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周榮峰
經國務院同意,近日,交通運輸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三部門聯合印發了《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方案》(簡稱《行動方案》),部署實施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相關工作。現就《行動方案》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行動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農村公路發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合力攻堅克難,推動“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農村公路真正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振興路。
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進一步做好“四好農村路”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新時代新征程,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提高治理能力,實施好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持續推動“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今年7月,《農村公路條例》頒布出臺,將“四好農村路”經驗、做法、要求以法規形式固化下來,為“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好農村路”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實施好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持續推動“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制定本《行動方案》。
二、《行動方案》目標是什麼?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推動“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的農村交通網路基本形成。同時,隨著城鎮化進程推進,農村人口將持續向城鎮轉移,城鄉格局、鄉村形態將持續發生變化,農村公路增量建設總體放緩。另一方面,農村公路發展還存在不少短板弱項,農村公路技術等級總體偏低,急彎陡坡等存在安全隱患的路段和危橋數量還較多,基層管養能力有待提升,存量更新提升改造的空間還很大。農村公路發展逐步進入增量精準有序建設與存量更新提質增效並重的新階段。
為適應農村公路發展新形勢,《行動方案》明確了兩階段的發展目標:到2027年全國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30萬公里,實施修復性養護工程30萬公里,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5萬公里,改造危舊橋梁9000座,建制村通公交率達55%以上;到2035年建成“規模結構合理、設施品質優良、治理規範有效、運輸服務優質”的農村公路交通運輸體系。
三、《行動方案》提出要實施農村公路路網品質提升,有哪些舉措?
農村公路發展要順應農村發展趨勢和農民群眾需求,結合人口分佈、産業結構、經濟社會發展等,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農村公路發展重點和時序,合理確定規模和標準。《行動方案》圍繞持續優化完善農村公路路網提出了工作任務。
一是做優增量。對於農村公路承擔骨幹路網功能區域,要結合實際按照三級及以上等級技術標準,加快推進鄉鎮及主要經濟節點對外快速骨幹農村公路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推動鄉鎮對外雙通道建設。
二是優化存量。加快推進建制村通等級路、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通硬化路建設,實施老舊公路改造以及過窄農村公路拓寬改造或錯車道建設。
三是統籌銜接。統籌規劃和實施農村公路穿村路段兼顧村內主幹道功能的工程項目,加強農村公路與國省幹線、城市道路、村內道路等道路以及其他運輸方式銜接,打通“斷頭路”,暢通“微迴圈”,推動農村交通更加便捷高效。
四、《行動方案》提出要實施農村公路安全提升行動,主要有哪些舉措?
安全是農村公路高品質發展的前提,《行動方案》圍繞加強農村交通安全保障提出了相關重點工作。
一是強化本質安全。重點推進農村公路危舊橋梁改造,鼓勵有條件的省份實現危橋動態處治。以臨水臨崖、急彎陡坡等路段
為重點、加快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開展事故易發多發平交路口安全改造。
二是強化品質安全。嚴格落實農村公路工程建設品質終身負責制以及“三同時”制度,確保建成一條、達標一條。加強工程品質安全監管隊伍建設,提升業務履職能力。
三是強化防災減災。結合防範應對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有序推進災害頻發區域農村公路技術等級提升,統籌好農村公路新改建與災後恢復重建,增強農村公路網路韌性。
四是強化運營安全。規範和優化鄉道、村道限高限寬設施設置、加強農村地區交通安全宣傳引導,強化基層交通運輸執法力量和執法資訊化建設,加大農村公路路産路權保護和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力度,多措並舉提升道路運輸安全水準
五、《行動方案》部署實施運輸提升行動,提出了哪些舉措?
