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圖片新聞

黃茅海跨海通道打通咽喉要道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3-08-28 08:32:34

圖為黃茅海跨海通道建設現場。

日前,歷時895天的奮戰,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象山隧道雙線順利貫通,徹底打通了全線陸地與海域聯繫的“咽喉要道”,為項目後續路面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跨海段約14公里,設超大斜拉橋2座、隧道2座、互通立交4處。其中,獅山隧道已于2022年8月8日順利貫通。此次貫通的象山隧道地處廣東省臺山市赤溪鎮,右線長1590米、左線長1670米。

“象山隧道為小凈距分離式隧道,地質構造複雜、圍岩穩定性差,最小埋深約2.06米,安全風險極高,是難啃的‘硬骨頭’。”中鐵十二局黃茅海跨海通道T7合同段項目負責人張利濤介紹,“我們引進的三維鐳射斷面掃描器,可對隧道初期支護面進行鐳射3D掃描,進而生成模型與隧道設計圖紙進行對比,準確分析出隧道初期支護面是否超挖或欠挖,及時調整開挖參數。”

通過自主研發的三維鐳射防坍塌掃描器,監測設備可採集隧道內部數據,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自動化處理,實時監測隧道洞身支護結構和圍岩狀態,實現對隧道施工的超前預控和全過程動態管理,有效防範坍塌事故發生。

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總工程師朱超表示:“我們以BIM技術為紐帶,將數字模型與3D圖形處理、GIS地理資訊、視頻監控、物聯網傳感等技術進行融合,利用自動採集到的數據對地質條件、工程預期以及建設過程進行全方位動畫模擬,實現技術交底可視化。”

目前,黃茅海跨海通道海域段兩座主橋的5座主塔已完成封頂,全面進入鋼箱梁吊裝階段,預計2024年年底建成通車。

項目名片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全長約31公里,以跨海橋梁方式連接起廣東珠海和江門,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交通經濟圈”加快形成。象山隧道地處臺山市,是全線陸地與海域聯繫的“咽喉要道”。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