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策解讀 > “有效應對海上突發事件”工作解讀

交通部黃先耀副部長
解讀“有效應對海上突發事件”工作

來源:    2007-12-18 15:27:00

  • 海上應急工作特點:

  一是事故發生時段、區域性較強。冬季寒風大潮、夏季的颱風、春秋季節的大霧,這些都是容易發生海上事故的時候。另外,在我們的管轄水域還有一些特殊的海域也容易出事故,比如説瓊州海峽、渤海灣、長江口水域以及三峽庫區,這些地區船舶密度很大,都是事故易發水域,容易出事。
  二是救助難度大,成本高。因為受自然條件影響,水上救助的難度與危險性遠大於一般的陸上救助。特別是在遇險資訊不明、惡劣天氣、水域複雜情況下,有的時候還在夜間發生,這樣搜救工作不僅時間長、動用力量多,付出成本高,且參與救助的自身危險性也極大。
  三是海上救助時效性強。在茫茫大海上發生事故,遇險人員往往産生恐慌心理,且海水溫度比人體常溫要低很多,特別是在冬季或惡劣氣象情況下,人的耐力、心理素質都將受到極限的挑戰。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有效的救助,人的意志很容易被摧垮,有的船員可能會放棄求生的念頭。因此,海上應急工作是一項生命與時間賽跑的工作。有句話叫“時間就是生命”,爭取了時間就贏得了生命。
  四是海上險情多樣化、複雜化。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對外開放逐步擴大和深化,涉海活動不斷增多,海上險情呈現出多樣化、複雜化的特點,這一切都給海上搜救工作提出新要求、新挑戰。

  • 海上應急工作與其他的應急管理工作的區別:

  海上應急工作是我國應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海上應急工作責任就是保障海上人命、財産安全和海洋環境的保護。對沿海及內河通航水域遇險人員、船舶、航空器提供及時、有效的搜尋救助服務,既是我國政府作為負責任大國履行有關國際公約應盡的義務,也是我們政府部門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實現交通部門“三個服務”理念的具體體現。 

  • 我國應對海上突發事件的能力在國際上的地位: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也是海運大國,近年來,雖然國家在國力允許的條件下,對我國專業救助力量的建設進行了較大的投入,使專業救助力量無論在技術裝備和人員培訓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其他國家相比,我國應對海上突發事件的能力存在的差距:  一是救助船舶老齡化嚴重,航速低、數量不足,特別缺少大風浪條件下實施海上人命救助的大型全天候救助船;救助船也有一個抗風浪能力問題;
      二是海上消防能力相對比較薄弱,及時處置重大災害的能力不足;
      三是應對重大海上溢油事件裝備嚴重不足,難以快速有效處置海上突發的溢油事故。溢油事故處理需要專用的設備,目前這種專用設備我們國家還比較少;
      四是缺少應對水上重大突發事件的搶險打撈船舶和裝備,尤其是水下救助打撈設施落後,能力有限。應該説,這幾年我們國家救助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

 

  • 我國在營救外籍船舶和船員的處理機制:

  中國籍船舶和船員在外國搜救責任區遇險,只要通過有效方式發出報警,國外搜救機構將自行組織搜救。如果直接向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報警,那麼搜救中心將立即與當地搜救機構取得聯繫,協調展開搜救工作,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將及時向國外搜救機構通報涉及中國籍船舶和船員遇險的有關情況,請其組織救援行動,必要時直接與參與救援的船舶建立聯繫,保證救援取得成效。
  外國船舶和船員在我國管轄水域發生海上險情,我國搜救機構將在立即展開救助的同時,及時與相關國家的搜救機構取得聯繫,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協調處置海上險情。在今年5月12日發生在我國管轄水域的因碰撞遇險的南韓籍“金玫瑰”輪,我們第一時間與南韓海洋警察廳取得聯繫,並實施了大規模的救助。3月8日,在天津水域“地中海喬安娜”與“奮威”兩艘外輪發生碰撞,我們對人員和船舶都進行了有效的救助。

  • 我們國家的水上安全形勢:

