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交通運輸部政府網站線上訪談。今天的訪談,我們邀請到湖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平,請他為大家解讀湖南省交通運輸廳近日完成的《湖南省交通運輸與物流融合發展研究》(以下簡稱《研究》)。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來到部網站線上訪談欄目與大家交流。
請您介紹一下《研究》起草的背景。
交通運輸是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産業。改革開放以來,湖南省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總量快速增長,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交通運輸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呈現了從瓶頸制約,到初步緩解,到基本適應的發展軌跡。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建設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優化完善綜合運輸通道佈局,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路。2021年9月,毛偉明省長在湖南省黨政代表團赴湖北考察總結會議期間,作出了“要深入分析研究我省物流的流向、流量、流效,科學謀劃通道發展,強化互聯互通,促進多式聯運,降低物流成本,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充分發揮好我省區位優勢”的要求。
為摸清全省交通物流發展情況,我廳組織開展“湖南省交通運輸與物流融合發展研究”專題研究工作。歷經9個多月,通過赴省發改委、商務廳、工信廳、統計局等18家相關省直單位,長沙新港、岳陽港等12家相關物流企業,汽車製造、水泥、工程機械等21家相關生産企業進行廣泛調研,充分聽取全省142家規模以上運輸企業意見建議,創新運用大數據、GIS等新技術摸清了我省主要貨類的流量、流向、流效。在此基礎上分析交通運輸與物流融合發展存在的主要不足,並提出具體改善措施,分別於2022年3月、6月兩次向省政府專題彙報,得到了偉明省長等省領導的高度肯定。
《研究》總體體系為“1+4”,其中,“1”是指湖南省交通運輸與物流融合發展研究總報告,“4”是指湖南省物流現狀與發展需求研究報告、湖南省綜合交通基礎設施與物流適應性研究報告、資訊技術對交通運輸與物流融合發展的應用支撐研究、各市州物流發展情況報告4個專題報告。
請您介紹一下湖南省交通運輸與物流融合發展的現狀。
運輸總量方面,全省貨運量從2016年的20.8億噸增長至2019年的24.4億噸,年均增長5.6%。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下降為20.2億噸,2021年回升至22.6億噸。
主要貨類方面,全省70%以上的貨運量集中在礦物性建築材料、鋼鐵及有色金屬、煤炭及製品、水泥、非金屬礦石、金屬礦石、糧食、木材、石油天然氣及製品等9類大宗貨物。
物流格局方面,全省已基本形成了京港澳、呼南、焦柳、滬昆、渝長廈-杭瑞、湘桂為主體的“三縱三橫”物流主通道,且呈現出貨運分佈“東高西低”、“一縱一橫”通道主骨架作用凸顯、長株潭物流集聚發展明顯的特徵。
運輸結構方面,2020年,全省公、鐵、水、空貨運佔比分別為87.4%、2.3%、9.8%、0.006%,公路貨運佔比高於全國平均水準近14個百分點,鐵路、水路貨運佔明顯偏低。
物流成本方面,2020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7%,與全國平均物流成本持平,較2016年的15.5%下降0.8個百分點。總體來看,我省物流成本處於全國中等水準,居中部六省第三。
雖然我省交通基礎設施規模和水準位居全國前列,總體適應物流發展需求,但與高品質發展要求相比還存在短板,主要表現在交通基礎設施承載能力仍有不足、多式聯運存在短板、物流資訊化水準整體偏低、農村物流體系發展相對滯後。
請您介紹一下湖南省交通運輸與物流融合發展總體思路。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我省“一帶一部”區位優勢,結合我省物流的流量、流向、流效特徵,按照“優化大通道、構建大樞紐、完善集疏運、搭建大平臺、暢通微迴圈”的總體思路,推進一批重大工程建設,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強化物流樞紐與集疏運體系,加強物流資訊化建設與政策支援,形成設施一體銜接、資訊互聯互通、市場公平有序、運作暢通高效的交通運輸與物流融合發展體系,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綜合效率與服務能力。
請您介紹一下《研究》採用哪些新技術新方法?
為全面反映湖南省交通與物流發展情況,研究&&單位省交通科研院探索採用了很多新技術新方法。本研究在傳統調研手段的基礎上,採用大數據+GIS手段對全省交通運作數據進行分析,創新性地採用了三種技術方法。一是基於高速公路聯網收費數據的物流特徵分析技術。研究從全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系統中提取約2億條貨車數據,對高速公路的貨車流量狀況、貨物流量狀況和市州間物流聯繫強度進行了全面分析。二是基於貨車行駛軌跡的貨品流量流向分析技術。基於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湖南)中12噸以上貨車行駛軌跡數據,提取約500億條貨車行駛軌跡數據與400多個重要貨源地疊加分析,定量分析我省貨品的流量、流向。三是基於GIS空間網路的交通與物流適應性分析技術。基於地理資訊系統,整合公、鐵、水、空等交通基礎設施,構建全省綜合交通網路模型,分析各類交通基礎設施的服務水準與覆蓋程度,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精準施策提供依據。
湖南省交通運輸與物流融合的願景目標是什麼?
立足於形成設施一體銜接、資訊互聯互通、市場公平有序、運作暢通高效的交通運輸與物流融合發展體系,“十四五”期,實現推動大宗貨物及集裝箱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的交通基礎條件明顯改善,鐵、水貨運佔比明顯提升,物流降本增效取得明顯成效,物流費用佔GDP的比重降至13%以下,水路和鐵路集裝箱年運輸量分別達到140萬和60萬標箱。至2035年,基本形成交通運輸與物流高度融合、協同發展、支撐有力的一體化發展格局,運輸結構不斷優化,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
“十四五”期間如何提升交通基礎設施促進交通運輸與物流融合?
