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析公報 > 行業公報

2011年公路水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

來源: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    2012-04-25 09:02:00

  2011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和各種重大挑戰,交通運輸部門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的各項部署,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為主線,以結構調整為主攻方向,公路水路客貨運輸量繼續較快增長,港口生産態勢總體良好,運輸服務水準逐步提高,固定資産投資繼續穩步增長,安全形勢總體穩定,行業運作的協調性不斷增強,有力地支撐了國民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實現了“十二五”時期交通運輸行業的良好開局。
  一、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
  (一)公路。
  2011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410.64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9.82萬公里。全國公路密度為42.77公里/百平方公里,比上年末提高1.02公里/百平方公里。

 

 

  全國等級公路里程345.36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4.89萬公里。等級公路佔公路總里程的84.1%,比上年末提高1.7個百分點。其中,二級及以上公路里程47.36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63萬公里,佔公路總里程的11.5%,比上年末提高0.4個百分點。

 

 

  各行政等級公路里程分別為:國道16.94萬公里、省道30.40萬公里、縣道53.36萬公里、鄉道106.60萬公里、專用公路6.90萬公里、村道196.44萬公里,比上年末分別增加0.53萬公里、3.42萬公里、-2.05萬公里、1.12萬公里、0.12萬公里和6.67萬公里。

 

 

  全國有鋪裝路面和簡易鋪裝路面公路里程261.57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7.35萬公里,佔公路總里程的63.7%,比上年末提高2.8個百分點。各類型路面里程分別為:有鋪裝路面210.34萬公里,其中瀝青混凝土路面59.13萬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151.21萬公里,比上年末分別增加18.54萬公里、4.88萬公里和13.66萬公里;簡易鋪裝路面51.23萬公里,比上年末減少1.19萬公里;未鋪裝路面149.07萬公里,比上年末減少7.53萬公里。

 

 

  全國高速公路達8.49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08萬公里。其中,國家高速公路6.36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0.59萬公里。全國高速公路車道里程為37.59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72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過3000公里的省份增加至14個。

 

 

 

  全國農村公路(含縣道、鄉道、村道)里程達356.40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74萬公里。全國通公路的鄉(鎮)佔全國鄉(鎮)總數的99.97%,通公路的建制村佔全國建制村總數的99.38%;其中,通硬化路面的鄉(鎮)佔全國鄉(鎮)總數的97.18%,通硬化路面的建制村佔全國建制村總數的84.04%,比上年末分別提高0.54個和2.34個百分點。
  全國公路橋梁達68.94萬座、3349.44萬米,比上年末增加3.13萬座、301.13萬米。其中,特大橋梁2341座、404.28萬米,大橋55229座、1330.05萬米。全國公路隧道為8522處、625.34萬米,比上年末增加1138處、113.09萬米。其中,特長隧道326處、143.32萬米,長隧道1504處、251.84萬米。
  全國公路養護里程398.04萬公里,佔公路總里程的96.9%,比上年末提高0.2個百分點。全國公路綠化里程204.45萬公里,佔公路總里程的49.8%,比上年末提高1.3個百分點。
  (二)內河航道。
  2011年底,全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46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70公里。等級航道6.26萬公里,佔總里程的50.3%,比上年末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三級及以上航道9460公里,五級及以上航道2.60萬公里,分別佔總里程的7.6%和20.8%,比上年末分別提高0.1個和0.5個百分點。各等級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別為:一級航道1392公里,二級航道3021公里,三級航道5047公里,四級航道8291公里,五級航道8201公里,六級航道18506公里,七級航道18190公里。各水系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別為:長江水系64052公里,珠江水系15995公里,黃河水系3488公里,黑龍江水系8211公里,京杭運河1439公里,閩江水系1973公里,淮河水系17264公里。

 

  全國內河航道共有4186處樞紐,其中具有通航功能的樞紐2359處。通航建築物中,有船閘865座、升船機44座。
  (三)港口。
  2011年底,全國港口擁有生産用碼頭泊位31968個,比上年末增加334個。其中,沿海港口生産用碼頭泊位5532個,比上年末增加79個;內河港口生産用碼頭泊位26436個,比上年末增加255個。
  全國港口擁有萬噸級及以上泊位1762個,比上年末增加101個。其中,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1422個,比上年末增加79個;內河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340個,比上年末增加22個。

 

  全國萬噸級及以上泊位中,專業化泊位942個,通用散貨泊位338個,通用件雜貨泊位322個,比上年末分別增加39個、39個和12個。

 

 