  根據海事部門統計,今年1—10月份,在港口吞吐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5%的情況下,全國一共發生水上運輸船舶交通事故372件,死亡345人,沉船228艘,經濟損失3.89億元。和去年同期相比,這幾個數字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也就是説水上的船舶量在增加、運輸量在增加,但事故數量在下降。所以總體上水上安全形勢還是穩定的,並且在不斷的好轉。

  • 交通部在加強水上安全監管、預防事故發生方面採取的措施及獲得的成效:

 

  • 我國海上安全監管和救撈隊伍建設方面會有哪些計劃與發展前景:

  我們是一個航運大國,也是國際海事組織的A類理事國,承擔著海上救助的國際義務,今後我們還要繼續加強救助能力的建設。在救助能力建設方面有這樣幾個措施。
  第一,進一步發揮協調機制的作用。1973年,我國成立了國務院、中央軍委領導下的全國海上安全指揮部,1989年在交通部設立了組織、協調和指揮海上人命救助的中國海上搜救中心,2005年建立了國家海上搜救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由15個部委組成,交通部為&&單位。
  目前,沿海11個省區市和長江幹線,都成立了海(水)上搜救協調中心,初步建立了政府統一領導,搜救機構歸口協調指揮的國家、省、市三級海上搜救組織體系,初步形成了海事等政府部門執法力量、專業救助力量、軍隊與企事業單位、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專群結合,軍地結合”的具有中國特色海上搜救體系。
  第二,根據國務院批准的《國家水上交通安全和救助系統佈局規劃》,以提高監管和搜尋救助能力為重點,加強救助力量建設,提高惡劣氣象條件下的救助能力。目前,已基本完成渤海灣等六大重點水域的設施佈局和裝備優化配置,下一步,將加快建設溢油控制清除裝備和搶險打撈裝備,加快沿海港口、長江幹線水路交通應急和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第三,明確發展目標。到2010年的搜救發展目標是:重點水域的監管和救助能力明顯提高,現代化水上交通安全和救助體系初步形成,水上交通安全形勢明顯好轉。海上人命救助成功率保持在93%以上;距岸50海裏內重要海域應急到達時間不超過150分鐘,內河主要通航水域的重要航段應急到達時間不超過45分鐘;重要水域和沿海主要港口一次溢油控制清除能力達到500噸。

  • 交通部海上救助的重點:

  交通部所屬的救助力量是一支國家的救助力量,不論是什麼船舶,只要是在我們的海域遇險都有責任去救助。剛才講到漁船數量比較多,技術裝備差一些,抗風浪能力弱,出的險情相對多一些。但從我們日常工作重點來看,救助是我們最後一道防線。交通部工作重點主要是在商船安全監管和預防,這方面的工作量很大。
  漁船在海上出了事情以後,政府去救助,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時候出了事故以後,漁船、漁民也積極主動的去救援其他遇險船舶,參與救助行動,在每次救助行動當中,幾乎都有漁船和漁民參與,應該説為救助事業作出了他們的貢獻。今後,我們交通部考慮在專用的救助船舶上要安裝配備一些能與漁船通信的設備,便於海上的救助行動

  • 中國救撈隊伍的職責及主要作用:  交通部救撈局是國家海上專業救助打撈力量。下設3個專業救助局、3個專業打撈局和4支專業救助飛行隊,共有8000余名職工,183艘救撈船舶和11架救助航空器,其中10架救助直升機,1架固定翼飛機。其主要職責是負責我國沿海及內水的水上人命救助、財産救助和環境救助,沉船沉物打撈,以及代表國家履行有關國際公約和雙邊海運協定等國際義務。
      為履行水上人命救助職責,交通部救撈系統在中國沿海水域設有20個救助基地,部署專業救助船58艘和救助航空器11架以及18支應急反應救助(分)隊擔負救助值班待命任務,確保海上一旦發生險情能夠及時出動並實施有效救助。據統計,2005年共救助遇險人員3600多名,2006年共救助遇險人員3800多名,2007年截至11月底救助遇險人員3200多名。應該説救助的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

 