農村公路承擔著城鄉人員流動、貨物流通的重要功能,要適應農村運輸需求變化,增強農村運輸服務供給的適配性。《行動方案》聚焦提升農村運輸服務品質提出了重點工作任務。
一是讓群眾出行更加便捷。綜合採用城市公交延伸、班線客運公交化改造等模式加快城鄉客運公交化進程,為群眾出行提供更為便捷普惠的客運服務。
二是讓城鄉物流更加暢通。推廣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適配車型,暢通農村群眾出行、貨運物流、寄遞服務“最後一公里”,不斷健全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服務體系,提升農村物流綜合服務能力,促進物流與産業深度融合。
三是加快推進新業態發展。積極探索農村交通運輸領域新型運輸方式和業態發展,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六、對提升農村公路治理能力,《行動方案》提出了哪些舉措?
高效能治理是農村公路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保障。《行動方案》圍繞持續提高農村公路治理能力提出了具體舉措。
一是注重責任落實。進一步壓實縣級人民政府主體責任,規範完善農村公路路長制長效運作機制,發揮好各級路長在破解農村公路發展難題中的作用。
二是注重數字賦能。健全完善農村公路技術狀況檢評長效機制,推動具備條件的路段自動化檢測實現“一年一檢”,深化檢評數據決策分析應用,不斷提升農村公路科學養護水準。紮實開展農村公路“一路一檔”資訊化建設,充分利用好各類數據,探索構建農村公路治理新模式。
七、在提升出行服務方面,《行動方案》作出了哪兩個方面的舉措?
農村公路建好是基礎,管護好是保障,要堅決維護好來之不易的農村公路建設成果,《行動方案》提出了相關任務舉措。
一是加大養護工作力度。健全責任清晰、運轉高效的農村公路養護責任制,加大養護資金投入力度,加強日常養護,推進預防性養護,科學安排修復性養護,加快推進次、差路段整治提升,有效延長農村公路使用壽命。
二是強化服務設施建設。鼓勵因地制宜開展步道、自行車道等農村公路慢性體系建設。依法依規利用農村客貨場站、養護道班以及農村公路路側閒置場地資源,完善農村交通驛站、客運停靠點、停車區、觀景臺等設施。
三是推動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積極引導農村公路沿線鄉鎮加快補齊公共充換電基礎設施短板。
八、《行動方案》在服務支撐鄉村振興戰略方面作了哪些安排?
農村公路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發揮著重要的先行作用。聚焦服務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行動方案》提出了有關工作要求。
一是更好服務和美鄉村建設。積極開展路域環境綜合整治,實現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潔化、綠化、美化。推動農村公路與歷史風貌、人文景觀和諧統一。強化承擔村鎮主幹道功能的農村公路與供排水、管線、人行道等銜接。
二是全面助力鄉村産業發展。針對不同産業形態和需求,合理規劃農村公路發展,推動交旅、交能融合,鼓勵各地探索推進農村公路與高速公路統籌發展、增設高速公路服務區與農村公路間的便捷通道等新模式。
三是積極促進群眾就業增收。在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管護領域擴大“以工代賑”規模,統籌用好公益性崗位,最大程度吸納當地群眾務工。
九、為助力“八大提升行動”落地實施,提出了哪些政策保障?
《行動方案》從資金保障、投資模式創新、工作統籌、法規政策體系健全完善四個方面,提出了四項政策保障措施:
一是中央財政通過現有資金渠道支援“四好農村路”發展。各省份統籌現有資金渠道支援本省份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和運營。各地可繼續安排政府債券用於符合條件的農村公路項目建設。
二是鼓勵金融機構、社會力量合法合規參與農村公路發展,探索加大對農村公路中長期信貸支援力度。在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下探索差異化貸款模式,並採用靈活多樣的還款方式。鼓勵依法採取出讓農村路網沿線相關資源開發權、相關産業經營權等方式,多方籌集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資金。
三是加強農村公路發展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安排農村公路的土地和空間利用佈局、結構和規模。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前提下,做好農村公路項目用地、用林、用草保障,提高洪評、環評、水土保持等審批效能。推廣“路林共建”模式,有序開展防火巡護道與農村公路共同建設。
四是加快推進農村公路法規和規章制度建設,修訂完善農村公路建設、養護有關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配套支援政策,健全技術標準體系,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公路地方標準和規章制度的制定。
相關政策:交通運輸部 財政部 自然資源部關於印發《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