  二、公路水路運輸裝備
  (一)公路營運汽車。
  2011年底,全國擁有公路營運汽車1263.75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1.5%。
  擁有載貨汽車1179.41萬輛、7261.20萬噸位,比上年末分別增長12.3%和21.0%,平均噸位6.16噸/輛,比上年末提高0.45噸/輛。其中,普通載貨汽車1116.36萬輛、6273.51萬噸位,分別增長12.0%和20.1%,平均噸位5.62噸/輛,提高0.38噸/輛;專用載貨汽車63.05萬輛、987.69萬噸位,分別增長17.3%和27.2%,噸位佔載貨汽車總噸位比重為13.6%,比上年末提高0.66個百分點,平均噸位15.67噸/輛,提高1.22噸/輛。
  擁有載客汽車84.34萬輛、2086.66萬客位,比上年末分別增長1.5%和3.4%,平均客位24.74客位/輛,比上年末提高0.48客位/輛。其中,大型客車26.83萬輛、1127.48萬客位,比上年末分別增長8.3%和9.3%,平均客位42.03客位/輛,提高0.38客位/輛。
  (二)水路運輸船舶。
  2011年底,全國擁有水上運輸船舶17.92萬艘,比上年末增長0.5%;凈載重量21264.32萬噸,增長17.9%;平均凈載重量1186.35噸/艘,增長17.3%;載客量100.84萬客位,增長0.5%;集裝箱箱位147.52萬TEU,增長11.4%;船舶功率5949.66萬千瓦,增長11.6%。

 

 

 

  三、運輸服務
  2011年,全國營業性客車完成公路客運量328.62億人、旅客週轉量16760.25億人公里,比上年分別增長7.6%和11.6%。全國完成水路客運量2.46億人、旅客週轉量74.53億人公里,比上年分別增長9.7%和3.1%。

  全國營業性貨運車輛完成貨運量282.01億噸、貨物週轉量51374.74億噸公里,比上年分別增長15.2%和18.4%,平均運距182.17公里,比上年提高2.8%。全國完成水路貨運量42.60億噸、貨物週轉量75423.84億噸公里,比上年分別增長12.4%和10.2%,平均運距1770.65公里,比上年減少35.07公里。

 

 

  在全國水路貨運中,內河運輸完成貨運量21.03億噸、貨物週轉量6564.88億噸公里,比上年分別增長11.5%和18.6%;沿海運輸完成貨運量15.22億噸、貨物週轉量19503.56億噸公里,比上年分別增長15.0%和15.5%;遠洋運輸完成貨運量6.35億噸、貨物週轉量49355.40億噸公里,比上年分別增長9.5%和7.3%。
  長江幹線貨物承載量達17.01億噸,比上年增長12.5%。其中煤炭、金屬礦石、鋼鐵和礦物性建築材料佔總承載量的66.8%。長江幹線到幹線貨運量3.86億噸,比上年增長30.7%,海上到幹線運量7.51億噸,比上年增長10.0%。

 

 

  西江航運幹線(思賢滘以上航段)貨物承載量達1.75億噸,比上年增長15.6%。其中礦物性建築材料佔總承載量的58.7%。西江航運幹線到幹線貨運量4142萬噸,比上年增長10.6%,幹線到珠江三角洲貨運量9502萬噸,比上年增長11.7%。

 

 

 

  2011年,兩岸間海上運輸完成客運量160萬人,貨運量6000萬噸,集裝箱運量174萬TEU,比上年分別增長6.7%、-2.1%和6.7%。
  2011年,全國國道網年平均日交通量為12330輛/日(當量標準小客車,下同),比上年增長3.5%。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和山東的國道網年平均日交通量均超過2萬輛。全國國道網年平均行駛量為208852萬車?公里/日(當量標準小客車,下同),比上年增長6.8%。河北、江蘇、山東、廣東的國道網年平均行駛量均超過10000萬車?公里/日。全國國道網年平均交通擁擠度為0.42,比上年增加0.01。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廣東的國道年平均擁擠度均超過0.6。其中,國家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為18503輛/日,平均行駛量為117736萬車?公里/日,比上年分別增長1.4%和11.8%,年平均交通擁擠度為0.31,比上年增加0.01;一般國道年平均日交通量為9474輛/日,年平均行駛量為100198萬車?公里/日,比上年分別增長1.9%和1.4%,年平均交通擁擠度為0.57,比上年減少0.01。
  全國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為18941輛/日,年平均行駛量為160897萬車?公里/日,比上年分別增長4.3%和19.5%,年平均交通擁擠度為0.31,比上年增加0.02。

 

 