  • 一線救助人員的日常生活:

  目前,我國海上救撈系統共有3000余名人員專門從事一線值班待命和救助工作。這些人員主要分佈在各專業救助船舶、應急救助(分)隊和救助飛機上。一線救助人員是我國海上人命救助的主力軍。可以想像,他們的工作條件是非常艱苦、也是非常危險的。以專業救助船舶為例,目前我們實施“關口前移、站點加密、動態待命、隨時出擊”的動態待命救助值班制度。救助值班船舶全部開赴入境外錨地、航道附近和事故高發海域值班待命。
  救助行動則往往是在極其惡劣的氣象和海況條件下進行的。比如此次西沙南沙救援遇險漁民行動,我們就有三艘專業救助船舶和一架專業救助直升飛機參加了救助,其中“南海救112”輪全程參加了救助行動。據了解,由於海況惡劣,當時浪高涌大,“南海救112” 輪搖擺不止,大部分船員嘔吐劇烈,數天無法進食。就是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他們克服了暈船等困難,連續奮戰8個晝夜,在挑戰自身極限的同時,成功地搜尋到被困漁船,完成了守護、救援、補給等任務,保護了遇險漁民的財産和生命安全。
  正是我們一線救助人員這種樸實、高尚的情操和職業操守,使我們的救撈隊伍能在一次次重大搶險救助打撈任務中建功立業。這裡我高興地向大家通報,今年國際海事組織首次評選“海上特別勇敢獎”,南海救助局“南海救111”輪和北海救助局潛水員祖旭峰因在海上人命救助中表現突出,獲得“海上特別勇敢獎”獎狀,體現了國際社會對我國一線海上救助人員的充分肯定。
  我們救助船員為什麼要選擇這種高風險的職業?因為這些救助船員對自己的職業感到非常光榮、非常自豪,他們天天面對的都是遇到危險的人員求救,有一句古話叫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所以他們做的事情都是“現代媽祖”,為那些遇險人員伸出援助之手,所以他們就是在做好事、善事,積德行善,所以他們希望一輩子在這個崗位上去奮鬥

  • 如果海上遇險了,怎樣進行自救?

  根據國際海事組織全球海上安全與遇險系統建設的要求。海上遇險的報警方式有很多種,比如電話,衛星無線電應急示位標(EPIRB),這個是裝在船上的。還有單邊帶HF/MF/VHF DSC、單邊帶電話、衛星電話和衛星電傳報警等。國際航行船舶在任何水域航行時都能發出遇險報警。
  在我們國家的沿海已經建立了18個數字選擇性呼叫海岸電臺(DSC)和北京海事衛星地面站、國際搜救衛星北京任務控制中心等船舶遇險報警和通信設施,按照國際海事組織對海上遇險通信的規定,我們國家還完成了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系統(GMDSS)建設,滿足了遇險報警和搜救通信的要求。在沿海還建成了73座船舶自動識別岸臺(AIS),形成了覆蓋沿海重點水域的網路。
  在沿海和重要內河水域,建成了26個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TS)和83個雷達站。在重點水域依託VTS臺站,建設了視頻監控網路(CCTV)。在全國沿海和長江幹線38個主要城市開通了水上搜救專用報警電話“12395”。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及各級搜救中心均實行24小時值班職守。根據國際慣例和有關國際公約的要求,海上人命救助是完全免費

  • 如果在國外遇險,應該如何報警?  我國作為國際海事組織的A類理事國和世界航運大國,積極參與國際雙邊和多邊搜救事務,樹立了負責任的國家形象,與周邊國家、地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近年來,與美國、新加坡、朝鮮、南韓等國搜救機構密切合作,成功組織了多起涉及外國籍船舶、船員在我國沿海海域遇險和涉及中國籍船舶及中國船員海外遇險的國際搜救行動。我們和這些國家建立了有效合作機制,外國船在我們水域發生事情以後,只要我們接到報警,都會及時去施救。
      也就是説,我們的船舶在其他國家海域發生問題以後,同樣外國相應機構只要得到搜救的資訊,他們都會及時給予施救。除此以外,中、日、俄、韓還建立了定期會晤機制;中國內地與香港特區政府搜救機構保持密切合作關係,大陸與台灣地區建立了有效的兩岸搜救合作機制