交通是發展的“先行官”,針對物流發展,“十四五”期我省將投資超4000億元,強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發揮交通運輸對物流發展的支撐保障和先行引領作用。具體為:
提升物流通道運輸能力。暢通京港澳、滬昆“一縱一橫”綜合物流大通道,提升呼南、焦柳、湘桂、渝長廈-杭瑞等通道功能,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待貫通段建設及瓶頸路段擴容改造,重點建設14條高速公路總里程約2122公里;推動運能趨於飽和的既有普鐵線路擴能改造,重點建設3條鐵路里程約210公里,推動高速鐵路規劃建設釋放普鐵貨物運能;加強“四水”高等級航道建設並向上游延伸,重點整治4條航道里程約1212公里,新改建船閘5座。構建“大進大出、快進快出”物流通道,暢通物流內、外大迴圈。
促進物流通道互聯互通。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網路,推進實施4條高速公路總里程約136公里;打通洞庭湖水系與長江水系第二通道,整治航道里程約78公里,加快湘桂運河研究。推動物流通道有機銜接,打通堵點、強化“硬聯通”。
建設綜合物流樞紐。推進多層級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加快長株潭、岳陽、衡陽、懷化等4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群)建設;加快物流樞紐節點建設,加快長沙黃花機場改擴建,推進綜合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重點建設約26個綜合貨運樞紐、42個普通物流園區;強化水運與其他運輸方式有效銜接,規劃新增及改造千噸級及以上泊位68個,積極構建“一樞紐、多重點、廣延伸”港口體系。
完善集疏運體系。全力推進集疏運鐵路、公路“進港入園”,構建功能完備、銜接順暢的集疏運體系。重點建設9條集疏運鐵路里程約131公里,推動年貨運吞吐量100萬噸及以上的重要港區、綜合貨運樞紐實現二級及以上公路全覆蓋,重點建設城陵磯高速等30條集疏運公路里程約417公里。
“十四五”期間如何通過資訊技術手段促進交通運輸與物流融合?
資訊技術是打通交通物流各環節的關鍵,統籌推進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硬聯通”與資訊服務“軟聯通”對促進資源要素高效流動、開放共用交通物流新格局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一是推動交通行業物流資訊資源整合。基於車輛智慧監管、路網監控、高速收費系統等建立公路貨運數據庫,依託省湘水集團資訊平臺整合省內水運港口、船公司、船閘和省水運綜合監管平臺數據,協調打通與鐵路、航空數據介面,搭建交通行業物流數據平臺。二是大力發展物流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落實我省網路貨運平臺的獎補政策,推動網路貨運加快發展。依託網際網路等先進資訊技術,鼓勵企業發展網路貨運、挂車共用、電子運單、“一站式”通關等數字物流新業態、新模式,提高物流鏈條中不同企業間的協同水準,促進“網際網路+”高效物流發展。三是提高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化水準。推進智慧高速公路(收費站、服務區)、智慧港口、智慧物流園等建設,全面提升公路、航道、港口、樞紐的智慧化水準;積極推廣新一代資訊技術的應用,探索智慧網聯、智慧監測、聯調聯控、協同服務、車輛貨物自動匹配、裝備智慧調度等技術手段,提升交通基礎設施智慧感知與服務水準,提高物流效率。
對於城鄉交通與物流融合發展的主要保障措施有哪些?
推進城鄉交通與物流融合對服務鄉村振興、建設人民滿意交通、促進農村客貨運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積極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結合“交通強國”試點示範,交通、發改、郵政等部門聯合推進“客貨郵”融合發展,通過農村客貨運、快遞、物流、電商等“一網多用、一站多能、多點合一、深度融合”,打通農産品進城“最初一公里”和工業品下鄉“最後一公里”。二是構建完善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每個客貨郵融合發展試點縣(市、區)至少建成1個縣級農村物流中心;因地制宜、根據實際需求建設鄉鎮運輸服務站,確保鄉鎮寄遞服務全覆蓋;行政村投入營運的村級物流服務點覆蓋率100%;統一農村客貨郵服務標誌標識。確保農村客運、貨運、快遞100%全部通達行政村,具備條件的通達自然村。
請您談一談《研究》的主要保障措施。
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於落實。一是加大資金投入。搶抓國家重點支援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物流樞紐建設的契機,全力爭取車購稅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對多式聯運發展和運輸結構調整的投入。鼓勵社會資本&&設立多式聯運産業基金,按照市場化方式運作管理。二是強化要素保障。加大對國家物流樞紐、綜合貨運樞紐、轉机分撥基地、重點港口、鐵路專用線等項目用地的支援力度,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提高用地複合程度,盤活閒置交通用地資源。對支撐多式聯運發展、運輸結構調整的規劃和重點建設項目,開闢環評綠色通道,依法依規加快環評審查、審批。三是探索制定促進運輸結構調整、推進多式聯運發展的政策。針對多式聯運企業出臺稅費減免和補貼政策,引導運輸企業從單一運輸方式向鐵水、公鐵聯運等轉變。完善現有高速公路貨車差異化收費政策,研究出臺支援國際標準集裝箱運輸的高速公路通行費減免、港口補貼等政策,促進多式聯運發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四是支援多式聯運新型裝備的開發與應用。加快多式聯運新型運載單元、快速轉運設備、專用載運工具等研究,提升貨物快速換裝便捷性,實現不同運輸方式間快速轉換。推廣敞頂集裝箱等裝備應用,加快研發冷鏈、危化品、商品汽車等專用運輸車船,積極推進大型寬底淺吃水滾裝船研發應用,促進貨運集裝化、廂式化、標準化。
感謝趙廳長的詳細解讀,感謝大家的關注,本期訪談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