  四、港口生産
  2011年,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00.41億噸,比上年增長12.4%。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3.60億噸,內河港口完成36.81億噸,比上年分別增長12.7%和12.0%。

 

  全國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1.94億人,比上年增長9.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0.80億人,內河港口完成1.14億人,比上年分別增長9.1%和10.3%。

 

 

  全國港口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27.86億噸,比上年增長11.4%。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5.44億噸,內河港口完成2.42億噸,比上年分別增長11.2%和13.8%。

 

 

  貨物吞吐量超過億噸的港口由上年的22個增加到26個。其中,沿海億噸港口17個,內河億噸港口9個。

 

 

  全國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64億TEU,比上年增長12.0%。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46億TEU,內河港口完成1736萬TEU,比上年分別增長11.3%和18.3%。

 

 

  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00萬TEU的港口由上年的18個增加到19個。其中,沿海港口15個,內河港口4個。

 

 

  全國港口完成液體散貨吞吐量9.11億噸,比上年增長6.7%;幹散貨吞吐量58.55億噸,比上年增長13.6%;件雜貨吞吐量10.18億噸,比上年增長6.6%;集裝箱吞吐量(按重量計算)17.75億噸,比上年增長15.8%;滾裝汽車吞吐量(按重量計算)4.83億噸,比上年增長10.2%。液體散貨、幹散貨、件雜貨、集裝箱和滾裝汽車在港口貨物吞吐量中所佔比重分別為9.1%、58.3%、10.1%、17.7%和4.8%。

 

  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91.18億噸,比上年增長12.5%。其中,完成煤炭及製品吞吐量19.43億噸,石油、天然氣及製品吞吐量7.48億噸,金屬礦石吞吐量13.85億噸,比上年分別增長18.1%、5.0%、10.0%。

 

 

 

  五、城市客運
  2011年底,全國擁有公交專用車道4425.6公里,比上年末增加699.6公里。公共汽電車停車場面積4375.0萬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長18.6%;保養場面積856.3萬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長6.3%。擁有軌道交通車站1147個,比上年末增加170個,其中換乘站109個,比上年末增加31個。城市客運輪渡在用碼頭393個。
  全國擁有公共汽電車運營車輛45.33萬輛、49.99萬標臺,比上年末分別增長7.8%和9.1%。按燃料類型分,其中柴油車、天然汽車、汽油車分別佔67.1%、15.2%和6.2%。擁有軌道交通運營車輛9945輛、24330標臺,比上年末分別增長20.0%和15.0%。其中,地鐵車輛8947輛,輕軌車輛647輛,比上年末分別增長20.3%和7.7%。出租汽車運營車輛126.38萬輛,增長3.1%。城市客運輪渡1061艘。
  全國擁有公共汽電車運營線路35884條,運營線路總長度67.29萬公里。軌道交通運營線路58條,運營線路總長度1699公里,其中地鐵、輕軌線路分別為46條、1403公里和5條、172公里。城市客運輪渡運營航線417條,運營航線總長度4434公里。
  2011年,城市客運系統運送旅客1165.55億人。其中,公共汽電車完成715.79億人,佔61.4%,運營里程331.73億公里;軌道交通完成71.34億人,佔6.1%,所佔比重提高0.9個百分點,運營里程2.39億列公里;出租汽車完成376.71億人,佔32.3%,運營里程1519.69億公里,平均每車次載客人數1.98人/車次,空駛率30.8%;客運輪渡完成1.72億人,佔0.1%。

 

 

  六、交通固定資産投資
  2011年,全國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産投資14464.21億元,比上年增長9.5%,佔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4.7%。分地區看,西部地區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産投資5206.23億元,所佔比重為36.0%,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東、中部地區分別完成投資5547.67億元、3710.32億元,所佔比重分別為38.4%和25.7%。

 

 

   (一)公路建設。
  全年完成公路建設投資12596.36億元,比上年增長9.7%。高速公路建設完成投資7424.14億元,比上年增長8.2%。農村公路建設完成投資2010.13億元,比上年增長4.5%,新改建農村公路18.75萬公里。

 

  全年公路建設到位資金10648.94億元,與投資完成額相比,資金到位率為84.5%。到位資金中,上年末結余資金佔2.3%,國家預算內資金佔1.6%,車購稅佔18.6%,國內貸款佔35.5%,利用外資佔0.5%,地方自籌佔31.5%,企事業單位資金佔7.9%,其他資金佔2.1%。
  (二)水運建設。
  全年內河及沿海建設完成投資1404.88億元,比上年增長19.9%。其中,內河建設完成投資397.89億元,增長18.9%。內河港口新建及改(擴)建碼頭泊位209個,新增吞吐能力8418萬噸,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新增吞吐能力3986萬噸。全年新增及改善內河航道里程843公里。沿海建設完成投資1006.99億元,增長20.3%。沿海港口新建及改(擴)建碼頭泊位440個,新增吞吐能力24585萬噸,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新增吞吐能力22714萬噸。