 

  • 在南沙西沙救援行動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及總結的經驗、教訓:  第一,通信不暢通。為什麼通信不暢通呢?因為目前我們國家漁船上所使用的通信系統是內部專用的,這個專用系統和我們交通部所屬的專業救助船通信系統不能通用,所以雙方在海上不能建立有效的聯繫渠道,就是我們要找遇難的漁船漁民,究竟準確位置在哪兒,聯繫不上。救助船舶到了附近,有些漁船也不知道。所以聯繫上不暢通,這是我們遇到的最大困難之一。交通部的救助船通信系統和國際上是接軌的,商船都是沒有問題的,就是漁船,因為漁船是他們自己專用的系統,這兩個系統還沒有相通。
      第二,南沙、西沙島礁比較多,海況惡劣,部裏的專業救助船舶到達現場以後,難以迅速的開展救援工作,為了儘快把物資提供給遇難漁船,我們救助船必須一個一個島礁的找遇難漁船,然後再用船上的小艇子向救助漁船提供物資,一方面影響了救助的速度和效率,另外,我們的救助船員也遇到很大風險。這次救援行動當中遇到的兩個最大困難。
      當然,在這次救援行動當中,也暴露出來一些薄弱環節,比如我們國家現在配備的專用救助直升機的巡航能力還到不了這麼遠。因為南沙離海南島還有800海裏,專用救助直升機的巡航能力沒有這麼大。再有,比如給漁船、漁民提供油、糧食、淡水,這裡就有一個誰來供給的問題,就是供給的體系還不健全,現在只能由我們的救助部門拿錢買來這些東西再給漁民送上去,這樣一次可以,但是長久肯定是不行的,這個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

 

  • 漁政監管與海事管理是否存在管理上實現資訊共用?

  在救助的過程當中,漁船主管部門——農業部和商船主管部門——交通部,資訊是互通的,比如氣象資訊,這個是大家共用的。出現了遇險情況以後,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和漁政指揮中心都會及時溝通情況、溝通資訊,大家共同研究施救的措施和方案。
  當然,漁船流動分散,可能管理起來難度會大一些,政府發了通知、通告,可能也有一些漁船來不及避風,遇險的情況也有。因為這次南海25號颱風“海貝思”非常怪異,這次預報是準備登陸越南沿海,離岸就是幾十海裏,快接近登陸的時候又拐回來,原路返回,又往菲律賓方向去。兩次颱風經過,造成漁民措手不及,兩次颱風襲擊造成海上風浪比較大,並使漁民受困在島礁之中。

  • 交通部是否負責打撈古代沉船?

  交通部沒有專門的隊伍來搜尋,只是接到國家考古隊和國家文物局的要求,我們就參與到這項工作,我們是參與配合國家文物局對海上的一些古沉船進行搜尋。“南海一號”就是我們參加國家考古隊對古印度的沉船進行搜尋時意外發現的。初步預計,“南海一號”是12月下旬準備打撈起浮出水,中央電視臺準備做現場直播。“南海一號”有非常豐富的宋代文物,現在還不是發掘的過程,是要把它整體打撈上來後進行慢慢考古,就是完整的保存這個沉船,使古沉船不至於破壞。

  為了確保水上安全形勢穩定,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交通部這幾年在加強海上運輸監管和預防事故方面採取了多項措施。
  比如説我們進一步強化源頭管理,所謂的源頭管理就是要加強船公司、船員、船舶的管理。通過加強船公司的管理,提高它的管理水準。通過加強對船舶的管理,提高船舶的適航能力。通過加強對船員的管理,提高船員的技術水準。這幾個方面的水準能力提高了,水上的安全事故肯定會減少。
  另外,我們還開展了安全文化建設,深化誠信管理理念,提高船公司、船員的安全意識。另外,我們還進一步提高對海上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先後出臺了一些規章制度,健全了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這些都對保障海上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