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迎來建立45週年。當日清晨,一架深圳航空波音飛機在完成一系列驗證科目後,平穩降落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標誌著深圳機場三跑道真機試飛工作完成,為年內投用奠定基礎。此前,深圳機場T2航站區、北貨運區及綜合配套工程開工,建成後機場規模體量、保障能力、運作效率、發展空間將實現多重躍升。
深圳機場三跑道項目位於二跑道和沿江高速公路之間,長3600米、寬45米,飛行區按照最高等級4F級建設,能滿足各類大型客機的起降需求。8月以來,深圳機場聯合有關單位,在短時間內連續完成校飛、模擬機驗證等節點性工作。
T2航站區為省、市重大項目,位於一跑道和二跑道之間,建成後將與T3航站區、衛星廳共同組成深圳機場中央航站區。項目設計年旅客吞吐量3100萬人次,將建設40萬平方米的T2航廈主體功能區、53個站坪機位,同步配套3萬平方米的軌道換乘中心、3萬平方米的地面交通中心、14.35萬平方米的停車樓。
T2航廈建成後,將與穗莞深城際鐵路、深圳地鐵11號線和20號線等軌道交通銜接,對內通過捷運系統高效通達T3航廈、衛星廳等區域,旅客不僅可以無縫完成空鐵聯運、陸空銜接,還能高效便捷地在不同航廈之間實現擺渡。
作為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的主力軍,深圳機場全力打通航空物流大通道,全貨機航點數量達到63個,遍及五大洲。北貨運區項目建成投用後將與T2航站區形成配套,新增航空貨郵保障能力有望超過180萬噸,為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製造、跨境電商、生鮮冷鏈等産業提供更強大的物流支撐,助力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佔據更核心的位置。
在城市經濟活力的帶動下,深圳機場去年客流量首次突破6000萬人次;今年1月至7月,旅客吞吐量約3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約116萬噸,創開航以來同期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