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滇川藏三省通衢之地的麗江古城,自古便是“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重鎮。冬日淩晨五點,夜色還未褪去,101路公交駕駛員和師傅已完成車輛檢查工作。“要趕在日出前把遊客送到甘海子,別錯過了‘日照金山’。”他輕聲念叨著,發動車輛駛向古城接客點。
“日照金山”這一納西族傳説中寓意一年好運的勝景,每年吸引著大量遊客慕名而來。
下午6點20分,在麗江火車站廣場前的公交車站,幾輛103路、104路、105路等旅遊專線車已在等候。一趟從昆明開來的動車抵達麗江,這些旅遊專線車將把旅客運送到麗江古城、束河古鎮等景區。
一輛純電動古城快速直通車很快坐滿,駕駛員石路聰開始發車,將依次前往南門街、忠義市場、古城口、古管局、石油公司等麗江古城周邊的站點。“哪怕是淩晨兩三點,我們都有專線車保障他們出行。”
近年來,公共交通不僅便捷了麗江居民和遊客出行,更成為當地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公交+文旅”,正生動詮釋著交通對經濟發展的帶動效應。
11月13日,麗江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高平在2025年“我的公交我的城”主題宣傳活動上表示,近年來,麗江以交通為紐帶,以公交為窗口,積極探索“交通+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持續完善“快進慢遊”交通網路,開通11條特色公交專線,形成了來麗遊客“慢下來、深體驗”的旅遊新格局。
如今便捷的“公交+文旅”模式,源於一次精準破局。2019年夏天,麗江市公共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和文軍站在古城口,看著往來不息的遊客和空蕩蕩的公交站臺,心裏滿是疑惑:“旅遊市場這麼火,為啥公交客流反倒下滑?”連續一週,他帶著團隊蹲點調研,終於摸清癥結:遊客需要的是直達景區、經濟便捷的出行方式,而常規公交線路難以匹配。
“開通101路玉龍雪山專線,就是要提供比包車經濟、比打車環保、比自駕省心的選擇。”和文軍回憶,這條專線收穫遊客如潮好評,印證了文旅專線的巨大潛力。
借此東風,麗江公交加速佈局,11條特色專線陸續開通:通往白沙古鎮的線路探尋納西文化源頭,前往束河古鎮的專線彰顯“茶馬古道”遺風,開往拉市海的專車滿足濕地暢遊願望,形成快慢結合、干支互補的“快進慢遊”交通網路。
線路拓展的同時,服務持續升級。作為火車站至古城專線的老司機,石路聰不僅要安全送達,還得會講景點故事、幫提行李、指引路線。去年國慶,一列動車晚點兩小時,他和同事默契延長接站時間,“遊客一句‘太方便了’,再辛苦都值”。
隨著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工程項目的持續推進,麗江在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促進綠色出行、提升城市形象和帶動城市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新進步。
去年秋天,麗江雪山觀光火車開通,這趟全程約20.7公里的旅程,帶領遊客從熱鬧的古城駛向神秘的雪山,僅需35分鐘,沿途經過白沙古鎮、玉水寨、東巴谷等知名景點,讓您沉浸式體驗“春賞繁花、夏覽翠色、秋觀彩林、冬遇雪韻”的四季美景。
“列車過玉水寨時,左邊能看到雪山倒映在湖裏,右邊是東巴谷的棧道。”站務員小和是一位土生土長的納西族姑娘,她甜美的講解聲伴著窗外的美景,讓遊客們沉醉不已。這列擁有1.9米巨型觀景窗的火車,串聯起白沙古鎮、甘海子等景點,成為“車在景中行,人在畫中游”的絕佳載體,最高單日客流近4000人次。
2023年,麗江市被列為“十四五”時期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工程創建城市。“我們持續優化線網佈局,創新服務模式,精準投放共用單車,與公交站點有效銜接,有力破解了市民和遊客‘最後一公里’出行難題。”麗江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周志堅介紹,1至9月,14%的遊客選擇公交出行,文旅專線營收佔公司總營收的75%。如今,“公交+慢遊”在麗江已成為新時尚。
“十五五”時期如何推動城市公交再上新臺階?對此,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交通與軌道交通研究中心政策標準室副主任杜雲柯表示,“十五五”期間,要強基礎、促發展,保障城市公共交通行業基本盤,確保農村客運和城市交通可持續穩定運作,持續對經營者和一線從業者進行補貼。還要圍繞重點領域加大支援,推動新老業態協同、公交服務提質增效。
在麗江的大街小巷、雪山腳下,繪著“瓦貓”的公交車、氫能大巴、觀光火車穿梭不息。它們不僅是出行工具,更是流動的文化展臺、溫暖的民生紐帶,載著故事與希望,在高原大地上續寫著“公交+文旅”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