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要聞

福建規劃“六廊十一環多支”8400公里旅遊公路 路上風景變“美麗經濟”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5-10-28 08:38:10

九曲縹碧,層林漸染。251公里的環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如遠山墨黛蜿蜒向前,“山環水來水繞山”的旖旎畫卷、“碧水丹山”的絕美景觀,吸引八方遊客紛至遝來。

金灘碧浪間白鷗逐帆,228國道福建濱海風景道首批75公里品牌標識系統嶄新亮相,成為自駕愛好者心馳神往的“濱海走廊”。

近日,經福建省政府批准,福建省交通運輸廳聯合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福建省旅遊公路發展規劃(2025—2035年)》(簡稱《規劃》),提出以機場、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綜合立體交通網路為支撐,加快打造由主線、環線、支線構成的旅遊公路網,形成總規模約8400公里的“六廊十一環多支”旅遊公路總體佈局,推動交通運輸與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創建8個閩道主題

“六廊十一環多支”旅遊公路總體佈局包括228國道濱海風景道在內的6條旅遊廊道,武夷山雙世遺環線、閩西紅色環線、客家土樓環線等11條特色旅遊環線和多條精品旅遊支線。

10年間,福建計劃創建8個閩道主題,打造20個旅遊公路精品縣,推出4000公里以上亮點旅遊公路,構築約1.4萬公里“通景、鏈景、融景”的旅遊公路網,進一步加強普通公路與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的銜接融合,打造“快進慢遊”旅遊公路體系。

為加快內聯外通,《規劃》提出在省際設置25個高速公路介面,讓來自浙江、江西、廣東等地遊客快速入閩,依託“六縱十橫二聯多支”高速公路網,實現95%的4A級及以上景區30分鐘內上高速公路、100%的3A級及以上景區1小時內上高速公路。

福建將完善福鼎、屏南、連城等12處區域型旅遊交通樞紐,以武夷山、福建土樓、泰寧丹霞等世界遺産地以及5A級景區所在的縣(市、區)為主要節點,加強鐵路、機場和城市中心場站等綜合客運樞紐建設,提升旅遊交通服務水準和集散效率。

4A級及以上景區旅遊公路全覆蓋

立足“山海一體、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人文稟賦和“海絲核心區”戰略定位,《規劃》按照“道路即風景”理念,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從單純的通行功能向與旅遊、生態、文化、産業等深度融合轉變。

“六廊十一環多支”的旅遊公路建成後,將實現福建省所有4A級及以上旅遊景區全覆蓋,連接78個縣級行政單元、469個鄉鎮節點、52個火車站、48個旅遊客運碼頭、81個省級及以上經濟開發區,發揮“交通+”優勢,促進交通與沿線特色産業、旅遊資源、景觀文化深度融合,有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福建將積極推動“旅遊公路”向“公路旅遊”轉變,科學設置服務區、停車區及其配套設施等,引導完善標識標牌和資訊平臺建設,加強路域環境整治和景觀風貌提升,以旅遊公路建設帶動全省普通公路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近年來,福建省創新實施“兩通工程”,打開高速公路服務區後通道,讓高速公路服務區成為連接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轉机站”,共用休憩、餐飲、購物等全方位服務。其中,寧德林厝服務區結合畬族文化打造交旅融合點,周邊猴盾畬族村每人平均年收入從1.5萬元增長至2.8萬元。

《規劃》將這一創新舉措納入其中,要求利用高速公路服務區,拓展旅遊諮詢、居住接待和購物娛樂等功能,並提出加快完善旅遊交通樞紐、房車營地、露營點、慢行系統、電動汽車充(換)電等基礎設施,促進交通設施與旅遊資源深度融合。

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和各地市建立協同推進機制,早日將“路上風景”變為帶動區域發展的“美麗經濟”,為群眾鋪就一條條通往“詩和遠方”的幸福之路。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