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要聞

滬蘇浙皖試點非現場治超協同處置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5-08-27 07:50:56

“真方便!不用專門跑一趟上海,線上就能把案子處理完,免去了異地奔波的麻煩,為我們企業節省了時間和經濟成本。”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福運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通過視頻方式完成了身份核驗、證據確認、文書籤署等全部環節,順利辦結了車輛異地超限違法案件。

近年來,貨車跨省超限運輸的現象屢禁不止,外地違法企業不配合調查處理,本市交通執法部門缺乏相應的制約手段等都是難點問題。一線執法人員坦言,企業資訊更新不夠及時,導致執法部門難以獲取違規貨車駕駛員的具體聯繫方式、地址等關鍵資訊;異地處罰通知書下達後,違規駕駛員需返回車籍地向監管部門繳納罰款……跨省辦理使得案件處理效率低,既影響執法的權威性和時效性,也增加了企業負擔。

今年6月,長三角區域交通運輸聯合執法監管工作聯席會議(籌備會)在浙江嘉興召開,一場由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執法總隊&&、覆蓋滬蘇浙皖的非現場治超案件協同處置試點正式啟動。從資訊互通到證據互認,從異地處罰到閉環管理,跨省治超執法更高效,困擾運輸企業和駕駛員的異地處理難題也得以解決。

五項共識打通跨省治超“梗阻”

今年7月以來,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執法總隊先後聯合浙江嘉興、安徽蚌埠和亳州、江蘇連雲港交通執法部門召開對接會,就如何處置當地企業在滬超限運輸案件進行深入研討。最終,五地交通執法部門初步形成五項協同共識,打通跨省治超的“梗阻”。

三省一市交通執法部門提出深化資訊互通,推動企業資訊與執法數據互聯共用,研究制定非現場治超案件證據互認的標準化操作流程;發揮車籍地執法優勢,委託當地交通執法機構製作送達地址確認書、收集當事人相關資訊材料;試點跨省異地處罰,本地道路運輸企業對其車輛在外省市非現場超限數據確認無異議的,可以申請由車籍所在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處罰;對當事人不配合調查詢問、不履行處罰決定的,根據相關規定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確保案件形成閉環。

目前,五地交通執法部門已對近一年來183起在滬非現場超限運輸案件開展調查處理,已作出行政處罰決定49起。

“從聯合執法到協同處置,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各地將共同探索完善執法模式,形成執法合力。”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執法總隊總隊長王建軍表示,今年年底前,將嘗試依託“隨申辦”系統,逐步完善非現場超限運輸案件全程網上辦功能,切實為企業減負。

視頻連線全過程“零跑腿”處理

“以往我們收到處罰通知書,還要回到當地的交通執法部門接受處理,一來一回至少一天,很不方便。”前期,交通執法部門分別約談了高頻違法企業,連雲港仁慶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道出了很多同行的心聲。

針對企業訴求,三省一市交通執法部門推出便民舉措:對案件事實清楚、證據認定無異議的當事人,可試點申請選擇由車籍所在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處罰或者由上海交通執法部門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開展全過程處理,免去異地奔波的麻煩。

6月26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執法總隊接到13起與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紅鼎物流有限公司相關的超限運輸案件。該公司所屬車輛常年在外經營,難以直接聯繫到實際違法者,執法總隊迅速與懷遠縣交通執法部門取得聯繫,通過兩地協同,與違法企業面對面溝通以案釋法,督促其接受處理,最終所有案件均順利辦結。

“目前,長三角區域聯合執法初顯成效。在無法直接聯繫違法企業時,通過與所屬地區執法機構的聯動,確保案件處理不中斷。”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執法總隊二十三大隊副大隊長徐民介紹。

下一步,上海將繼續深化與蘇浙皖交通執法部門的聯動,以典型案例為突破口,打通執法堵點,總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不斷完善長三角區域非現場治超協同處置機制。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