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要聞

杭州灣“C形黃金走廊”流淌新機遇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5-11-18 08:58:16

從東海之濱,到錢塘江畔,從杭嘉湖平原,到浙西南山區,長虹臥波架通途、高鐵跨海任飛馳的場景比比皆是。而在杭州灣,一道氣勢恢宏的“C形交通大走廊”正逐漸成形。這不僅是地理的紐帶,更是長三角南翼一條流淌著高品質發展機遇的“黃金經濟廊道”。

不斷延伸的路網,持續拉近的時空,是浙江交通集團為區域發展注動能添活力的接續印證。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至今年10月底,浙江交通集團累計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3850.67億元,較“十三五”增長超三成。

重繪長三角南翼“時空版圖”

面朝蔚藍,向灣圖強。浙江明確提出要著力塑造引領未來的新增長極。環杭州灣區域,匯聚了浙江最密集的産業群與最活躍的創新因子。

在這盤關乎未來的戰略大棋局上,浙江交通集團作為全省交通建設發展的主力軍,持續加快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十四五”以來,杭州灣區域鐵路、公路建設規模全省領先。湖杭、杭溫、滬蘇湖等高鐵相繼通車,杭紹甬高速公路杭紹段、杭甬復線寧波一期、錢江通道北接線、杭海城際鐵路等都市圈“血脈”加快打通,讓這裡躍升為浙江省交通網路最密集、運作效率最高的區域。

更為矚目的是,一道橫跨海灣的“鋼鐵彩虹”正逐漸顯形。通蘇嘉甬高鐵控制性工程——杭州灣跨海鐵路橋預計2027年年底通車,將徹底結束灣區兩岸“鐵路繞行”的歷史。未來,從寧波乘高鐵直抵上海、蘇州,時間將大幅壓縮,出行幸福感將跨越式提升。

加上不久前開工建設的滬杭高鐵浙江段,跨越海灣、沿岸伸長的超級工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繪長三角南翼的“時空版圖”。

“雙城記”奏響協同發展強音

杭州與寧波,如同杭州灣兩顆璀璨的“雙子星”,因交通的巨變,共振出更為強勁的發展韻律。

隨著杭紹甬高速公路杭紹段、杭甬復線寧波一期等項目通車,一條沿灣南岸鋪展的“黃金走廊”已然成形。它不僅是連接雙城的快車道,更串起了錢塘新區、濱海新區、前灣新區等高能級平臺,激活了整個環灣産業帶的生命力。同時,橫跨錢塘江、杭州灣、甬舟海域的諸多世界級橋梁直連,區域交通網路進一步優化。

如今,杭紹甬高速公路的收官段——杭甬復線寧波三期建設正全速推進。作為寧波舟山港重要的集疏運通道,它未來將與六橫大橋牽手,為“世界第一大港”暢通血脈,助推“空港+海港”兩大樞紐深度融合。

一條條延伸的道路,如同躍動的經濟“動脈”,為杭甬“雙城記”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讓協同發展的旋律愈發激昂。

甬舟一體繪就海上共富新圖景

千島星羅間,長虹臥波處。曾經的舟山,困于海的阻隔;如今的舟山,因橋而興、向海圖強。

“十四五”以來,寧波舟山港主通道建成通車,結束了舟山市岱山縣“孤懸海外”的歷史。跨海橋梁群不僅補齊交通短板,更催生了澎湃的“大橋經濟”。通過舟岱大橋、魚山大橋,舟山綠色石化基地獲得堅實支撐,已累計實現工業産值超萬億元。

與此同時,舟岱大橋將岱山攬入長三角經濟圈,使其連續三年躋身中國工業百強縣,譜寫了“因橋而富”的生動篇章。

更宏大的藍圖正在展開——“十四五”以來,甬舟高速公路復線一期、二期和甬舟鐵路工程相繼開工,未來,與舟山跨海大橋一道構建起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讓舟山與寧波、上海等城市的聯繫更加緊密,海上花園城市必將迎來新的歷史機遇。

超級工程持續刷新紀錄

在這條“C”形黃金走廊上,每一項工程都在挑戰極限,每一項紀錄都彰顯出“交通強省”的硬核實力。

舟山大陸連島高速公路,以74公里成就我國最長跨海高速公路;杭甬復線寧波一期濱海互通,問鼎“亞洲最大海上互通”;杭州灣跨海鐵路橋,成為世界在建長度最長高速鐵路跨海大橋;甬舟復線一期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大橋、世界主塔最高的跨海大橋;甬舟復線二期金塘海底隧道,則以“世界最長海底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隧道”之姿,穿海而行……

這些標誌性工程,不僅是中國工程技術的豐碑,更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堅實腳印。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