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要聞

港口對沿海區域GDP貢獻率居全國首位 福建港口流量拉動經濟增量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5-08-20 08:34:54

盛暑的福建廈門港海天碼頭,“地中海阿努莎三號”貨輪鳴笛啟航,滿載“中國製造”經“絲路海運”航線出口海外。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以“絲路海運”命名的集裝箱航線累計開行突破2萬艘次,密集高效的航線網路與便捷物流通道,深受全球外貿企業信賴。

萬噸級深水泊位、貨通全球的航線網路,為八閩大地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注入澎湃動能。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等單位近日發佈的《2024年度中國海港城市港口經濟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福建沿海地區港口經濟增加值達到7568億元,對福建沿海區域GDP貢獻率達15.3%,貢獻率居全國首位。

電商快線升級 支撐外貿經濟

晨光初起,伴隨著悠長的汽笛聲,“中谷長沙”輪緩緩靠泊廈門港海潤碼頭,標誌著廈門港首條直航印度蒙德拉港的全新航線正式啟航,成為今年福建省新開通的第8條東南亞航線。

面對航運聯盟重組等因素對港航和外貿帶來的嚴峻挑戰,福建轉變港口發展思路,積極優化、拓展東南亞航線佈局,為港口和産業經濟發展打開新路徑。今年6月,“絲路海運”電商快線迎來迭代升級,廈門至東南亞“絲路海運”跨境電商快速通道首批整合27條直航航線,覆蓋5個國家、10個港口,實現對新加坡、泰國等國家港口的“點對點”直航覆蓋。

目前,福建全省港口已開通東南亞航線65條,為加強與周邊國家經濟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港口物流支撐。“絲路海運”電商快線開通3年來,集裝箱吞吐量超10萬標箱,成為我國與東南亞跨境貿易往來的“黃金通道”。

今年上半年,福建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3.7億噸,其中集裝箱874.9萬標箱。港通貨暢,進出口貿易加速發展,上半年,福建省加工貿易進出口1145.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4%。

服務精準匹配 賦能産業發展

今年6月,裝載3.6萬噸南非精粉的“順航發展”輪,從福州港可門作業區駛向江蘇蘇州港太倉萬方碼頭,標誌著福州港與蘇州港攜手打造的鐵礦石“兩港一航”水水轉机“海進江”業務正式落地。此前,福建港口集團與江蘇港口集團簽署全面合作協議,為跨區域港口資源整合與協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福建充分發揮港口資源優勢,打造內陸地區貨物進出口便捷通道,促進沿線城市資源互補、分工協作,“物流+貿易+産業”聯動。

“我們將圍繞服務對外開放、服務産業騰飛、服務區域經濟發展,進一步打造服務中西部、‘海絲’‘陸絲’無縫銜接的現代化東南沿海港口群。”福建省港航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于銳星表示。

高效的能源保障是臨港産業的基礎支撐,精準的港口服務是臨港經濟發展的“超級密碼”。今年6月,巴拿馬籍“虎鯨”輪裝載著青拓集團自主研發的34輛新能源重卡,從福州港白馬港區灣塢作業區前往印度尼西亞,這是青拓集團首次通過自有碼頭出口新能源重卡。

青拓集團副總裁周玉泉表示,首航作業過程中,福州港全流程精心指導,自有碼頭直接出口新能源重卡,為企業打開“私家通道”,未來還有更多産品通過這條通道走向世界。

産業需要什麼,港口就匹配什麼;企業的呼聲在哪,港口服務就跟進到哪。正是這樣的服務思維,讓福建“新三樣”出口走得更快、更穩。今年上半年,福建省機電産品出口2594.6億元,佔同期福建省外貿出口總值的46%。其中,鋰離子蓄電池、船舶、汽車出口同比分別增長25.4%、35.1%、32.4%。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