交通運輸部門把答案寫在548國道色達縣色柯至翁達段改建工程的穩步推進中。

這條全長81.2公里的二級公路改擴建完成後,路線里程縮短5%,全線平均運作時速由55公里提升至67公里,最高運作時速可達80公里。秘訣在於“高速化”改造:通過增設視距臺、超車車道、彎道視距螢幕等措施,減少縱向干擾;採取繞避場鎮、增設牧道專用通道、設可逾越邊溝和可返回邊溝、提高路側凈區寬度等措施,減少橫向干擾;同步設置橋隧結構物繞避大型地質災害,進而提高公路韌性能力,限速論證進一步科學驗證平衡安全與效率。

作為四川省首個高原山區普通國省道運作“高速化”技術體系試點,既是重要任務,更要論證重要方法。

為科學探索高原山區普通國省道“高速化”運作實施路徑,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聯合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在全省開展高原山區普通國省幹線公路限速優化調整工作,通過建立全週期全鏈條協同機制,確保工程提速後的行車安全。

如今,伴隨著548國道色達縣色柯至翁達段改建工程霍西隧道等控制性工程的順利完成,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編制的《高原山區普通國省道“高速化”工程技術指導意見》已現雛形,以局部提質實現“高速”通行的“蜀道方案”逐步開花。

227國道理塘至亞丁段、318國道新都橋段、帕姆林村至雅江縣城東等多個“高速化”項目已通過安全評估,一條條普通國省道正通過“微創手術”脫胎換骨。

“四新”引領補齊留白

自主研發的原生草甸精準移植技術,實現69萬平方米草甸“剝離—養護—回鋪”全流程標準化作業,草甸移植利用率達100%、存活率85%;應用瀝青路面面層抗紫外老化技術,讓路面使用壽命提升20%以上……高原山區,久馬高速公路的建設團隊書寫了從0到1的突破,而從1到10的生動實踐也將在川西溝壑中鋪展開來。

351國道夾金山隧道,在國內普通國省幹線公路建設中首次使用TBM(全斷面掘進機)施工,相比于傳統鑽爆法,縮短工期約1.5年,為工期緊張、地形複雜、高原缺氧等多重條件影響下的普通公路建設給出了參考答案。

四川省交通運輸部門聚焦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三州的路網短板,進一步完善佈局,構建暢通安全的高原山區公路網。

“十四五”以來,甘孜州、阿壩州新增阿壩、九寨溝兩個縣通高速公路;截至2024年年底,兩州普通國道三級及以上公路佔95.3%,普通省道三級及以上公路佔82.8%,均高於全省平均水準;得益於“高速化”改造,甘孜州的松茸出山只需半日……從“走得了”到“走得好”,條條大道正在川西高原的群山間鋪陳開來,向著“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未來延伸。

路在腳下,行將致遠。伴隨著《“織密三州網”路網填白提質行動2025年工作方案》的出臺,以“通道補留白、網路補短板、樞紐補缺失”為導向,四川聚焦三州地區不同的短板弱項精準發力,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蓄勢待發。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