  七、交通安全與能源消耗
  2011年,全國共發生運輸船舶水上交通事故298件,死亡失蹤291人,沉沒(全損)船175艘,比上年分別下降10.0%、11.6%和10.3%,直接經濟損失3.9億元,同比上升20.4%。全國各級海上搜救中心全年共組織、協調搜救行動2177次,出動、協調各類船艇8600艘次、飛機402架次,出動、協調的各類船艇和飛機同比分別增加505艘次和57架次;在我國搜救責任區遇險船舶2150艘,獲救船舶1721艘,遇險人員19352名,成功搜救18711名,搜救成功率達96.7%,同比增長0.6個百分點。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建設領域全年共發生生産安全事故70起、死亡120人,比上年分別增加34.6%和23.7%。其中,死亡3-9人的較大事故15起、死亡58人,比上年分別增加4起和16人。未發生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
  2011年起,正式執行交通運輸能耗統計監測報表制度,共有監測企業86家。監測結果如下:

 

 

  八、交通科技與人才隊伍建設
  2011年,交通運輸科研基礎條件建設投入完成投資近22億元,比上年增長超過30%。2011年底,交通運輸行業共有國家及行業(重點)實驗室45個,國家及與行業相關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2個。當年新簽科技項目近1600項,其中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産品研究項目約佔50%,投入研發資金總規模接近21億元,與上年相比基本持平。當年共有5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60余項科技成果獲得專利授權,20余項科技成果成功轉讓,與上年相比科技成果獲得專利數有大幅度提升。
  截至2011年底,累計培養“交通青年科技英才” 282人,3人獲得“中國技能人才楷模”稱號,3人獲得“中華技能大獎”稱號,80人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690人獲得“全國交通技術能手”稱號。


  備註:
  1.資料來源:本公報中交通基礎設施、運輸裝備、運輸服務、港口生産、城市客運、交通固定資産投資、能源消耗數據來自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統計年報;水上安全數據來自《2011水上交通事故情況年報》;搜救數據來自《2011中國搜救年報》;交通施工安全數據來自交通運輸部工程品質監督局;交通科技數據來自交通運輸部科技司,為初步統計數據;行業人才數據來自交通運輸部人事勞動司。
  2.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省統計數據未包括在本公報內。
  3.由於部分省份省道網調整,2011年全國省道和縣道里程變化較大。
  4.從2010年起,由交通運輸部門管理的公共汽車、計程車不再納入公路載客汽車統計,這部分數據納入城市客運運力予以統計。有關公路營運汽車及載客汽車的同期比均按可比口徑計算。
  5.通道貨物承載量指報告期內通過幹線航道的船舶載運貨物重量之和,反映通道的運輸現狀。通過長江幹線的貨物承載量包括幹線與幹線之間、支流與幹線之間、幹線與海上之間以及支流通過幹線進入支流的運量。目前長江幹線進支流及支流進支流的運量尚未完全納入統計。西江航運幹線(思賢滘以上航段)的貨物承載量包括幹線與幹線之間、幹線與珠江三角洲之間以及經過幹線的支流、三角洲與海上之間的運量。貨物承載量數據係根據海事局簽證、查驗數據和江蘇航道局提供的數據整理。
  6.交通擁擠度指公路上某一路段折算交通量與適應交通量的比值,反映交通的繁忙程度。
  7.從2009年4月起,根據第三次全國港口普查結果,規模以上港口的統計範圍由原“年貨物吞吐量在100萬噸以上的沿海港口和200萬噸以上的內河港口,以及經營外貿、集裝箱裝卸的港口”調整為“年吞吐量在1000萬噸以上的沿海港口和200萬噸以上的內河港口”。相應地,規模以上港口吞吐量數據按調整後的範圍予以統計,同期比按可比口徑計算。
  8.從2009年起,交通運輸部負責全國城市客運統計。交通運輸部組織各省級城市客運主管部門,根據2011年修訂的《城市(縣城)客運統計報表制度》,收集整理、匯總形成2011年城市客運統計數據。
  9.從2011年起,正式執行《交通運輸能耗統計監測報表制度》,建立了基於重點聯繫企業的交通運輸能耗統計監測體系,目前監測企業共86家,其中道路運輸企業30家,水路運輸企業14家,港口企業42家。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